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品。
与张娇聊了聊并州的事情后,又询问了下吕红现在的情况,张娇告诉他红儿没有跟她们一起回来的原因是想回家看一看,有小女和审配等将士陪伴也无须担忧。
见到一切顺利后,刘昭青便出城门迎接高顺,这让后者也是倍感意外,早早就下马,牵马来到刘昭青面前躬身行礼。
待到晚些时候,刘昭青又亲自修书两封,一封寄往幽州,将目前青州和司隶发生的情况与刘虞说明。
此时此刻,河北早就连成一体,刘昭青也无须多言,刘虞收到信件后必定知晓与刘昭青一起做好提防。
而另外一封,刘昭青则是寄到了南边的兖州。
虽然知道曹操肯定早已知晓局势,但刘昭青还是要给她做下提醒,特别是雒阳距离兖州并不太远。
等到一切交代好之后,先行部曲也早在中午便带着物资与不少医者与天赐之人前往了北海。
但令刘昭青没有想到的是,前面的部曲刚刚过去,邺城便又有一位意外来客。
而这次不是求援信件,更不是北海的使者,只是一位连士卒都没听过的路人。
之所以上报到刘昭青这里,完全是因为那人说自己认识昌平侯。
而听到此人的名字时,刘昭青还愣了一下。
“谁?”
单膝跪在地上的士卒见刘昭青没听清,便低头赶忙再次重复道:“名士祢衡说有要事要告知主公。”
“祢衡?”
刘昭青对这个名字的印象只有一个,那就是此人是“汉末第一喷子”。
口才极佳,骂人水平更是天字级别。
不过他似乎也是孔融的挚友,他在这个时候来找自己做什么?
第444章 昌平有血光之灾?
名士祢衡……
虽然刘昭青之前从没有听说过,但这个名字一听确实就想起了他的“光辉事迹”。
与前世的记忆不同,刘昭青也知道此时的汉末的名人与前世可能有所偏差。
就比如这祢衡,在刘昭青印象当中,似乎没有与韩馥有过交锋的经历。
而自己现在替代韩馥统管冀州,理论上来说没有与他有什么冲突的地方。
也就是说:祢衡大概率不是来喷自己的。
这样的话,刘昭青也没有什么好忧的了。
他倒不是担忧自己会被喷得急了,而是怕这名士喷自己然后被自己手下一刀砍了。
“说我现在不在府邸。”刘昭青对着士卒说道,随后继续低头看着案上的文书去了。
不管祢衡是不是因为听了自己的名声过来想瞧瞧自己,亦或是想要在自己这边谋哥一官半职。
这会儿他都没有心思来接见这位名士。
此时的他不仅有着防范魔种进入河北的压力,还得同时关注司隶与青州两处地方。
并且还要像现在这样,处理并州的事务,来做一些像是对于并州原体制与政策的删改审查。
除非来得人是诸葛亮周瑜之类,不然他都不会去在这上面花费时间。
士卒听到吩咐后立马起身退了出去。
府邸之外,一男子站在府邸大门的阶梯前,他的衣衫虽然精致,但领口却是歪的,头上的束冠也能看到明显的歪斜。
明明看起来是一位世家子弟,但是表现得却如街边庶民那般随意,这模样气质也引来路边不少人的异样目光。
不过这人显然没有去在意旁人的目光和议论,他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双眼眺望着府邸,神情带着一丝期盼,也带着一丝思索。
“河北刘昭青……八个月前还只是一介庶民,现在却一跃成为了河北之主,手握冀并二州,更是被漠北异族所服。”
“这样的功绩,放在太平盛世,大概又是一位冠军侯,不过在如今……”
在他轻声呢喃思索间,从府邸之内走出来一位穿着土黄戎装的士卒。
见到给自己传话的士卒走出来,祢衡也收回了心思。
“祢公子,主公不在府邸,请回吧。”士卒来到他跟前说道。
“不在?”
祢衡似乎对这个回答早有预料,他抬头望向府邸:“昌平侯才从青州回来,怎么会不在府邸?”
“如果不在,那城门外的士卒为何增加,对于进出城者为何要加以筛查?这些都应该只能由昌平侯下令,才能执行吧?”
士卒皱起眉头,再次说道:“不清楚你在猜测什么,已经帮你传过话了,还请回吧,不要在府邸前停留阻碍公务。”
虽然这位士卒已经算得上是很客气了,放到别的地方,祢衡这样的人,当地士卒连帮忙传话都不会去传,或者至少要收足够的“费用”才行。
祢衡也像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并没有因此再为难。
他直接后退了一步,对着士卒拱手作揖:“谢过足下。”
接着转身便潇洒离去,这给士卒以及旁边的守卫都有些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