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应该没有必要在他面前流泪。
所以,应该是陛下想告诉蔡邕什么事情。
沉思片刻,蔡邕左右看了一圈,随后便朝着宫外走去。
但在转角时,却又踏上了另一条路,这条路的方向正是弘农王所居的寝宫。
弘农王刘辩虽然被董卓废去帝位,但因为反董联军之事,司隶经常也生动乱,所以刘辩也还住在宫中。
如果说有什么能让陛下伤心的话,那么这位当今尚且年幼的陛下仅剩的血亲,其兄长刘辩必定能知晓一二。
皇权被攫取之后,宫中遍布董卓眼线,宫中皇族处处受限,唯有两位先帝嫡子相见董卓没有做太多限制。
一是因为两人身份特殊,二则是因为刘辩本就是少年天子,而刘协更是年幼,根本无须去做太多提防。
蔡邕想着只倎要找到刘辩询问清楚,就能知晓天子为何会流泪。
但没想到等他来到刘辩寝宫前的时候,却发现太监宫女正在搬运里面的东西。
见到被褥衣服等物品被搬出丢在宫殿前的空地上,蔡邕惊讶的同时,也尤为愤怒。
“弘农王之物,你们就这么随意丢弃?!”
蔡邕虽然不如王允那般心存舍身大义,但作为大儒也是尊皇晓礼之人。
就算刘辩不再是皇帝,也不是这些下人敢这么对待的。
然而下人们见到他这般指责却是一个个都露出了莫名其妙的神色,接着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
等到蔡邕再次斥责时,终于有一人不耐烦说道:
“弘农王都死了,这些东西难道还留着吗?”
“慎言!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人刚说完,身旁的同伴便立马提醒。
对方也意识到自己多言了,他们这些做奴才的,只要完成上头的指令就好,言多必失。
听到这话蔡邕在原地呆立片刻,看向那人。
还没等他上前追问,身后就忽然有士卒拦住了他的去路。
“蔡中郎,时候不早了,该回去了。”黑甲的士卒冷冷提醒道。
——
当日,弘农王疑似身陨的消息便如野火般蔓延于整个京城。
就算有官吏在雒阳各处酒楼茶馆巡视制止讨论此事,也无法掩盖事实。
反而更加坐实了前帝已殁的消息是真的。
而且很快又有从回来的董卓士卒中传出一些风声。
弘农王并非在宫中暴毙,而是在与反董联军的作战中化为某种凶兽而死。
联系到这些消息,很快就有人提出董卓所谓的带天子出征亲眼见证她之大捷的那“天子”,是不是就是弘农王。
董卓与刘辩的死自然就脱不开关系,就算后续有被授意之人言就算此推断是事实,那么弘农王也是反董联军所杀。
可明眼人都知道,弘农王刘辩纯粹是董卓的牺牲品,这口锅是怎么也甩不掉反董联军身上的。
就在此消息愈发发酵,即将愈演愈烈,隐隐又再次引起雒阳动乱之时。
在次日一早,一则从西边传来的消息使得雒阳上下大为震撼。
“大捷!大捷!”
一匹快马踏破了凌晨的寂静,马上的传令兵卒的声音划破了整个雒阳的晨空。
“长安外的反贼军被歼九万余!我军大捷!”
不足一个时辰,长安大捷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雒阳。
而此时此刻,在董卓府邸当中。
一位戴着斗笠,穿着朴素黑长衫的男子微微抬头看向了坐在高位之女子。
女子紫色的眼眸充满惊讶,而他嘴角也缓缓勾起。
抬起手作揖,慢慢开口道:“鄙人,幸不辱相国之命。”
第315章 司马献计,加快速度 4.2k
董卓渐渐回过神,她的目光在斗笠男子身上停留片刻,随后再次对着身边的李儒说道:
“寻详细战报。”
李儒领命,连忙让人去再写一封加急快信到长安。
不过这时候斗笠男子却微笑开口:“相国不必多此一举,如若相国是在好奇这是如何做到的话,我可以告诉相国。”
“孔伷大军之所以如风吹麦浪般顷刻倾倒,是因为他所面对的不是军队,也不是死士,而是……真正的天地之灵,被超越一般神兽的生灵所灭。”
“凶神?”
“正是。”斗笠男点头。
董卓却没有任何喜色,面对眼前这人,她仍然有不少警惕。
“你若是能驱使凶神,为何还一直在暗地里做这些事情?”
“相国高看在下了。”男子摇头,“凶神并非我所驱使,我也只是为其提供‘引导’。”
“‘引导’?”董卓沉吟片刻,接着说道:“不过,我似乎没有让你直接出手吧?”
“这是我与相国合作的诚意,目的仅仅是为了让相国放心。”男子恭敬道。
“只要我与相国联手,天下九州,山海神物皆会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