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别名戴春风,字雨农。早年行侠仗义,闯荡江湖,快30岁时,听说“革命朝气在黄埔”,就自改其名为戴笠,考入黄埔军校第6期。
当时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介石只比戴笠大十岁。
由于成绩突出,戴笠被蒋称为“文可安邦,武能定国”。
毕业后任蒋介石的秘书、保镖兼副官,从此开始了追随蒋介石的一生。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令人发指的“四?一二”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就此破裂。
为了站稳脚跟,蒋介石急需情报工作者搜集大量情报。
1932年3月,蒋介石愈发感受到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决定加强特务统治力量。
为此,蒋介石先后组织成立了力行社和复兴社,初出茅庐的戴笠被破格委任为复兴社的特务处处长。
这支戴笠手下的特务组织,就是军统的前身。
戴笠凭借特务头子的身份,广泛发展特务网络,吸纳扩充人员。
从此专门负责情报方面和各种地下工作的处理,为蒋介石搜集了大量的情报和信息,并为蒋除去了很多强大的政敌,是蒋介石手中一把锋利的“佩剑”。
期间,戴笠率领特务们完成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刺杀北洋军阀汉奸张敬尧,刺杀抗日同盟军军长吉鸿昌。
后来连自己义结金兰的拜把子兄弟也不放过,亲手计划,刺杀当时人称“暗杀大王”的王亚樵。
这一系列工作,让蒋介石对戴笠及其手下组织更加信任。
戴笠为人不计个人得失,淡泊物欲、名利。
吃穿朴素,绝少招摇。性格坚忍,工作废寝忘食。
而且戴笠还是个出名的孝子。
平时离开家乡半月,必有书信告慰老母。
对戴笠的这些为人处事张治中还是比较认可的。
现在有着军统之王之称的戴笠此时坐在会议室里,众人里面,除了一身正气的张治中这名铁血军人外,其余众人都有些心里发怵。
这时重庆防空司令部副司令胡伯翰补充说道;
“重庆市区的防空洞状况是:公家所设,有防空壕512个,可容纳
民众63765人,私家所设,有防空壕504个,可容难民67250人。
且公私两方面,现均继续建筑,其容量亦日有增加。
此外,宪军警及防护工作人员之掩蔽,另有地上防空壕33个,岗警防空洞154个。
至于现正开挖之防空大隧道,长约4公里,出口20处,完成后可容七八万人。
本市人口,除先行疏散外,必不能走之市民,一经防空,本部必使其皆有防避之所而后已。”
听到这里,说明重庆的防空设施还是比较完善的后,张治中点了点头。
这个胡伯翰比刘峙强多了,能干具体实事,是把好手。
戴笠接着说道;
“我军统在日军最重要的空军基地武汉王家墩机场潜伏有特工人员,在机场外围高处租有房屋观察哨。”
“哦,很不错!”
张治中难得的点头道;
“继续说。”
“据机场内部的特工观察发现,此次日军飞机装备的不是普通的炸弹,而是特制的二十五号爆炸弹和六号燃烧弹,我们需要特别加以警惕。”
戴笠说道。
“九八式二十五号爆炸弹重250公斤,内装96.6公斤炸药.
爆炸时,约有一万块弹片呈15~25度扇面向四周迸发,可把45米内的人杀死,把200米内的人杀伤。
六号燃烧弹是内填有铝热剂和镁铝合金或轻质汽油和石蜡混合制成的固体燃烧剂.
能持续燃烧15分钟,释放出2000~3000摄氏度高温,能烧穿20厘米厚的水泥屋顶,扬起5米高的火焰。
如果这种炸弹投向人口密集、以竹木建筑为主的重庆市区,这种燃烧弹的威力将会异常巨大,伤害和损失将难以估计。”
身为空军专家的周至柔马上补充说道。
听到这里张治中眉头紧锁,暗自担忧。
“这次从汉口王家墩机场起飞的一共有隶属于日本海军的13,14航空队一共36架九六式中型攻击机。
机长:16.45米,翼展:25米,机高:3.68米,乘员:7人,装备:3挺7.7毫米口径机枪+机背一挺20毫米口径机炮,载弹量800公斤炸弹或鱼雷。
最快速度:375公里/小时,航程:4,400公里。”
说到这里众人都看了看腕上的手表,时间是上午十点半。
“武汉距离重庆直线距离不过800公里左右,日机上午九点整起飞的,按照飞机的航速,此时距离重庆不到一个小时了。”
戴笠凝重的说道。
“马上发出防空警报,实施交通管制、避难管制、灯火管制。
通知通讯队,防护大队,担架营,工程大队,机踏车排,做好准备,抢险救火。
通知市郊的六个守备师及市区独立的团,营级单位做好防空准备。
通知各高炮阵地,提前观测天气,气象,风向及一切动向,随时准备迎击敌机。
通知上城、中城、下城、新市区、江北、南岸等6个区防护总队预防待命。
通知城区5家重伤医院,郊外9家重伤医院,做好救治伤员的准备。”
随着张治中的命令的下达,重庆防空司令部开始了紧急的运作。
一个个通知和电话不停的发出,防空司令部一片紧张忙碌的气氛。
这时戴笠对张治中说道;
“是否可以动员全市紧急疏散?”
张治中无力的摇摇头说道;
“重庆地形三面临水,陆地出城只通远门以外一线交通孔道,临时出城紧急避难势必十分困难。
这时再紧急疏散,会造成更大的恐慌和混乱,还是就近防空洞吧。”
而此时从沿途的观察哨不停的有电话电报传来;
“日军飞机即将抵达。”
这时防空司令部的一名参谋过来向张治中报告说;
“刘总司令带着两名卫士驾车朝重庆市区开去,据说是去处理紧急军情。”
“这时候他刘峙身为防空司令不在指挥部坐镇他跑市区去干嘛?”
张治中一听就气急败坏的叫道。
“狗屁,估计是给他新找的小三通风报信去了,最近我们刘总新近迷上了一个上海来的女学生,色字头上一把刀啊,这件事我一定要向委座反应。”
戴笠忿忿不平的骂道。
“胡伯翰,由你接替指挥。”
张治中命令道。
胡伯翰马上慌忙火急的开始工作。
由于故障原因和停电等因素,重庆部分地区时有停电断电现象.
致使部分地区推迟或晚点收到空袭警报,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后最佳防空警报器——警报球(灯)出现了。
而此时山城重庆,则是另外一幅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