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现代言情 > 相爷前妻是女官:德寿六合录 > 第九章 先在何处安顿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下山后,一路官道。一个时辰后,沿途旷阔与昳丽交织的景物已让汪熹渐渐有似曾相识之感。叶昉和叶济早已弃了犊车,蓑衣斗笠,改成骑马,两个人一忽儿护卫在汪熹等人乘坐的犊车旁,一忽儿打马小跑一阵,又兴奋又快活。

两个小的跟随母亲及曼奴坐犊车,这时候都扒着车窗往外目不转睛的看着,一会儿惊叹,一忽儿羡慕哥哥们骑马。叫着嚷着想要让哥哥们抱着骑马带一程。却因雨势绵密没有被汪熹准许。只好继续扒着车窗眼巴巴的往外看。

汪熹和曼奴见了,不由得相视一笑。眼圈都有些红。

又过了一个时辰。曼奴问:

“娘子,说话间就要进城了,卢大人那儿,怎么致谢,总要有个章程。”

“问清他在城里的落脚地了吗?”

“问了。只说家小尚远在祁门,故在城中并无赁处。平素尽在官舍借居。”

“卢大人年纪尚轻,纲官从八品……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汪熹略一思忖,“这样吧,先把吾前日斟酌的荐函及谢仪给他 。过几日,等吾们安顿停当,再下帖子请他过府当面叙话致谢。”

“是。”曼奴答应着,又想到了什么,又问:“那咱们自己,又先在何处安顿?”

这确实是个问题。行在,叶家尚有衡沂伯府在,不过现任衡沂伯已变成叶绍的胞兄。兄弟俩早在十年之前就已分家析产(叶绍盘桓邕州多年,行在,早已无叶绍名下屋宇)。论理,汪熹并无带着孩子们归返行在伯府的必要。论私心,汪熹也不愿意和连长相都记不太清楚的大伯子一家重新相处。所以,行在的叶家,她们是回不去了。

汪熹自己的父家,情况也差不多。汪熹之父早年随扈赵构,扬州突围时力战阵亡。赵构便许了汪熹之母陆氏自便,陆氏便携女改嫁御史中丞赵鼎(非宗室)。又因陆氏之母乃是故户部侍郎姚廷辉次姊。所以战乱期间汪熹与阿母并赵鼎之妾三十六娘起先是跟外祖母一家随侍郎家眷行止的。

是苗刘之变、姚廷辉故去之后,赵构才命故太上贵妃,当时的妃嫔、姚侍郎夫人幼妹张婕妤(二张皆是太仆寺卿张陶之女)按宫中后妃奉皇帝诏恩养功臣之女的惯例将汪熹接来教养于越州行宫(后成长于皇城天阙)的。

汪熹于归叶绍后不久,赵鼎逝世。陆氏又嫁,这次是一名散居于暨阳的宗室。而此前姚侍郎致仕、告老还“乡”后,也是举家定居于侍郎夫人张氏的娘家暨阳的。

所以,此时的行在,除了先回宫听从安排,竟无第二途。对汪熹来说,要考虑的只有:是先回北内,还是先回南内。

论情理,当然是应该先回南内。官家与她一同成长于张贵妃膝下,由同一位养母恩养长大,名为君臣,实乃姊弟。

论情亲,自然是应先回北内。因为寿圣是她目前在行在的唯一近亲。官家的另一位养母太上吴皇后,亦出身内尚书省,名为师姊,实际于她有半师之谊。

“北内吧。”汪熹轻轻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