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殿看看陛下如何说道吧。”
这位老将发话,其他人也不好再议论下去,跟随着高士廉向着大殿走去。
待入了殿,众位才发觉,这朝堂上,没有一个文臣骨干在场。
高坐龙椅的唐王,环视一眼几个大臣,说道。
“今日再次召见你们前来,还是为了商讨商讨这剿灭东突厥一事。”
说罢,唐王停顿片刻,继续说道。
“方才不久,有人谏言,他可在两月之内尽数灭掉东突厥!”
“不过倒是有几个小要求。”
只听闻这前半句,众臣都有些惊了。
一张张脸庞上,露出一抹不可置信的神色来。
两个月?
这怎么可能!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这个念头浮现在众臣脑海之中!
下一秒。
整个朝堂上,立马掀起一股轩然大波来。
尉迟敬德走出人群,涨红着脸,扯着喉咙,大喊。
“不可能!”
“这人简直是在说疯话!”
说着,尉迟敬德回头扫视一眼群臣,拱手道。
“陛下,万万不可轻信此人!”
话音刚落,程知节也站了出来,道。
“陛下!老臣斗胆问上一句,这是何方高人,敢在陛下面前夸下海口?”
而在一侧的高士廉,却眉头紧锁,捻着胡须,眯着眼睛,似是心中有所猜测。
嘈杂中,一个镇定冷静的声音,从人群之后,缓缓传了出来。
“陛下,此人,可是定北侯?”
此话一出,殿上众臣的目光齐刷刷的望向发声处。
李靖背着双手,静静的站在那里,深邃的目光中有一抹笃定的光芒闪动。
方才还在吵吵嚷嚷的尉迟敬德和程知节,瞬间便闭口不言。
要是说别人,他们纵然不信。
但是说到这个屡立奇功,数次以少胜多的唐昊,他们却不敢怀疑。
这个青年除了在战场上老辣稳重,在军事上的眼光更是超人一等,屡出奇招。
更何况这个从来到长安城以来,便大放异彩的年轻人。
并不是那种喜好夸下海口,随口而说的人。
此番,既然是唐昊所提出的这个时日,必然有他的独到之处。
更或许,唐昊所用的计策,还真如那奇袭阴山一般,奏效了呢?
静坐龙椅上的唐王,看着殿上几个吃瘪的武将,脸上掠过一抹笑意。
唐昊乃是唐王一手提拔起来,这些老将的这番表现,也愈发的证明了唐王有慧眼识珠之能。
想到这里,那抹笑容之中,也不觉添上几分得意之色。
此时此刻,整个太极殿一片寂静。
片刻沉默后,高士廉缓缓出列,道。
“陛下,敢问这定北侯所提出的,是何条件?”
唐王缓缓收起笑容,脸面上一片肃然,道
“其一,一个月之内,大军开拔!”
“其二,大唐抽调出五万骑兵。”
“这第三嘛,乃是朕先前的承诺,这支骑兵由他亲自率领。”
听罢这三个条件,所有人在短暂的震惊后,都沉默下来,静静思索起来。
这三个条件,可谓简单至极。
但细想之下,却是有些端倪。
这首要条件,便是在一个月内出征。
如此仓促的北征,难道唐昊已然有些什么打算?
河间郡王李孝恭缓缓走了出来,拧着眉头,望着殿上的唐王,道。
“按理来讲,年关虽过,可是这北方依旧异常寒冷。”
“春暖花开之际再出征也完全不成问题,为何定北侯要如此匆忙?”
“陛下可曾问过唐昊其中的缘由?”
坐在殿上的唐王,略一沉吟,分析道。
“这小子将此事放于首位,定是有他的缘由。”
“依朕来看,兵贵神速,或许是想打东突厥一个措手不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