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其他 > 人生如夢,為歡幾何 > 〈三十九〉天津音乐学院拜师求学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高中三年可以说是自己身体非常不好的三年。

不止常年的老胃病说犯就犯。

心律不齐、心肌缺血也在我的学习生活里雪上加霜,常常一节课听不到头,就难受的趴桌子上,昏昏欲睡啥也听不进了。

只有心脏不太好的人才体会过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痛苦。

尤其到了夏天,坐在教室里,心脏就像漏了个大洞一样,揪着样儿的难受,有时候甚至呼吸困难,浑身虚力。

站着难受、坐着也难受,只能躺着才舒服点。

记得高二暑假的补习就是熬日子。有几次的模拟考试,我都没能坚持到最后,一早交了卷子……

小的时候父母曾带我全国各地都检查过,被怀疑有先天性心脏病。但不发病时,又几乎看不出来。

有的医生说,大概是在母亲怀我期间营养跟不上,在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情绪上受过什么大刺激,或是太大的动作什么的动了胎气造成的。

母亲后来回忆说,怀我的时候,一直都没有停过上班和做家务,有一次洗衣服倒一大盆脏水时还重重摔了一跤,她说那次都以为会把我摔掉呢,没想到连红都没见。

不得不说,老妈身体是真的好。而我也真够耐摔!

要是搁现在的孕妇,端着脏水盆摔一大跤,那孩子大概率是保不住的!

还有一个噩梦般的毛病——便秘。从一开始的吃凉性水果、蔬菜,到后来吃泻药,喝番泻叶……开塞露更是每次都离不开,有时候一只都不够……

记得那段时间吃过一种叫“排毒养颜胶囊”的药,还挺贵的,一开始确实很管用,后来发展到吃多少粒都不好使,还搞的胃里面,时常反胃的都是一股子中药味……

后来都搞到需要灌肠。

回想起,每每腿蹲的跟不是自己的一样,那酸爽的记忆……不愿回想啊!

总之十二岁那场阑尾炎切除手术以后,我的人生就和病痛结下了不解之缘,和医院也隔三差五就得来场约会……

——

很多人问我怎么年纪轻轻就学佛了?!学佛有啥好的?!

其他的,说了,道理太深。

就说个最实际的,让我最受益的。

自从学佛以来,噩梦少了,心情好了,听了经典的教诲,接触正能量多了,负能量的东西接触少了。

不再总是向外看,挑别人的毛病,抱怨社会,埋怨不公,而是反省自身,不再一遇事就往坏处想,而是实事求是,保留想法,寻找真相……

不用情绪面对问题,学会用理智、用头脑选择最好的方法去面对……

病痛更是少之又少了。

以前做为药罐子的我,胃病好了,便秘好了,心脏好多了……

学佛这近二十年的时间,吃的药,仅一把手的量!去医院的次数除了两次生孩子,做身体检查,真的五个手指头数的过来!

很多人说我年纪轻轻太没上进心,可我工作也认真做了,只是没有拼命,没有硬去攀关系,再没有离开家乡这个小城市……

因为我有孩子,父母渐渐老了,老公工作很辛苦……我必须做那个稳如泰山的家庭主妇,告诉身边所有亲人,我在家。一直都在家。累了就回家。家里有人。

很多人都说,放弃自己的知识、才华、梦想窝在家里不憋屈吗?

我也曾抑郁过,纠结过,但后来发现,很多事情不是非得自己去亲力亲为,你身边有很多人能替你去做,只要你懂的随喜,不自私,懂得与身边的人感同身受,那么他们的成就,她们的欢乐,她们的经历也能温暖你自己的心,也能使你自己得到满足。

——

言归正传。

上到高三时,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坐在教室里维持一天的学习,只好转型考艺术。

当时什么也不懂的母亲,就在师专声乐老师杨希翔的推荐下,我们拜访了一位河南大学的声乐教授。

(我从初二开始就跟杨希翔老师学声乐了,后来她还给我找了个师专的学生教我钢琴。

那时候买了家里第一台钢琴,我记得很清楚是——珠江118。当时学会弹的第一首曲目好像是——“瑶族长鼓舞”。)

杨老师推荐的这个河大教授,印象中很清楚是个中年男人。浑身充满了艺术气息。

当时自己怀着忐忑的心情一步一步走在老河大旧琴房楼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那个时候,老师在学生心里都是让人仰视的存在,更何况是大学老师,我记得自己手心儿里都是汗,嘴瓢的话都不会说了。

当时这个男老师流畅的弹着钢琴,让我唱歌时,我根本不敢唱啊,嘴都张不开……

结果自然是凉了,那个老师没有收我,说我的性格不适合这个专业,唱的啥也不是……

——

老妈大概被这个老师牛气哄哄的说话语气,还有不留余地的否定,刺激到了。

我都没想到,她后来竟然通过天津一些游戏商行的老板,要到了当年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韩宝林的联系方式。

然后不顾一切,带着我跑去拜师。

好说歹求,韩老师收下了我,只是学费不便宜——二百元一节。

那个时候虽然快两千年了,但二百块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从那以后,我和母亲便每个周五晚上坐大巴赶到天津,周六上一节课,晚上坐大巴再回开封。

雷打不动的求学,母亲每次都跟着,那也是我和母亲最为亲近的一段时间。

晚上挤大巴的时光并不好过,印象中坐过卧铺大巴,挤过硬座,有时候买不到座位就在过道加个小马扎,就更辛苦……

大巴一般中途都会有一两个固定地方停车,专门给人上厕所,好久没坐过长途大巴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那个时候途径的厕所,真是一言难尽啊!

不说了,影响人心情,懂得都懂。

坐了一夜的车,然后再辗转到天津音乐学院上课,记得每次课都是排在中午,每次课程我的感觉都是昏昏沉沉的。

整个天津学声乐的经历,在我脑子留下的东西真不多,就是反反复复的咪咪咪,吗吗吗……加上又困又累……

那个老师只是说,我以前的很多歌唱、发声方式都是错的,得用这种机械重复的练声,一点一点把以前的错误痕迹抹掉……

所以,我从初二学到高中,学了那么久,然后又要忘掉重来?!

而且由于习惯已经根深蒂固,要洗掉以前的毛病还非常困难,很耗费时间,还不一定能成功。

那个时候我和母亲也都不懂,人家毕竟是天津音乐学院的声乐系主任,我们肯定都听他的。

本来初中就能唱类似《高天上流云》、《大森林的早晨》等等挺大的歌曲的我,最后考天津音乐学院专业课加试时,韩老师竟然只给我选了首——非常小非常短,根本没有高音的歌曲——《手拿蝶儿唱起来》。

最后结果就是,初试都没过。我和母亲也只能就此打道回府。

那一年参加完文化课考试,记得考了五百六十多分。

我的分数靠文化课上大学,也是可以的,只是走不了重点。

父亲当时还表示,我要是想上河南大学,他可以托关系给我跑跑。上的希望很大。

但,我那个时候一点也不想留在开封。就想上一个离家远远的地方。

我天真的以为,只要远离了父母,远离了这个家,远离了开封这个城市,我的生活就可以重新开始。

于是,那一年1999年,我选择了回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