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刚经历过邪祟大劫,袁校尉这时候攻城,是否会激怒城中百姓和将士,让其同仇敌忾?”一旁的张郃说道。
“所以,就需要昌平侯再相助了。”袁绍身旁的八字胡谋士微笑道。
见到张郃看向自己,那人低头拱手作揖:“许攸,主公帐下一普通谋士。”
张郃也没有回应,这件事也轮不到她来决定,看向了刘昭青。
而袁绍与其身旁的文官武将也都看向了他。
“本初姐既然有探子,那应该也了解北海不同于其余郡县,孔融帐下的官吏与百姓忠心耿耿,而且有不少颇有能力者。”
“我知道,但我这边也不差。”袁绍说道。
刘昭青微笑:“这是自然,我的意思是,本初姐想要拿下营陵的目的应该是取得周边郡县之楼船吧?”
眼神微愣,袁绍眉头微挑,但又渐渐平复:“许攸陈琳他们说得到没错,果然瞒不过你。”
“本初姐如果只是为了夺取袁术之势力,矫正袁家,那么营陵确实可以强攻,但若是眼光更为长远,是为了在乱世中立一番事业,那‘趁火打劫’,‘邪祟之劫难后入城屠戮’这等传言或许对袁家以及本初姐自己的名望有不小的影响。”
“名望”可以说是袁绍最在乎的东西之一了,刘昭青说完之后,她果然就陷入了沉思。
“那,昭青有什么方法?”袁绍看向刘昭青:“既然昭青愿意来到这里,应该是有两全之法要告诉我吧?”
等到刘昭青说完之后,袁绍沉思良久,看向旁侧的谋士,几位谋士思索片刻后微微点头,她也是确定了下来。
“那就依昭青之法吧。”
刘昭青微笑点头:“善。”
“此行匆忙,还有要事未完成,不能设宴感谢昭青,实属无奈。”
“这次北海的意外我都没有想到那孔融居然会真的成功,还好有昭青在,不然这或许就是我的劫数了。”袁绍再次感谢。
“甚至……可以说是厄运……”
“厄运?”
“没什么……事不宜迟,我们赶紧前行吧,来,给昌平侯备马。”
——
一个时辰之后。
刘昭青站在营陵城北边的黄河岸旁,注视着多艘大船在大桨的驱使下朝着上游而去。
张郃与太史慈则站在刘昭青两侧。
“袁绍此计能成功么……?”太史慈怀疑道。
“她自己跟我说,袁术已经上钩,带着兵马正在雒阳城外。”刘昭青说道。
“至于最终能不能成功,我也不知道。”
袁术离刘昭青很远,他对于其的了解,除了以前在雒阳见过几面之外,只有诸葛亮信中的那一句“袁氏一族之袁术出现在南阳,想要通过以凶兽为地灵,染指空缺天命。”
这句话刘昭青并没告诉袁绍,因为他觉得袁绍自己就应该知晓,不然也不会想要这么早与其决战。
而且,袁绍身上也有一些秘密,他与袁绍只是暂时的合作伙伴,并不是盟友,也不可能交底。
“孔融怎么样了?”刘昭青问道。
太史慈闻言,开口回道:“太守还在医治中,幸有昌平侯给予的丹药和蛟龙精血,虽然还未醒来,但至少身体状况已经平稳。”
“昌平侯对北海之恩,我北海子民必会铭记。”
刘昭青微笑:“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我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青州若乱,河北必定会受影响,而且这之后,我也得到了北海【夜袭群;六玖49‘三六一三五】的民心,名声也得以传播,甚至你们也对我有了好印象,不是么?”
“昌平侯……倒是实在之人。”太史慈没想到刘昭青会直言。
“自从我从雒阳回来,我就一直挺实诚的,除非面对的是我的敌人。”
“而从漠北归来之后,我也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也没掩盖过我的志向。”刘昭青看向太史慈。
“子义愿意听听我的志向么?”
太史慈沉默片刻,拱手作揖道:“昌平侯多有劳累,应该早点休息为好,至于故事,改天再说也不迟。”
刘昭青注视着她的双眸,片刻之后,微笑点头:“也是。”
“那就改天再说。”
第433章 风波并未平息
半刻之后,太史慈便与刘昭青告别回去了营陵。
而刘昭青嘴上说自己待会回去歇息,但却并没有再返回营陵城中。
北海邪祟已诛,袁绍在自己的斡旋下不费一兵一卒便拿到了大量楼船可去实施他的计策,孔融体征平稳只是醒来之日不定。
刘昭青自然也没有理由再留在营陵城中了。
他与张郃沿着岸边行走,不久便找到了一叶扁舟,由张郃执船桨,就这么载着刘昭青朝着黄河对岸而去。
这渡河,俨然是直接要回去河北。
偏头望向睡眠,刘昭青看到了数条大小不一的黑影从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