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摇头:“未曾收到贾诩回来之消息。”
“不过……相国请放心,贾诩此人虽年轻,但性格却无比圆滑,定不会让自己处在危险当中。”
“既然她能替相国引开刘昭青等人,那便一定也有方法逃出生天。”
“不日应该便会自行回来,重新为相国分忧了。”
李儒对于贾诩相当放心,或者说对她的保命能力相当放心。
董卓听了也同样觉得有些道理,便没有再去担忧此事。
“不止是文和去当诱饵,我之十万大军也接近全部殒命于他手……刘昭青啊,刘昭青……”
喃喃着,董卓眼中浮现出感叹之色。
“有这等力量,却与我作对,而且我还惨败于他。”
一旁的李儒见到董卓好像有些颓然,便立马拱手说道。
“相国虽然败了,但却也没有一无所获。”
“韩馥之十二万大军被相国消灭了十一万有余,虽这次出征之部曲回来之人甚少,但如华雄张绣吕布等人,却也安然回归。”
“这些人杰才是最关键的财富,兵卒被灭可以再募,以司隶的资源以及相国能给出的待遇,不出三月,我等便能再募十万。”
说是这么说,但这明显也只是安慰话,就说募兵之事,就算真的能三个月招募十万,这些新兵哪里能比董卓失去的八万精锐。
好在董卓也并非一场败仗就失意之人。
“奉先现在怎么样?”
“还在休息当中,似乎身体中了某种毒素。”李儒回答道。
董卓皱眉。
“雒阳周围我们能调遣的人马有多少?”
“只算我们直隶的部曲的话,应当有一万多人,但若是算是周围郡县之兵卒的话,应该能拉出四万或是五万人。”李儒立马回道。
四五万……完全不够。
董卓现在身边的大将吕布还未回复,谋士贾诩又不知道在何处何时能归来。
想靠着那会被卢植皇甫嵩煽动反叛的郡县守军,去击溃孔伷的十万联军,无异于痴人说梦。
她明白李儒为何会提司马氏了。
这等局面,确实只有如凶兽化嘲风那等手段,才能力挽狂澜。
沉吟片刻,董卓便对李儒说道:“密传我令,请他进京见来我。”
——
当日,蔡邕回到府邸之后,便是一直神情都带着思索与疑惑。
董卓虽然神态看起来正常,但是这次出征归来后却处处透着诡异。
天子车驾究竟在哪,贾诩与吕布又怎么了,还有董卓那等大军是怎么回来时只剩这些?
蔡邕作为读学儒经之人,对作战并不擅长,他也只能略知一二正常的战役发展,像这般奇异且未知情况的战斗,任其想破脑袋都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是有一点蔡邕是明白的,他需要确定陛下身体状况如何。
这也是王允所担忧的。
如今大汉天子虽然不如先帝那般掌控着权力,但是作为王朝的象征,他一定不能出事。
被董卓掌权,诸侯林立的王朝即使“名存实亡”,可若是君主真的亡了,那便是在也没有兴复的可能了。
蔡邕立马着手准备去宫中面圣,而在此期间,董卓也发布了几道命令。
先是让入狱的那些大臣回自己家,再是发布待遇极其丰厚的募兵之令,随后再传出她会请陛下下诏调雒阳周围州郡的大部兵力来雒阳防卫。
这些举措都是十分有用之举,蔡邕对此也没有任何微词。
等到他进入宫中之后,被宫女带到天子休养的大殿之中,隔着帘子见到那小巧的身影时,蔡邕也放了心。
“臣蔡邕,贺陛下安康。”蔡邕跪地俯下身对天子行大礼。
天子却没有回话,好像对其并不重视。
蔡邕倒是不在意这个,只要天子还活着他便安心了。
而且现在看,蔡邕也意识到自己过来见到陛下,大概也是董卓的引导。
像他这样的担忧陛下安危的人比比皆是,董卓需要通过蔡邕来告诉雒阳与天下人,大汉天子安康。
而蔡邕就是这个“媒介”,所以他这小小的“中郎”才能这么容易就见到天子。
“既然陛下身体无碍,那我便……”
就在蔡邕准备告退之时,帘子那头的天子却抬起了袖子。
蔡邕惊然发现,其似乎是在……抹眼泪?
“陛下?”
天子却依然没有应声。
“蔡中郎,陛下圣体虚弱,不能多吹寒风,既然已经见到了,那便回去吧。”就在这时,天子身旁的一位太监淡淡说道。
这显然是董卓安插在陛下身边的眼线,他的话也代表董卓的意思。
蔡邕旋即低头告退。
不过等到出了大殿之后,蔡邕脑海中还是陛下抹泪的画面。
难道陛下是在伤心大汉天命受损,自己承天命失败一事?
可这等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