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俩一路闲聊着,二十分钟后,进村的小路遥遥在望。
元成泰蹬车之余回首看看后座的儿子,感觉怎么只长个子,不长肉啊!
“元锦,下车在二叔家买点菜吧。”
“算了,爸,妈在家肯定做好饭等我们了。”
元成泰刹下车子,元锦只得跟着跳下来,接过他手中的自行车车把。
“元贵子,出来给大哥称点菜!”
“哎,来咯。咦?元锦回来啦,大哥!今天称点啥?”
“就称点心肺拌上吧。”
“好咧!”元锦堂叔手脚麻利的抓了一把玻璃柜里最廉价的荤菜“猪心肺”。
“六块钱的,吃得完不?”
“拌上吧,回去叫老二和老三一起喝两杯。”元成泰又回首对元锦道:
“你先回去给你二叔、三叔说一声吧。”
“好!”元锦长腿一迈,一米二高的自行车在他控制下,沿着一米来宽的泥地快速飞驰,途中惊险的来个特技,将车头提起“飞”过路上留的尺宽水渠。
叮铃铃——
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在院子外响起,左边房里冲出一个七八岁小姑娘:
“哥——,你回来啦,给我买东西没有啊?”
元锦跳下车子,提过了一条大水沟,走上一条十米长的羊肠小道:“这周没钱了,下周补上吧。”
小姑娘长得很漂亮,个子高高的,头上扎着很多小辫子,可爱极了。她是老三元少勇的独生女儿月星,得知哥哥没有买东西,小姑娘沮丧的嘟嘟嘴,随即轻声补充道:
“下次回来,给我补上!”
元锦推着车径直往右边那四间平房走去,将车子放好后,看妹妹还跟在身后,看了眼横在左右房子厨房墙壁处突兀的白色围墙,脸上闪出不屑,道:
“星星,去叫二伯过来喝酒!”
元月星闻言眼一亮,“那我也在你们家吃!”
“没问题!”
星星高兴的窜向那面白墙中的小木门,口里已经高声喊道:
“二伯,锦哥回来了,叫你过来喝酒呢!”
墙内是一个独立小院,这个时间元成智一家三口正围坐桌边,听到星星越来越近的声音,桌边十六岁的元杰坐不住了:“锦哥回来了?”
被一旁的母亲冯霞一把拉住:“想往哪跑,坐下吃你的饭,饭后去做作业!我可不会像你大娘那么娇惯人,弄得你锦哥连高中都没考上。”
低声斥完儿子,扬起笑容迎上已走到桌前的星星:
“星星,来,二娘给你夹个排骨,二伯已经快吃饱了,就不过去了啊。”
“嗯,我知道了,谢谢二娘。”星星小心的接过冯霞夹的排骨,左右找她家的狮子狗:
“二娘,贝贝呢?”
“饭前还见它呢,死狗,到处跑!”冯霞也左右看看,骂道。
元成智是标准“妻管严”,见妻子拒绝了自己出去喝酒,也就闷头喝酒了,这时插言说道:
“要不?星星就在这吃饭吧,吃饱了,二伯和你一起回去坐坐。”
“不了,我先回去了。二哥,贝贝回家了给我说啊,我要找它玩儿。”
“嗯!”元杰闷声道。
这边,得知老二不过来了,元少勇把桌子扛到院中:
“妈,把菜都端出来,干脆就一起吃了。”
元成泰一家三口,元少勇一家三口,加上元锦奶奶,七人凑到一张小桌子上,说说笑笑,气氛很热闹……
“来,元锦,你奶奶知道你回来,特意做的回锅肉。”
元少勇出手就是一大夹,元锦只好在碗里挑了几个小点的,又放进星星的碗里。
小婶陈国香笑道:
“元锦,你就吃吧,学校伙食可不像家里这么好;星星在家还是经常吃肉的。”
元锦妈话不多,笑着将一盘炒鸡蛋拨了一大半到星星碗里:
“喏,星星,今天不用和大伯争了,大伯有别的菜!”
星星娇声道:
“大娘~,都是大伯欺负我,人家才抢的……”
元老三一边帮女儿擦嘴边的饭粒,一边出主意:
“你让奶奶收拾他啊!”
……
元锦的嘴角一直维持上翘,这就是他温暖的家。没了二叔一家的掺和,反而更为自然和睦些,饭桌上也听不见二婶的话里藏刀了。
奶奶跟着三叔生活,帮他照看家里;三叔喜欢热闹,加上他女儿星星是他们这房唯一的女孩儿,无论谁都打心里疼爱几分。
冯霞之所以砌围墙自成一家,最大的原因便是在吃饭上面。平日吃饭时,都是各家做好饭菜端到一张桌子上;元锦到蓉城上学后,元成泰家的伙食较为简单,而元杰步入长身体的时候,冯霞难免做的肉菜较多;一顿两顿无所谓,多出几顿了,她就开始叫痛了;于是找个借口干脆单过了。
饭后,星星不在她家里看电视,凑到了大伯寝室里,倚着哥哥看起了电视。元成泰两兄弟还在桌上喝酒聊天。
梁先慧走进房间,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
“元锦,你上周钱够没?”
“够了。”
虽说儿子小时不懂事,学习成绩不好,好在上中专后一下子开窍了,知道家里苦处了。梁先慧还是很欣慰:
“下周起,我每周多给十块钱给你吧。债还得差不多了,不用像以前那样紧巴巴了。”
元锦拒绝道:
“妈,不用!我的钱够用。”
“够用啥?你看你,一米七的个子,瘦成这样,有一百一十斤没?没吧,吃饭的时候加点肉。要是嫌学校伙食不好,就去小姑姑家吃去,她回来都抱怨很多次了,你还没去她那儿吃过一顿饭呢!”
“妈,我不想麻烦人家,上学的事就欠人家多大的人情。”
“胡说,什么‘人家’,她是你爸堂妹,又不是外人。‘人情’有什么不好,你走时,家里的新米给她们带几十斤去。”
“妈——”元锦无奈道:“人家有钱买,再说,二爷爷家也有新米啊;几十斤米,挤公车好麻烦。”
梁先慧听外面叫添饭的呼声,忙道:“好了,知道你就是懒;那改天我和你爸亲自去趟;你快分工了,我找你姑父问问有什么门路没?”
元锦还想说点什么,梁先慧已经风风火火出门去了。只得回头无聊的和星星看起了中央台的《大风车》;思绪飞得老远:分工了,能挣钱了,能减轻家里的负担了;以后家里没有什么大支出,母亲常叨念的挣钱娶媳妇也能慢慢实现了吧?
他再次想到了卫小娟:她是山村的,不会看不起家里的景况;她有一手好厨艺,家里饭桌上的菜不会那么单调了吧;她很孝顺,爸妈不会受气吧……
一切都还要等到挣钱后才能打算,元锦眼神不断变幻,谁也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打算的?
——转换视角——
卫小娟在下公车后,笔直走到卫大江和那女的身边,道:
“爸!你怎么又开别人家的车来接我啊,上次妈不就骂过你吗?有帮人家加油的钱,不如把债还了再说……”
艳丽女人脸色一变,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风度翩翩的成熟男人:“你……”
卫大江有丝狼狈,随即释怀道:
“小娟胡说什么?这位阿姨问路呢,好了,我们回去吧,速度快的话,还能赶上晚饭。”
车上,卫大江看眼左手边沉默的卫小娟,笑道:
“这是谁把我们家天才惹到了,给三叔说,三叔收拾他去。咱们一家人可都把你疼到心里,舍不得说一句不是的。”
卫小娟也知道家里人对她好,像今天,卫大江是代政府来水泥厂洽谈招工事宜,中午就办完事了还专程在车站等自己。
“三叔,你和那女人说啥?”
“没说啥,不是给你说她问路嘛!”卫大江满不在乎回道。
“三叔,你来小川怎么不带秦姨和小涵一起玩玩啊?”
“我是办正事来着,带她们干嘛?”卫大江隐隐猜到卫小娟想说什么,接着转移话题道:
“上次舒医生打电话到家里时,是我接的;小娟啊,你行情不错啊;,董老板可是找人到家来说几次了。都怪那神婆,到处夸耀她算得准,还说你旺夫宜家,这下,家里都过几拨媒婆了。舒医生不知怎么回事,也问起了这事儿,还说他可是早就看好你做媳妇的;我没敢说出来,不然以你爸那个性,还不把你打包送给恩人,连你爷爷奶奶都会赞成的……”
话还没说完,卫小娟就惊叫道:
“舒伯伯!难怪他常说和我爸打亲家,又没收我做干女儿。他家我才不敢上门呢,舒杨哥太严肃了!”
卫大江笑道:“看你怎么解决,那舒杨倒是出色,关键是不苟言笑,有什么意思?哄人都不会。董家那小子长得太好,不安全;洪老板的孙子太小,丁书记侄子还不错,只是父母离异的……”
卫小娟听他还有长篇大论,打断道:
“这什么跟什么?我才刚满十五岁,还在上学呢?上面还有大哥、大姐呢?轮也没那么快轮到我吧?”
“你的事倒真的没他俩急。你大哥他们下个月送‘年月单子’,婚期定在腊月初五;你大姐……,哎,别说了,气死人!”
“你确定气死人的是温柔漂亮的大姐?”卫小娟讶然。
“可不是?那个小木匠肖寒看上她了,这不,家俱还没有完全完工,肖木匠就做媒了。老实说,肖木匠家条件不错,可我们一打听,肖寒家就不同了;那小子没爸爸,初中毕业就一直跟着亲叔叔肖木匠做活儿,木匠手艺是学到了。但要供家里做农活的妈,上高三的妹妹。总共家产就两间草房,你说我们家现在的眼光能看上吗?”
卫小娟心道:就前世不怎样的条件,比这人家好点的元锦家你们不也看不上吗?口里劝道:
“肖哥为人不错,又能干,有他叔叔帮衬也不算难过啊!要是大姐喜欢,两人一起努力,过上好日子也不是什么难事!”
卫大江叱道:“还别说,你大姐那死心眼还真看上了,平日看她斯斯文文样子,倔起来呕死人!她听说我们全都反对,竟然说,嫁不了肖寒,她就不嫁人了;气得你大娘现在都还躺在床上。”
卫小娟惊道:“那大姐呢?还有肖哥呢?”
“你大姐住平桥茶馆去了。肖寒,哼!说是挣不到钱不会再来提亲了,听肖木匠说前几天一个人去了深圳。哎,你回家也劝劝你大姐,给大娘道个歉,一家人哪儿有隔夜仇,都是为她好。”
车上一时沉默了,进入山道,卫大江也专心看路了。卫小娟不知道事情还会怎么发展,这世的很多事有了根本的改变。前世的这时,大伯一家全搬到平桥新修的餐馆了;大哥倒是也在腊月初五娶到了张雪。
而大姐,没有继续念书,一直在家闲着,虽说媒人来来去去,但一直传出恋情的事情,却在后年六月去水库游玩时,失足落水身亡了……
感觉有些事情脱离了掌控,往着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她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