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我和周瑜都坐下以后,周瑜就盯着我看,尤其是盯着我的一头短发。
我于是就道“公瑾兄可是出身庐江周氏的洛阳令周异之子?”。
周瑜一脸惊讶地道“在下正是。兄台何故知道我如此详细?”。
我道“你先别惊讶,我还有得让你惊讶的地方呢。”。
“额…… ”周瑜不吱声,就看着我等我继续说下去。
我肚子又开始咕咕叫了,连周瑜都听到了,于是他便又吩咐抓紧端上饭食。
过了一会,吃的终于端上来了。
我一看“哇塞,居然有烤鸡,还有鱼,还有肉羹,这三国伙食很不错嘛。”,我又想“这周瑜可是世家大族,吃的自然不会差了。但是平民可就惨了,可能一辈子也只能吃吃菜粥糊糊了。”。
我看着这些吃的,嘿嘿嘿,拿起筷子就对周瑜道“老弟,我就不客气了啊。”,说完我就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周瑜见我的吃相也不以为意,只静静地看着我吃。
不消片刻,我就吃饱了,但是还剩小半只鸡,我感觉有点浪费。周瑜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招呼那个家丁过来对他道“这个你拿回去吃吧。”。
那个家丁很高兴,连忙谢了周瑜少爷就把那半只鸡和杯盘收走了。然后那个丫鬟又来把桌子擦干净,又给我们泡了壶茶,便站在旁边伺候着。
周瑜便给对她摆了摆手,让她下去了。
丫鬟走了以后,我如牛饮一般连喝了三杯茶,然后打了一个饱嗝,让周瑜都忍不住掩面了,他还为了避免我尴尬故意用手抠了一下脸。
他实在是想多了,我哪里会尴尬,不过这也可以看出他年纪轻轻的就是多么地有教养的一个人。不过我一想到他三十几岁就挂了,心里忽然好难过。
这时他问我道“何兄怎的这般装扮?你是何族之人?”。
我就道“我可是十足的汉人,你先别急,我很好奇,你现在是十四岁吗?”。
他想了一下便道“没错,鄙人今年正是十四。”。
我于是就掰着手指头算着“他今年十四,再过一年十五,那时孙坚就要带着他的宝贝儿子孙策来舒城县了,到时他就会和孙策认识,然后成为好哥们,然后周瑜就助力孙策占据江东。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人可以将他们分开了。”。
我不确定我现在所处的状况到底是恶作剧还是真的穿越了,这个必须得首先确定了,我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于是我便对周瑜道“老弟,能不能带我去你们的市集里转一转,这样我才好知道怎么跟你说我的事。”。
周瑜对我很是好奇,不过却很有耐心,他道“当然可以,若何兄休息好了,不如我们现在就出发。”。
我急于知道情况,当然道“好好好,咱们现在就走。”。
然后周瑜便将那个家丁叫上,然后我们穿过竹林来到湖边,湖边停泊着一只小船,是单人双桨手摇的那种。我一看“不是吧?我们就坐这个小破船出湖?那也太危险了吧?”。
这时那个家丁兼船夫先上了船,然后周瑜也跳上船,他上船以后就冲我招手,我看着他热情的样子,一咬牙“好吧,他堂堂公子哥都不怕,我还怕个球啊。我怎么着也是生长在南方的,游泳我还是会的,万一落水了,还不至于淹死。”,于是也就跳上了船。
我刚跳上去,船就晃动了几下,周瑜一把拉住了我。
然后那个家丁就摇动着双桨向湖中驶去。
我一路小心仔细地观察着,唯恐落了一处现代东西。
家丁差不多驶了一个多小时,船终于靠岸了。
岸边就是码头,此时正值傍晚时分,卖鱼的、买鱼的、过路的,人声鼎沸。
我上了岸就仔细观察着每一个人,每一处地方,可无论我多么仔细,入眼所见的皆是古装打扮的人和古代建筑,一丁点现代的东西都没有。
街上每一个见到我的人都带着异样的目光,我也懒得去管。
我又特意找了一个年迈的老者问他道“您知道今年是哪一年吗?”,那老者回答的依然是“中平五年”,我不甘心,又问了几个,皆是如此。
拍戏是不可能谁都知道在拍哪个年份的戏的,还是“中平五年”这种的说法。我基本可以断定,我真的穿越了。
判定以后,我便让周瑜再把我送回去,周瑜摆了摆手道“兄台,我们不必回去了。湖岛偏宅不过是我的读书练武之所,我家据此不过十几里,咱们徒步回去即可。”。
我指了指自己上下道“我这样子贸然跟你回家不好吧?咱们还是先回湖岛吧!我还有许多话要对你说。”。
周瑜一想,也是啊,于是又带着我回到了湖岛偏宅。
到了以后,周瑜就让家丁休息去了,而让丫鬟又去准备饭菜。而他则将我带到他的书房。
我一进书房就被震惊到了,满屋子到处堆着那种竹简书籍,书架上,书桌上,连地上都是,许多还是展开着的。
我心想“就这堆竹简,我随便拿一卷回去那都是无价之宝啊。”。
然后我又见墙壁上挂着一柄宝剑,就忍不住拿下来把玩。
周瑜就笑道“兄台也好剑术吗?”。
我道“我哪有这爱好,我是看你这剑好啊。”,说着我又把剑挂了回去。
我在书房里像来参观一样,到处摸摸碰碰的,然后随手拿起一卷竹简就看,竟然是《孙子兵法》,还好隶书与我们现代文字很接近了,我认起来并不难。看了一会我便把竹简放下,随口背诵着《孙子兵法》里的“计篇”。
周瑜一听大为吃惊道“兄台竟然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我“啊?过目不忘?我有那本事就好了,当初高考搞大综合试验,我就是背不来那些文科的东西喽,不然也就不会只上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