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公主美目一转,询问道。
“唐昊,那依你来看,这大唐与吐蕃之战,何时会结束?”
好奇的清脆声音中,夹杂着一抹疑惑,传入唐昊耳中。
听罢,唐昊缓缓站了起来,缓缓踱上几步,朗声道。
“这番战事,不会结束,吐蕃不会灭国。”
言辞坚定,不容置喙。
“啊?”
炭火前的长乐公主一声惊呼。
那玉面上带着一抹不可思议的神情,盯着殿中负手而立的身影。
唐昊微微垂头,朗声道。
“吐蕃,并未像咱们想象的那般不堪。”
“大唐,虽国富兵强,装备精良,但毕竟幅员辽阔,疆域极广。”
“此时的大唐,所面临的乃是四面环敌,以一国对阵周围诸国。”
“反观吐蕃,却是独独挺立在高原之上的一国。”
“就好比一郡之力对阵一国之力,大唐想一举歼灭,谈何容易?”
唐昊所举的例子,浅显易懂。
所罗列出的凭证也极为简单,让长乐公主能轻轻松松便明白其中的原因。
长乐公主听罢,紧皱着秀眉,说道。
“听你这般说来,大唐与吐蕃之战定会胶着,也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
“父皇,心高气傲,此番出征,不能有所成就,怎么可能就此收手。”
“难道就没有别的解决法子了?”
闻言,唐昊缓缓停下脚步,道。
“法子,自然还是有的。”
“李将军身为大唐军神,又怎能分析不出这个道理来。”
说罢,唐昊望着那张依旧担忧万分的脸庞,淡淡一笑,道。
“公主殿下也不必担心,眼下陛下的心思仍在北方。”
“此番征战也只不过提升士气,鼓舞人心之举。”
就在此时,宫门外忽然一声略显稚嫩的声音传来。
“姊姊!”
一声招呼之后,一个身影闯了进来。
唐昊微微一愣,眼帘中一个十来岁的男子提着一个食盒匆匆跑了进来。
身后两个年轻的宫女紧紧的跟随在后,轻声呼道。
“殿下,小心脚下。”
盯上几眼那张脸庞,唐昊又忆起方才这男孩对长乐公主的称呼,不由得心头微微一震。
唐王一生,十四个子嗣。
而这些子嗣之间,同母亲的自然会显得格外亲切。
这男孩正是李治!
继李世民之后,大唐的新唐王。
看着那男孩将食盒轻轻的放在桌上,唐昊心中微微动容,缓缓拱手道。
“唐昊见过晋王。”
听见晋王二字,李治转过头来,看着躬身揖礼的唐昊道。
“你认识我?”
说罢,转而脸上露出兴奋之色,道。
“你是唐昊?”
说话间,李治凑前一步,盯着唐昊上下打量起来。
长乐公主见自己这个调皮的弟弟,道。
“治儿,不得对唐将军无礼。”
听罢长乐公主的言语,李治应了一声,乖巧的坐回软榻上烤起火来。
唐昊瞅着这个仍旧较为顽皮的李治,心中一阵哑然。
如今的李治方才十四五岁,有些孩童本身的气息也实属正常。
长乐公主讪讪一笑,望着唐昊,抱以歉意,道。
“治儿,年岁尚幼,有些地方礼数不周,还请你不要介意。”
听到这番话,唐昊微微一笑,道。
“这般年龄的孩童,整日无忧无虑也实属正常,公主殿下多意了。”
听到孩童两字,李治轻哼一声,一张脸庞上满是不服气,道。
“谁说我无忧无虑了?”
说罢,站了起来,围着唐昊走了一圈,道。
“此番父皇在外与那吐蕃国打仗,我怎能无忧无虑。”
说罢,带着一抹好奇,望着唐昊,道。
“我在学堂也早听闻你的名号,那我考考你,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