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上元佳节日,花市灯火亮如昼。
转眼便到上元佳节,好不热闹,各式各样的花灯、趣玩充斥着京中大小街道,像天上的烟火落在人间一般,照亮了黑夜也照亮了人心。
陆凌还未回京,远在章州的他独自度过上元佳节。
秦盼则与罗婵儿相约外出逛花市,猜灯谜。
满城像是被披上了一层热情的外衣似的,欢声笑语、笙歌杳杳、灯火家家,她们游窜在每个摊贩之间,感受着这京中繁华。
“盼盼,我们去放孔明灯吧。”罗婵儿提议道,然后也不管秦盼是否答应,就已经拉着她买了孔明灯。
罗婵儿在孔明灯上写下“愿亲朋好友一生无忧,平平安安”的愿望,虔诚的双手合十,默念祷告。
秦盼则偷偷写下“愿陆凌平安顺遂,顺利返京”的愿望。
若她没记错的话,原书中的陆凌在寻找赵子昱期间,不慎遭到死士偷袭,受了些伤。
所以她有点担心。
“盼盼。”罗婵儿顶了顶她的手臂,拍着她的肩膀宽慰道,“放心吧,摄政王是当之不愧的最强男主,不会有事的。”
话虽如此,可秦盼还是忍不住有些担心。
除去除夕时陆凌回了一趟京城,他在章州奔波近一月有余,不知情况如何,是否寻得赵子昱。
秦盼担忧的情绪很快被繁华的上元节景象压在心底,毕竟街上实在太好玩了。
她们去投了壶、买了大大小小很多乱七八糟的小玩意,还喝了两口桃花酿,很快两人双颊泛上红晕。
“婵儿,要不我们再去一次偷偷去怡红院?”路过怡红院时,秦盼提议道。
上次还约好了怡红院里的姐姐下次见来着,这都过去了半年多了,也没机会进去。
今日过节,里面的氛围相比于街上只怕更加浓郁。
罗婵儿却摇了摇头,严厉拒绝道,“不行,再跟你去怡红院的话我这小命还要不要了。”
上次两人去了怡红院后,罗婵儿被父亲关在家中一月不得外出,还收到了摄政王的口头警告。
若还有下次,恐怕她这小命迟早交代在陆凌手里。
所以肯定不能去,更何况罗婵儿现在与温冶正处于感情上升期,若被他发现自己去这种地方,怕是说不清楚了。
秦盼思索一番,心想算了,估计那两位姐姐也记不得自己了吧。
还是不要惹陆凌不高兴了。
于是两人挽着手臂,欢快的又往人群里去。
她们来到猜灯谜前的小摊,不少俊男靓女聚集在这里。
这家老板的花灯尤为好看,秦盼一眼便相中了其中一个,上面画着海棠覆雪,娇艳欲滴惹人喜爱。
可大多数人也都是为了这盏花灯而来,他们等着老板出谜题猜字,若是有人能解出便赠予这花灯。
秦盼和罗婵儿挤在最前面,她们翘首企盼等着这盏灯的谜题。
很快,便到了这盏灯的题谜。
老板将花灯拿出来展示一番,然后开口说道,“最后一盏海棠花灯,各位客官请听好,春节三人聚首,打一字。”
老板谜题一出,围在一起的人议论起来,过了片刻功夫,两道声音同时响起。
“最。”
“最。”
一声是秦盼的声音,她想到谜底后便迫不及待的说了出来,另一道则是从另一边的传来。
她侧目望去,就看到李雪儿正是与她一同说出这谜底的人,而她的身后还站了个谭承林。
两人对视一眼,谁也不服谁。
李雪儿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她本不是太想要这花灯,可一见到与她一同说出答案之人是秦盼,就势必要拿下这花灯。
“两位客官都答出来了,那在下再出一题。”老板说道,“春节三日去游山,打一字。”
又过了片刻功夫,两人的声音又同时响起。
“仙。”
“仙。”
这下老板犯了难,“两位姑娘,在下这花灯只有一盏,不如再出一题可好?”
秦盼微微点了点头,她也不是非要争这花灯,可看到李雪儿就气不打一出来,不争也要争,那日在随安寺的仇还没报呢。
不过突然她又有了新的想法,于是提议道,“老板,不如我来出一题,若是有人能答出这花灯我便拱手相让可好?”
老板左右为难,看了眼李雪儿后默默点了点头。
周围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都在想秦盼一个姑娘家能出什么题目。
罗婵儿看向秦盼的眼神更是惊讶。
姐妹,你什么时候背着我学习了,怎么脑子转得那么快啊。
秦盼示意她低调,毕竟她的书也不是白看的。
然后秦盼清了清嗓子,稍稍大声说道,“什么字每个人都会念错?”
秦盼话一出,周围议论的声音再次响起,什么字每个人都会念错?半晌也没人得出答案。
秦盼看向李雪儿的眼神多了丝得意。
在老板出第二道题时,秦盼注意到李雪儿能如此快答出并非是她自己聪慧,而是她身后的谭承林告知了答案。
谭承林作为谭太傅的小儿,做学问自然是不在话下,这些小儿科的字谜更是手到擒来。
他悄悄在李雪儿身后告诉她答案,恰好被秦盼捕捉到。
“答案是什么啊?”罗婵儿想了半天没想出答案,周围看热闹的人也没说出个之所以然来。
他们说了乱七八糟的许多字,却都不是正确答案。
李雪儿着急了,她无理取闹的拉着谭承林的衣袖撒娇道,“林哥哥,谜底是什么,你快告诉我啊。”
谭承林沉思,他也不知谜底是什么。
他想若每个人都会念错,那这字必须生涩难懂,并不常见,且又要见过,否则不会每个人都念错。
摊贩老板也在思考,半晌都没得出答案。
“秦盼!”李雪儿突然直呼其名,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