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在愈发壮大的将来,只要青君一片为民的心不变,那便可以不用担忧那些忠心之人。”
张娇说到此处停顿了一下,“但,另外一个人却不一样。”
“或者准确的说,是‘真龙’。”
“好在她现在还在邺城,不用担心会有小人利用其来作梗于我们。”
“可这段关系却不能一直延续,现在的她还保持着脱离苦海于牢笼的新鲜感,对于天命崩碎没有真切的触感,但等到她长大呢,或者如青君之前说的,等到司隶之诸侯要立新君呢?”
张娇看着刘昭青:“冀州目前最大的隐患,并不是比邻的并州,也不是已经臣服的北胡,更不是黄河对岸的诸侯,而是这位天子。”
厅堂之内只有三人,宝儿在一旁不敢插话。
一旁的案上,朴素的杯子中还能看到茶水的余温袅袅飘起。
沉默些许,刘昭青点头说道:“是啊。”
“我也在考虑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娇儿有什么良策么?”
张娇摇头,接着说道:“至少目前为止,天子在邺城,对我们还是有利的。”
说到此处,张娇回忆了一下,说道:“之前沮授跟我也说过天子的事情。”
“我觉得她之观点就很不错。”
“奉天子以讨不臣么?”刘昭青看向她,“可刚才娇儿也说了,到最后反而是隐患。”
“在我们需要时,奉天子以讨不臣,而等到我们不需要时,确实会成为‘隐患’。”
“那……便到了其成为‘隐患’之前一刻,做出改变即可。”张娇看向刘昭青。
“这是何意?”刘昭青问道。
“青君没必要背负污名,更没有必要承担被围攻之风险,有人能代替。”
“谁能代替?”刘昭青疑惑道,“而且这种事情,也不太可能让别人代替吧?”
“其余诸侯我不了解,但青君这边是可行的。”张娇说道:“愿意背负污名,不惧诸侯讨伐之人我们就认识不少。”
“其中最适合做这事情的却只有一人,而这人刚好也是青君可以信任之人,更恰巧的是……此人此刻就在邺城之内。”
刘昭青一愣,然后说道:“难道你说的是……曹操??”
张娇颔首。
“我觉得,只有她才会愿意承担如此之大的‘隐患’,也只有她明知这是青君甩过来的‘麻烦’,她也会接纳。”
“可是,她是曹操啊。”刘昭青说道。
“正是因为她是曹操,她才适合。”张娇再次说道,“她之意志比袁绍更为坚韧,她之才能比刘备更为出众,她之野心就算是青君也与其难较高下。”
“这样的她,才会愿意替青君承担风险,来代为掌握天子,如此不仅能为她自己获得大义,我们也能几乎没有任何代价的获得来自这位不是盟友的盟友的资源。”
张娇选得人确实没有错,敢做这种事情的人很少,但曹操绝对算是其中最不会有犹豫的那一个,更别说曹操现在与刘昭青的关系了。
但……这样不就又变成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了么?
“青君如果觉得不确定的话,不妨直接去问问她本人。”张娇这时候继续说道。
“我想,她应该不会介意谈论此事。”
刘昭青当然不可能去真的去问曹操,毕竟跑去问人家“你愿不愿意挟天子以令诸侯”啊,实在有点逆天。
这也只是张娇给刘昭青提供的备选方案,是在“隐患”爆发之前没有其他办法后的兜底选择。
“此事我想王允他们应该比我更为担忧。”刘昭青摇了摇头。
“当下还是先把并州之事解决吧,至于天子……我们黄巾军确实不太需要讨不臣的大义,但王允他们更担心的应该是会落入虎口。”
“我有预感不久之后王允等人应该就要有所动作了,届时,我们再做应对便可。”
反正与曹操也相隔并不远,司隶也有袁绍这一暂时的合作伙伴在,刘昭青对这“隐患”倒不是过于焦虑。
“不说这些事情了,娇儿最近可有所变化?”刘昭青问道。
“我么。”张娇想了想,点头说道:“对于太平经的掌控,我觉得我熟练了许多。”
“宝儿与小女等人也是如此,我参透了更多地书之中的内容,对于那缥缈的天地灵力也感悟了更多,小女与宝儿也学会了很多新的制符制丹之法。”
“是了是了,我现在可会了不少丹药,但是很多法子都特别耗素材,也不能一直尝试或是大量制作。”终于能插话的宝儿,叹气说道。
刘昭青微微点头,他从人书里看得也是这样,几人这些日子的属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张娇看出了刘昭青的心思。
“青君是在担心我们的成长么?”
是,也不是。
刘昭青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只好问道:“娇儿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