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的粮食,尽数……尽数报废。”
话音刚落,朝堂众臣,面色骤变。
不论是平民还是士卒,粮食,乃是生存之根。
看管不善,致使囤粮报废,这可是要砍头的大罪!
果然朝堂上,唐王‘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指着殿上跪俯的人影,厉声道。
“堂堂一员大将,连个粮仓都守不住!”
“朕,要你何用!”
龙颜大怒,近乎嘶吼的声音在整个大殿上回荡。
一时间,整个朝堂哑口无言,不少大臣,微微垂头,望着手中朝板,屏息凝神的等着唐王的发落。
一方面是唐王忠心耿耿的大将,一边是数以万计的灾民,如何取舍,全凭唐王一句话了。
地上的身影,身形颤抖,头也垂的更低了,疾呼道。
“臣,罪该万死!末将无能!”
“臣,对不起陛下嘱托!”
眼见唐王盛怒,长孙无忌瞥了眼地上的人影,咬咬牙站了出来。
现如今,已然没有长孙无忌在身后提醒,只怕这盛怒之下,非杀即剐。
作为经历过玄武门事变的老人,更知道从那场劫难出来的人,有多难熬。
缓缓上前一步,长孙无忌拱手道。
“陛下息怒。”
“杜大将军此生为咱大唐戍守边疆,更是唐初时不世功臣,看着这赫赫战功上,臣恳求陛下从轻发落。”
说话间,长孙无忌缓缓抬起眼帘,看着殿上的唐王。
目光所及之处,唐王已然不为所动,那阴云密布的脸上,瞧不见任何要减轻罪行的动向。
长孙无忌顿了顿,继续说道。
“眼下,曲辕犁已然在大唐广泛普及,耕地扩展,粮食增收。”
“杜将军也是因一时疏忽,才犯下此过错。”
“陛下不如念及杜将军军功,将功补过,饶过他这一次。”
听罢长孙无忌所言,唐王颜色稍稍好转。
此人虽是自己的亲信,但毕竟看管粮仓不力,这可是重罪。
若是轻罚,难免落得众人不服。
但此番长孙无忌给了自己这个台阶,后面的事,便很好解决了。
唐王瞅了眼长孙无忌,微微点头,道。
“赵国公所言,不无道理。”
说罢,唐王将目光转移到杜君绰身上,指了指。
“杜爱卿,失粮之罪,罪不可恕。”
“朕念赵国公为你说情的份上,就让你这颗人头暂寄项上。”
“此后,你要组织士卒生产,尽快将这粮食补齐!”
“起来吧!”
听完唐王所言,跪在地上的杜君绰连连磕头。
“谢陛下隆恩。”
说罢,又朝着长孙无忌拱手道。
“谢过长孙大人。”
唐王大手一挥,道。
“户部尚书何在?”
听闻询问,一个老者匆匆走出人群,站在殿上拱手,道。
“臣在。”
“即可调足岭南州郡一年粮草。”
威严的声音,不容置喙。
老者听罢,面露难色,迟疑道。
“这……”
意料之外。
那老者没有高声接过口谕,反而有些难堪一般。
唐王目光炯炯,微微蹙眉,缓缓站起,道。
“可有难处?”
闻言,老者缓缓躬身,摇头道。
“陛下日理万机,忙于国事,老臣也不便开口。”
“眼下皇仓储备,就算调集到岭南,也只不过能维持两月有余的时日。”
听罢此话,唐王心中猛然一惊,倏然间站了起来,眉头一横。
自前朝来,初唐时粮仓丰盈,何时出现过此时这般平仓境况。
“你这个户部尚书怎么看管的!”
“皇仓囤粮为何这般少?”
听闻此话,老者慌忙跪倒在地,道。
“陛下明鉴,老臣皆是依照唐律,进仓入仓皆有记载。”
“只是眼下这齐鲁一地,不知何故迟迟未缴纳税粮。”
唐王骤然大怒,一拂一拂,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