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星辰奇观,见过草原奇景,莫说这商贾之术,就算是天地变化,我亦能略知一二。”
说话间,唐昊已走至厅堂门口,微微停顿。
“齐大人,好自为之。”
一行三人,穿过城门,再次回到大街。
跟在唐昊身后的李治,眉头紧锁,面色凝重。
“姐婿,青州的粮价,真能如你说的这般,降下来吗?”
唐昊淡淡一笑,回头望望城郭,道。
“会的。”
“若是齐丰只是个贪污腐化之人或许我还拿捏不准,但此人精通商贾,这便是他的弱点所在。”
……
太极宫。
两杯清茶置于案几之上,唐王和长孙无忌面对面而坐。
自长孙皇后过世后,唐王便孤苦一人。
长孙无忌作为与唐王最为亲近的一族,也会时不时被召见进宫,说些家常话语,谈谈心。
呷上一口清茶,唐王眼眸之中浮起一抹失落。
“观音婢不在,朕的这两儿子越来越不像话,着实伤神。”
唐王所言的两儿子,长孙无忌自然心中清楚,正是;李恪和李泰。
如今这两人在朝堂之上,影响不小。
当然背地之中一些小动作,长孙无忌也略有耳闻。
碍于长孙无忌夹在臣子和表亲的关系,一时也不好多说什么。
见唐王面露愁容,长孙无忌转移开话题,道。
“陛下,唐昊此行,晋王执意要去,这其中……?”
唐王缓缓放下手中杯盏,长出一口气,拧着眉头道。
“这正是太上皇的意思。”
“这般安排,朕倒是颇为诧异。”
太上皇一向身居大明宫,莫说是安排皇子出行,就是连宫中的一些大事,也不闻不问。
此番这般做倒是让唐王有些意外。
长孙无忌微微点头,给唐王宽心道。
“陛下,太上皇或许只是让晋王殿下多多见见世面,体验民间疾苦。”
“又或许是让晋王殿下出出宫门,换种环境罢了,并未多意。”
唐王缓缓摆手,靠上椅背。
“若是如此,定然最好。”
“朕与父皇之间的隔阂,终究难消,但愿如你所言,并无太多深意。”
说到此处,唐王微微停顿片刻,前倾着身躯,凝视长孙无忌。
“此去青州,治儿与唐昊同行,似乎唐昊并未有任何不满,反而回应爽快。”
“唐昊一向与朕的皇子鲜有来往,此事,你如何看?”
话说一半,其中意味已然明了。
长孙无忌低垂头颅,捻着胡须,沉吟片刻。
“唐昊功勋赫赫,此番与晋王相交甚密,或许正是想尽一份老师的职责吧。”
“再者,唐昊为人磊落,处事果决,晋王跟随着他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储君之争,魏王李泰,吴王李恪虽是表面上不动声色,但背地之中的那些小动作,早已被唐王知晓。
如今又崛起一个与唐昊交好的李治,反倒是让唐王心头生出一份期待。
“勤勉修习,砥砺琢磨,倒算是可塑之才。”
“看来朕,要好好关注关注治儿了。”
长安,皇城。
高士廉携青州飞鸽传书来到太极殿。
“青州大旱,蝗灾在即,万亩良田尽数被飞蝗侵占,幼虫繁殖成倍增加。”
“青州子民,大街小巷,饥民遍地,抢粮之风盛行。”
“臣当尽力处治,陛下安心。”
短短几行字被荣公公缓缓念出。
早朝朝堂一片肃静,鸦雀无声。
任谁也想不到此时的青州灾情已如此严峻,蝗灾更是雪上加霜。
青州民心不稳,蝗灾极有可能蔓延其他州县,这才是当今要务之急。
话音刚落,唐王大掌重重拍打在座椅扶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