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家院子的众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渐近的一行人,纷纷猜测其身份来:
徐婶婆陪着说话的是奶奶王月秀、任长凤、卫兰:这应该是家里能做主的三位长辈!不是焦点,只需注意。
王芳拉着卫小涵、李雯、抱孩子的张雪:陪客!忽略不计。
元锦低头陪着说话的女孩儿:绑着高高的马尾,一袭太阳红连衣裙式样很是独特,五官平凡但眼神灵动,裸出的部分皮肤白皙透着粉红,身材有些圆润;或许是山上人家,不太习惯脚上白色的高跟皮鞋,和元锦说话同时总小心翼翼看着脚下;嘴边的笑容含蓄温雅,让人感觉如沐春风……。这是主角了吧!元家人心道:论人才完全能配过咱家元锦,说不定人家条件好点还看不上元锦呢!
最后面遥遥跟着个三十多岁的气质男人是谁?这是元家所有人的疑惑。
元锦和卫小娟并排走着,正低声埋怨卫小娟呢!
“你看你,不习惯就别穿那么高的鞋,扭了脚怎么办?……前面一条小水沟,来我拉你。”
卫小娟在元家、卫家一班长辈众目睽睽之下可不敢和他秀亲密。小声嗔道:“不要你拉,又不是小孩子。人家还不是为了和你的身高相衬,你以为我愿意啊,就今天一次都要疼上好几天呢!”
说话间已经到了门口。元家的男士们倒是含蓄拘谨的坐在桌边没什么动静,但伸长的脖子还是出卖了他们的好奇心;女人们可不管了,烧灼的眼神围着卫小娟转了好几个圈;搞得自诩淡定的卫小娟羞红了双颊,手脚不知道如何摆放;只得假装不知,拉过卫小涵,埋头快步跟在徐婶婆身后直向堂屋走去。
待卫大江进来坐下,徐婶娘这才一通简单介绍。卫小娟接过后面来的卫大江手里的袋子递给元锦,声音压得极低:“这是买给奶奶的水果,还有二娘家的,我们家没有。”
元锦从她羞红脸不知所措之际就一直维持着淡笑,真恨不得四周的人如数消失;他好搂过未婚妻温存温存……,无数种少儿不宜的画面在他脑海狂闪。懵然了悟,过了今天,她就是标注了“元锦未婚妻”,而不是聚散无常的“女朋友”了!自己也是她的“未婚夫”了,“夫妻”这两个庄严隆重的词语,让他心里升起了重重的责任感
;也提醒他,做事不能全凭一己喜好了!
待到梁先慧娘家亲戚姗姗来迟之际,已是中午十二点过一刻了。梁先慧面子有些挂不住,元成泰也是一脸的不赞同,嘲道:
“你们真是贵人事忙啊!快请上座,人说‘天上的雷公大,地上的母舅大’;哥,你快来坐下,让元锦先给你满上。”
梁先慧的大姐忙道:“都等春梅开车呢!我家女婿今天上班,没人开车,总不可能走路吧,嘿嘿,快都坐下,让侄媳妇认人了。”
梁春梅今年二十一岁,长得很漂亮;自知理亏,忙把责任揽在身上:“怪我,都怪我;还不是元锦小时候打架不让让我,今天就是要让那小子急下。”
梁先慧一边示意厨子上菜,一边笑骂:“就你贫!都多少年的事情了还在记恨。”
正打算离开桌子招呼下其他人,却被一直不语的嫂子拉住手臂,扯到身前,小声骂道:
“怎么回事?你当年找这家穷人我就不同意,现在更好,媳妇找个穷山沟的!对元锦有什么帮助?不拖垮你们才怪。给你说清楚,平时不准太大方了,见机不对就给我扔了,我找人保准给你找个有钱的。”
梁先慧虽说有所触动,但她还是直觉道:“有钱的我可收拾不住,元锦那臭脾气也将就不了大小姐;卫家还是不错的,回话时,你、大姐、小妹都和我去看看吧。”
“不去,不会走山路,想也累死了。”元锦舅妈直接了当拒绝。
梁先慧的姐姐、妹妹虽说没什么偏见,但见她不去,也都找借口推诿了。梁先慧也没太往心里去,她也怕到时看到穷亲家被嫂子再借机嘲笑;当年元成泰和这个嫂子可是吵过好几次,前年老父亲去世,两家才重新走动的。这个嫂子可不是简单人物,家里小姑子、小姨子管完,现在又想管侄儿男女的婚事来。
酒还未过三巡,徐婶婆就牵过卫小娟的手,招呼元锦拿了白酒、饮料,开始“认人”了。
先是德高望重的二爷爷、三爷爷夫妇;再是梁先慧娘家的舅舅夫妇,大姨、小姨夫妇;元家的另三个叔叔、两个姑姑……
卫小娟甜甜的一个个叫过去,或是掺酒、或是满上饮料;迎接多数赞誉满意的眼神、还有少数几个探视、鄙视的……但只要没有太过显眼,她还是无所谓的。要是她知道舅妈饭前对梁先慧叮嘱的那番话语,非得气死不可。或许还要还她两句:你家女儿找的倒是富二代,确实很有钱,但!你问过她感觉到幸福了吗?
一圈走下来,脸也笑僵了,脚更酸痛了。回到堂屋位置坐下,见陪客的徐婶婆不在,桌上就剩卫家一行人。小声道:
“你们觉得怎么样啊?我可是需要你们的意见啊?”
卫大江首先公平开口道:“我看这家人还蛮重视我们的,至少这席面就不比我吃的高档宴席差,比咱们山上的传统‘九大碗’更精致到天边去了。”
任长凤越来越有家族“老大”的派势了,放下筷子,拉过纸巾擦擦嘴,点头赞同道:
“老三说得不错,管他钱多钱少,只要真诚待人就值得一交;我看小娟那公公还是个实诚人,说话不浮夸、不急躁的;那婆婆也是勤快人,小娟以后可不要再任性了,看见活儿就要伸手!两个人都没啥怪毛病,元锦那小伙子对外人是冷了点,但我看他对咱家小娟还是一心一意的,这样的男生要抓着。那婆婆或许耳根有点软,小娟以后注意点就行了。”
王月秀补充发言道:“重要的是,一定要孝顺,不准拿娇;以后就人家管教你了。被我们骂几句顶多算是小孩子不懂事,要是惹得婆婆骂了,可别回家搬救兵,我们是不会给你‘垫脚’的,反而会把你送回来。”
卫小娟忙低头作受教样,唇畔温暖的笑意未退:家人的眼光真的很利啊!不过,奶奶也真是,都什么社会了,还让我像旧社会媳妇似的骂不还口。
徐婶婆和梁先慧站在门边,错过了任长凤的分析,却恰好听见王月秀最后那番警告。徐婶婆丢给梁先慧一个“怎样?这家人不错吧!”的眼神,见她也是喜上眉梢。这才放大音量:
“来,给你亲家母好好聊聊。”
屋内众人见她们进来,忙热情的让座。卫小娟见状,接过张雪怀中的卫子航:“梁姨,徐大娘,您们坐这儿吧,我吃好了;出去站会儿。”
话声毕,徐婶婆便尖利夸张大声道:“还叫的啥?”
卫小娟被她突来的高声吓得一颤,差点丢开怀中的小子航,茫然之际,王月秀也骂道:“傻妮子,咱们现在吃的酒席叫啥?‘改口酒’啊!还不快跟着元锦叫人。”
卫小娟只好重新对着两人:“婶婆!……”,停了片刻,短促地从喉咙挤出一声:“妈,您坐。”
烧红脸抱着卫子航冲出了堂屋,快步冲到了院外的小沟边,放子航在晒坝里慢慢走路。她伸手在水沟里搅乱水流,一丝丝清凉传来后,才觉得脸上热度稍褪;看水中那张年轻细嫩的脸庞随水流荡漾,暗想:难道上次落水后的心理暗示效果这么好?怎么就害羞了呢?
她也不想想,前世是个没什么见识的沉默女人;现在重新过了十年的新生活,遇上的又是截然不同的元锦,这新的感情一步步加深,当然逐渐盖住了前世的所有记忆了,就连元乐乐都好久没再想到,没有梦及……
饭后,推辞了元家的极力挽留,难得王月秀几个“出山”,卫家众人准备到街上转转去。临走前,徐婶婆塞给卫小娟两个红包:一个“改口钱”,一个“衣服”钱。她自己也得了个“跑路钱”,笑得见眉不见眼的。
刚上车不久,元锦就发来短信:娟,先别和你家里人说你接了多少钱,好吗?晚上电话详说。
她纳闷的快速回了个:好的。什么惹你生气了,别怄气,生气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么么!
不说卫小娟怎么敷衍住好奇的众人,单说元锦为什么发了那个短信!
此时元锦寝室内光线很好,气氛却很阴郁。他坐在老式架子床床沿上,双手撑床,眼神深幽,不知道看向何方;元成泰站在关紧的房门后,元奶奶和徐婶婆坐在屋里仅有的两把椅子上,梁先慧背倚着床头的一个老式粮食柜。再看几人的脸色:元奶奶和徐婶婆有些尴尬,元成泰满面薄怒,梁先慧自责中带点不以为然。
元成泰开口了:“你就什么都听你那嫂子的,她不是看不起我吗?这些年你受苦了吗?”
梁先慧低声道:“嫂子也是为我们好,不想我们冤枉花钱啊!”
徐婶婆摇头道:“算了,我也不想出什么主意了,这把老脸算是丢尽了。哎,我出去坐坐。”
元奶奶眼睁睁看她开门离开,也跟着起身走到门口,低声呢喃着,也不知念给谁听:“‘掂家底’封了六十我就觉得低了,这下还更是打人家小娟的脸,那么好的女孩子,不说二百四,一百八该有吧?亏封的出来,叫你一声妈,才值当八十块钱;二十四块钱给人买衣服?买件衬衣也要三十五吧!早知道,我添个六十也行。哎……”
元奶奶也出去了,重重的拉上了门,屋里就剩下一家三口。梁先慧硬着头皮道:
“也许人家山上人觉得差不多呢?看她们吃饭那样子,就知道没怎么吃过好的,看见啥都稀奇。就那姑姑和三叔要斯文些,嫂子还说看到她们带的孩子在打包呢!”
刚才饭还没吃完,她嫂子把她拉到厨房后嘀咕了半天,感情当“戳锅漏”来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