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
“就这么简单的几个要求?”
荣公公重重的点了点头。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唐王细心思索起来。
按照唐王对唐昊的了解。
成熟,稳重乃是唐昊身上的品行,而且唐昊也并不是一个贪功冒进之人。
就说这五万骑兵,这基本上算是大唐囤驻关中和皇城的可用之兵了。
看来唐昊对于大唐军队的把控,还是比较精准的。
但是这五万骑兵投在草原之上,算是大唐倾尽皇城骑兵之力,最后一场赌注了!
五万对阵至少八万的兵力,这场仗,真的能赢吗?
或许对于唐昊而言,只是输掉一场战争。
但是对于唐王而言,这乃是皇城之中,最后一张底牌。
皇城之中无骑兵存在,唐王不敢想象这后果。
要知道,骑兵的培养,可不是三五日便可成型的。
这可是在马背上日积月累,练就出来的。
作为一国之君,考虑的不仅仅是这些兵力,资源的衔接,更是要顾及到整个皇城,乃至大唐的安危。
良久。
唐王背着手站在殿中,指节有节奏的敲打着手背,道。
“唐昊,可还有什么要求?”
荣公公微微躬身,站在旁边回应道。
“回禀陛下,除了这些,唐昊并无所求。”
闻言,唐王微微垂首,思考片刻,道。
“去,将申国公一干武将请来,朕要和他们商议商议。”
宫门外。
来自几个方向的马车一前一后,都到了这宫殿外。
申国公颤巍巍的下了马车,就听闻方才到了宫门的尉迟敬德大呼小叫。
“嗨!老程,你说这陛下找咱们是为何事啊?”
“我这刚回府中,手脚都还未烤暖和,荣公公就传召我了。”
站在对面的程知节,嘴角一撇,道。
“还能是什么事!”
“东突厥之患呗!”
说话间,两位老臣瞥见高士廉已然缓缓走了过来,互相拱手道。
“申国公,您也来了!”
就这打招呼的功夫,李绩,李靖相继下了马车,走了过来。
相互揖礼后,几人向着太极殿而去。
尉迟敬德气呼呼的喝道。
“那帮老臣,死活不让发兵!今日早朝争执一个时辰也未定下结果。”
“两个月的时间,拿下东突厥怎么可能?”
“那帮蛮子会伸着脖子,跪在草原上等咱们去砍咯?”
说到这里,尉迟敬德眼珠一转,愣住片刻。
忽然之间,面露喜色,道。
“莫不是咱陛下已经说服那些文臣了?”
听闻这番话,众臣唏了一声,齐刷刷的看向申国公。
而唯独只有李靖,一路默默跟随在众人身后,并不言语。
在这一干臣子中,就属申国公德高望重,对于朝中重臣的了解也最为深刻。
众人都在等着申国公一个解答。
申国公轻捋胡须,缓缓说道。
“哎!那梁国公,莱国公一干人等,一心全扑在大唐建设之上。”
“对于战事,本就不提倡。”
“要说服那几个老古董,还不如想想如何在两月之中,如何结束这场战事呢。”
话音刚落,程知节一摊手,环视一眼众人,道。
“看见没,这问题本身就很无解!”
“东突厥那情形怎么可能两月能抵定?”
“抵定不了,这干老顽固又能说是咱们做不到,他们才反对战事的。”
李绩也阴沉着脸,重重叹息一声,道。
“这明摆了就是那帮冥顽不化的文臣,故意刁难咱们的!”
“甭说两月,半年!半年彻底能剿灭,咱们都要谢天谢地!”
见周围你一言我一语,高士廉缓缓挥手道。
“行了,都别争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