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能尽快重建陷阵营,那么黄巾军的实力也会大涨一截。
“去吧,遇到任何问题和难处直接找我便可,我会亲自来帮忙解决。”
第397章 天子隐患,天人合一之法,壶关之前(1w)
等到张辽离开之后,不用等刘昭青开口,还留下来的荀彧与郭嘉就依次说道。
“陷阵营如果能尽快组建,我们平并州也会轻松不少。”
郭嘉颔首:“但应该来不太及,练兵本就不能指望速成,更何况这种特殊兵卒。”
从建立威望,到挑选符合资质者,再到训练和磨合,以及配上适合的兵甲装备,这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还好刘昭青并不急于求成。
“这倒无妨,平并州有陷阵营那是最好,但没有的话我也相信凭各位谋略与我等将士的勇武,也能达到想要的结果。”刘昭青说道。
荀彧与郭嘉都是点头,同样如此觉得。
刘昭青随后目光从荀彧郭嘉身上又转向了张娇。
虽没有言语,但包括一旁的宝儿都知道,刘昭青刻意叫住夫人和主簿与军师,那定是有很隐蔽以及核心的话题要谈论的。
而且大概率是战略或者是谋略上的,不然也不会没有叫住赵云张辽了。
“平定并州之事,我曾早与伯安公商量过,他也深知张杨等人的野心,但却也只是建议我与其化解矛盾,安养生息后再去取并州。”刘昭青说道。
“刘虞的一贯做派……”郭嘉微微皱眉,“如果主公真按他说的那么做的话,恐怕真的会让张扬在并州牢牢占据脚跟了,到时候想要拔出,那就要使出相当于现在百十倍之力了。”
可是刘昭青显然没有听取,所以荀彧也想到了刘昭青说这事情并不是想继续讨论该不该平并州这已经决断的事宜。
而是在说刘虞,或者是说,与刘虞一样的诸侯。
“伯安公不会不知道昭青的做派……说这话的意思……”
“是在担忧青君起势太快。”没等荀彧说完,张娇就开口接话道。
“虽然不是警告,但也是提醒之意。”
“青君以一县之首,直接跃为州牧,不过短短一月,就又要取得第二州。”
“如此速度,会被小人警惕。”
刘昭青点头:“是这样的,而且我倒不是在担心中原或者司隶诸侯警惕,他们自己都自顾不暇,肯定无暇顾及于我。”
不是担心别的诸侯,也不是出于对自己实力的不自信。
宝儿听得有点迷糊:“那……家主为什么要在意这句话?”
荀彧与郭嘉对视一眼,偏回头,郭嘉说道:“主公是在担忧……陛下?”
刘昭青没有回答,而是看向荀彧。
荀彧沉思片刻,说道:“自武帝化天下为十三州以来,一州之中最高的督查监管之职便是刺史。”
“后因妖人王莽篡汉,改刺史为州牧,改十三为九,然又被光武拨乱反正,刺史之职大体都无变过。”
“一人兼任两州州牧之事也并非无从发生过。”
荀彧说到这里,一旁的郭嘉心里便放心了。
“而今天下乱世较之王莽之乱时更甚,若不联合各州之地,统一抗不臣之敌,各自为战的话,那才是不该之举,才是忠良之臣所该担忧之事。”
荀彧说这对刘昭青拱手道:“这便是彧的浅薄理解。”
刘昭青也松了口气,随后便点头说道:“那我便无忧了。”
对着两人谢过之后,刘昭青便让她俩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而他自己却没有离开,坐在原位,皱眉长思。
“你说我……是不是有点不厚道?”
“青君是指让荀彧表态的事情么?”张娇也是十分敏锐,一语中的。
“是啊。”刘昭青轻叹了一声:“但结果也看到了,其实我并不需要担心。”
“如今的大汉就连王允这样的顽固老臣都明白,已经倾倒于地,她既然还在我这里……就已经证明与我的观念一致了。”
张娇闻言忽然抬起袖子,似乎是在掩嘴。
“怎么了……我应该没在说笑吧?”刘昭青看张娇发笑也是有些困惑。
“只是觉得,青君的‘差半刻醒悟’很熟悉。”张娇说道。
刘昭青也没办法:“早知道我该之前就单独问问她好了,这样也不知道会不会让她觉得我是在对她起疑心。”
“这点,青君应该没必要担心,在青君去往荆州的时候,我便时常与荀小姐相谈。”张娇说道。
“她对青君的了解,有些方面我都要学习呢。”
“而且在我的看法当中,青君担忧此事会影响自己,也间接表达自己的诚心,如果是那种逆贼枭雄,又怎么会有这样没必要的担忧呢?”
这个说法倒也是正确的,也让刘昭青的疑虑渐渐消散。
“只不过,青君肯定不会局限于两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