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场初交锋的胜者了。
刘昭青微微蹙眉,将锦缎重新放好后,便开始沾何进托人送给自己的墨宝,开始书写起来。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
就站在刘昭青身前的曹操亲眼看着刘昭青将文字写于锦缎上,读着读着她的双眼就愈发明亮。
不仅是曹操,文武百官,就连朱儁皇甫嵩这等武将,也能从曹操轻喃出的话语中体会到一股恢弘气魄。
这是一首传千世之赋。
仅仅前半段文武百官就有了如此评价,而到后半段一转从曹操“嗟乎!”一声起。
卢植王允蔡邕等人就面色一怔。
“此赋辞当为古往今来,天下第一……”王允怔怔说道。
而张恭原本还有一丝期望刘昭青会出现灵感枯竭之刻,此时随着王允的一声发自内心的评价而面色如死灰。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曹操念完了最后一个字,刘昭青也收回了笔。
而时间才仅仅过去不到一刻。
“大胆!”这时,宋典忽然一声大喝,指着刘昭青:“你居然敢将陛下比作秦皇!暗讽挥霍,言汉室将复秦之覆辙!”
“?”
刘昭青看都没看宋典,而是直接看向了刘宏。
刘宏此时双目早就清亮如太阳,他直接对着身边的赵忠催促道:“快!你快去将那赋辞送到朕身边来!”
赵忠面色微变,随后立马低头,下了台阶,从刘昭青手中接过赋辞,呈给了刘宏。
“好,好啊!好啊!”刘宏手捧锦缎,赞不绝口。
“此当为,千古第一赋!”
皇帝一言,引来群臣跪拜。
“恭贺陛下得千古第一赋!”
皇帝好赋辞胜过诗作,怎么可能会如宋典那般读不出赋中所意。
怔然的张恭与宋典现在还不明白,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已经比不上这赋辞了。
“昭青,这赋辞为何名?”刘宏看了一遍后,对着下方的刘昭青问。
刘昭青低头回道:“赋为阿旁宫。”
“好啊……这等赋辞,朕居然能亲眼所见。”刘宏又看了一遍,对其爱不释手。
“昭青,你有何需要,尽管说于朕,朕能赏便赏!”
趁着高兴,刘宏直接对刘昭青的封赏要加倍了。
刘昭青闻言向后走了一步,来到了张恭宋典身边,然后对着刘宏说道。
“臣已受陛下赏赐,不当再贪厌,然,臣恳请陛下做一件事……”
说完他便看向张恭宋典,平静开口。
“此二人诬告列侯,无视朝纲,望陛下替臣做主。”
刘宏此时视线全在手中锦缎上,没等刘昭青说一半,他就挥了挥手,平淡开口。
“那便拖出去,斩了。”
张恭和宋典顿时面无血色。
第九十三章 为我孟德之好 4k
“陛下!陛下冤枉啊,陛下!!”
听到“斩”的那一刻,宋典吓得直接伏地痛呼。
“陛下可不冤枉,冤枉的是我。”刘昭青这时候适时补上了一刀。
这让宋典又惧又气。
“你这贼子!”
“张恭!你是哑了么,快说一句话!!”宋典发现张恭居然跪在地上就像是死了一样,一动不动,也是低喝起来。
“为何……会如此……”张恭却还在喃喃,根本没听进去宋典的质问。
他横行于帝都的十常侍居然会被一庶民逼到如此绝境。
而且这庶民仅仅在几日前,在其眼中还只是蝼蚁,甚至都没想过需要自己亲自动手。
张恭虽然失了神志,但宋典却没有,他立马看向了刘宏身旁的张让。
虽然张让这时候已经是黑着脸,神情极度阴晦。
此计当然是张恭提出,甚至还与何进沟通过,许诺了何进身边谋士大量好处让其劝何进不要干涉。
张让虽然觉得这计策不太好,但对付刘昭青却也没有太大损失,以其十常侍的能力,就算达不成目的也能全身而退。
然而,现在陛下的口谕已出,也就是说陛下心中对于张恭与宋典已经失去了信任和耐心。
张恭自作聪明让刘昭青以赋换诗,反而给自己掘了坟墓。
张让明白,这等被庶民所扰乱心智之人,已经难堪中常侍之任。
此刻张让与赵忠也早已将张恭宋典剔除了自己身边邦僚之列,有大作为能助张让赵忠的宦官虽少,但平庸之才宦官却多如牛毛。
但,张让却不能坐视张恭宋典就这么真的被刘昭青一首赋辞给诛了。
张恭宋典虽出臭招,可其终究是“十常侍”。
若是张让赵忠这时候不救,那其余十常侍,以及自己在宫中与天下的威望便会大打折扣。
张让与赵忠对了眼色,随后俩人直接朝刘宏跪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