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慧大喜,“那小叔,你什么时候去给我买,你再算算三亩多地用多少树苗,不管你买来多少树苗,给你加钱不让你白跑 。”
石小叔斜眼看她,一脸不相信的说 :“你能当家吗?还有你要树苗子是要一年生的还是两年生的。”
佳慧斜着着眼睛说:“不能当家,我跟你在这讨论这么热情干嘛吗?”又虚心请教问:“有什么区别吗?什么价格,需要现在给钱吗?”
石小叔一副连这都不知道样子说:“一年的树苗子,手指头粗一米多高,两年的树苗子两米多高,两个手指头粗,价格不知道现在不要给我钱,我下月回家一趟给你问,然后咱们再商量。”
佳慧不好意思的说:“小叔,你知道怎么栽出树苗的吗?”
石小叔:“知道,捡直溜没有分叉的树枝,砍成一榨长一棵,栽在地上,间距二十公分,再长出来两年,就是树苗子。”
石佳慧竖起大拇指,给小叔表示赞赏:“行,咱们就说定了,你到时候再给我多找一点直溜的树枝,需不需要给你的定金,免得你心里不踏实。”
石小叔摆摆手臭屁的说:“你有几毛钱,三叔给你买树苗的订钱还是够的,不过谈好了,得明年开春才能挖树苗呢,到时候你舅舅给钱结账。”
佳慧感兴趣的说 :“不用舅舅付,挖树苗的时候,我跟你一块去。”
这边爷俩说话,那边石建军已经做成了两单生意。佳慧怕他爸问他们两人在嘀咕啥,把石建军拽往高小舅那去了。
离高小舅的摊位还老远呢,佳慧叫道:“小舅舅,你生意还好吗?我们来看你了。”
高小舅抬起头,看见他们惊喜的说:“姐夫,佳慧,你们什么时候来的。”
石建军问:“怎么样?最近几天还好吗?生意好不好。”
高小舅说:“姐夫,我们挺好的小三跟他小姑都挺好,你呢?去我家看了吗?我爹还好吗?姐姐怎么没来啊。”
石建军说:“孩子上学呢,你姐在家带孩子。这马上就秋收了,你姐在家看着地,我想过几天上外地上货。如果要赶不回来的话,你姐好在家找人收收拾地。”接着把高大舅说的家里情况告诉他。
高小舅听了家里的状况说:“嗨,我二嫂就让人哭笑不得,姐夫,我在这边也做了衣服的生意,感觉生意挺好的,再赚赚就能在府城这边。买一间屋子了。”
石建军说:“买什么屋子呀,给你们三四包衣服了。你们手里也得赚个几百块钱了吧?再转过去半年,几个月的?在这偏僻的地方买个小院子都够了。没看着城里就那么大的地方。早晚的发展,到时候都得扩进去了。”
高小舅恍然大悟的说:“姐夫还是你有见识,行,那我好好干,争取过年的时候在这儿府城买套院子。”
石建军说:“把你想买院子想法,跟小三说说,小三那个人手里有钱他就发飘,你叫他手里攒点钱,别回老家盖。在府城买个院,到候我找个人托托关系把你们户口都迁过来,你们就成府城人了,到时候找媳妇也好找。”
高小舅羞涩的笑了:“姐夫,我没事的时候就诱着点小三,叫他尽量在府城买院子,佳慧她小姑又能吃苦,又能攒钱?生意上还特别通透,比我们俩都强。”
石建军狐疑的想,什么意思啊,怎么又突然夸到小妹身上去了。这小子,别是打小妹主意吧。
石建军岔开话题:“我又给你们带点货过来,在房子里,这段时间你们好好干,到时候我叫李伟查查在府城一人买套小院。”
快下班的时候,佳慧和他爸告别高小舅去找李伟。
去找李伟叔叔的路上,路过一家邮局,佳慧脑中的小灯泡叮了一声亮了,八零年的猴子多多益善啊!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掉了。
佳慧搂着爸爸的脖子,撒娇的蹭了蹭:“爸爸,我想买几套邮票。”
石建军想一张邮票几分钱,闺女要就给买呗,上次说买邮票,也没给买,后来捡了一些老旧的费邮票,直接转身带着闺女进了邮局。
佳慧在爸爸的身上没有下去,因为她发现邮局的柜台好高呀:“阿姨,我要集邮你们这有什么稀少的邮票吗?拿给我看看。”
邮局工作人员:“小朋友真懂礼貌,你还知道集邮呢,阿姨把邮票拿你看看哈。”
说着把柜台下面呢老旧邮票和今年新出的有效邮票都拿了出来。
佳慧一看老旧邮票都不认识今年新出的也就是猴票,手里拿了几套猴票说:“阿姨这个还有吗?再给我拿几套。”
工作人员又给她拿出来几套:“还有纪念邮票,你要吗?”
佳慧:“阿姨,我可以看看什么是纪念邮票吗””
工作人员又回后面仓库,给他拿来了几套纪念邮票
佳慧一看,这不是七十年代早期的吗?竟然还有一张74年的纪念票:“阿姨,这几张都要了,谢谢你。”
工作人员问:“小丫头剩下这些你还要吗?”
佳慧把钱给工作人员:“谢谢阿姨不要了。”
石建军笑着看她跟人打交道,感觉很骄傲,我闺女才几岁呀,就这么会说话。
到了李伟上班了地方,门卫大爷已经认识他们了,看到他们来了,打声招呼让到门卫室里坐着,就想进去给叫人。
石建军:“不用大爷,不用通知了,马上就下班了,我们在这儿等一会子。”
门门大爷逗佳慧:“小丫头今年几岁啦,叫什么名字,知不知道。”
佳慧奶声奶气的说:“爷爷我三岁了,叫石佳慧,爷爷,你在这上班多少年了。”
门卫大爷大笑对石建军说:“你这闺女可不得了,以后是个出息的,你就等你闺女给你买酒喝吧。”
石建军笑看佳慧:“成天跟个小大人一样,净学大人说话,有时候能把人逗死。”
爷俩和门卫大爷说了一会话,下班了,李伟走了出来。
李伟一看见石建军快走几步说:“大哥,终于舍得过来了,咋能在家里待的住,走走走,我们换个地方聊,我好多事情跟你说。”
石建军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他拽走了。
佳慧跟门卫大爷道了声再见,扭着小身子追上去喊:“李叔叔,还有我呢,你不要走那么快,爸爸等等我。”
石建军失笑:“慢点,慢点,我闺女还在后面,大爷下回见。”
转身把闺女抱起来,跟在李伟后面,看把他们爷俩往哪带。等他们都坐下来的时候,是在一个私人四合院饭店里,墙壁雪白屋内青砖铺地桌椅干净,可见是刚开的饭店。
李伟倒了一杯水,推到石建军面前说:“哥,这趟你怎么在家那么长时间,我那两个兄弟货早都没有了,让我去找你,我也没有你电话,上哪找你去。”
石建军接过水杯,喝了一口:“这次带过来不少,你看他需要什么,晚上去选选。”
李伟瞪大眼:“你又南下了,这次怎么没要我给开介绍信。”
石建军惊了一下,转着眼珠子,面不改色的说 :“没去,羊城那边服装厂老板给发过来。”
李伟竖起大拇指:”你越混越好,现在有人主动给你发货,我这边还想要点机械表。”
这时进来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后还跟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姑娘,大笑着说:“大侄子,你来不点菜,在屋忙什么呢。”
李伟站起来说:“张叔,还有朋友没到呢,大师傅拿手的菜给我上几个就行,特别相信你们这大师傅的手艺。”
打完招呼,又给双方做个介绍说:“我小叔老战友的女婿石建军,石哥,我爸的老同学,这家饭店的老板张全有,张叔。”
对后面的女人没有介绍。
石建军站起来伸出手:“张叔好,第一次见面,请多关照。”
李伟即然不介绍,他就不需要打招呼。
张叔笑着握着手说:“你好你好,不好意思,不知道屋里有人,我跟我大侄子闹惯了,今晚这顿我请,还有谁没来,先上两个凉菜,你们先喝着。”
李伟在那边问:“小佳慧,你想吃什么,跟叔叔说,先给你要一瓶汽水好吗?”
佳慧小声问:“后面那个阿姨是谁。”
李伟小声的说:“外面的坏女人,咱们不理她。”
听见张全友问,抽空回答说:“就我小叔的朋友,花鸟市场的于师傅,你也认识,我给他打过电话了。”
张全友说:“噢,于老也来,我在于老手里看中一个罐子,这等了快两个月了,还没等来人回信呢,一会他来我得问问。”
石建军和李伟面面相觑:“张叔什么样的罐子,多大的罐子。”
李伟也同时问:“张叔什么样的罐子,长什么样的。”
两人对视一眼,几乎异口同声的问了出来。
张全友孤疑看着他们:“你们反应这么大,怎么你们知道这个罐子,就是一个康熙五彩花鸟纹盖罐。”
石建军抱着闺女:“我不知道你说那个罐子什么样,我买宅子的时候,请于师傅去看了,他看中一个罐子,说拿回去清理,当时太脏了,看不出来是什么。”
李伟笑着摆手说:“这个罐子我看了,因为上次于师傅就让我带你去一趟,你说我正在上班,下次再去,一直拖到现在,那个罐子就是,康熙五彩花鸟纹盖罐。”
佳慧正在研究汽水呢,别说这个汽水挺好喝的,还没见过,就被他爸抱起来,听到他们说,上次那个盐罐子是康熙朝也没多在意,因为她不知道值不值钱。对佳慧来说,古董就看值不值钱。
几个人正说的热闹呢,于师傅推门进来了,一看屋里几个人就说:“嗨,这不巧了吗?几人都到了,你们谈吧,”
说的指了指石建军:“花鸟罐就是这小子的,你想要跟他谈价格。”又指了指张全有:“就是他要买你的花鸟罐子。”
张全有一拍手:“谈什么生意,咱也得先吃饭,这顿我请。”
转身出门招呼个服务员过来:“叫王师傅捡他拿手的上几个,再把他珍藏好酒给上来。”
不一会儿,几个菜就上齐了,大人喝酒,佳慧在吃菜,菜味道都挺好的,跟家里炒的菜各有风味,尤其是给她上了一道炒拔丝,各外和她胃。
几个人推杯换盏,那个女人也识趣,没人理自己在那儿吃饭。
吃到七八成饱的时候,张全友说:“建军,我看上你那个罐子了,你开个价。”
石建军放下筷子:“张叔,我不懂这些,于师傅给定吧,定多少是多少。”
于师傅叨了一粒花生米放到嘴里,摇头晃脑的说:“ 康熙五彩花鸟纹盖罐,直径29cm,直口,手肩,圆腹,平底,附半圆形盖,造型丰腴圆润……呈现出“喜上枝头春意闹”的景象,要是一对儿能值个二三万块钱,这是一只,放到喜欢的人手里呢,值个万八干块钱儿,放在不喜欢的手里,也就是五六千。(摘抄百度)
张全有一抹脸:“也别万八千了,我给一万,不瞒你们说,我是不懂这些,买来就是送人的。”
石建军脸喝的通红,醉醺醺的说:“张叔,咱也别一万,你给我五千块钱,我那两套宅子就是五干块钱买的,这是捡来一个盐罐子,白送两套宅子,这就够本了。”
李伟也喝不少,晕乎乎的说:“啥叫够本,你在府城买了几套院子,都够本了好吧。”
张全友好奇地问:“噢,怎么说,一听我大侄子说话,我就知道这里面有事儿,说说……说给老叔听听。”
李伟看向石建军意思能说吗?
石建军点连头,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咱又没偷没抢,就是买套宅子,捡个漏罢了。
李伟兴奋说了,完了之后还说:“张叔你说我哥这运气。”
于师傅在边上说:“这小子是有点偏财运,吃完饭,你小子跟我回花鸟市场逛逛去。”
那边大姑娘,已经把包拿来给张全友。
张全友接过包说:“我也去沾沾喜气儿,建军咱们这关系套关系也没别人,咱就八千块钱,于老你看怎么样。”
于师傅点点头:“正价,你不占便宜,那小子也不吃亏。”
石建军揉揉脸说:“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这次就厚着脸皮收下了。”
吃完饭说会话,几个人朝花鸟市场走去,到了花鸟市场,先去于师傅的铺子里喝茶,铺子是于师傅自家的。
佳慧在于师傅铺子里转了转,都是一些瓷器和陶器,制作很精美,就不知道真假了。
喝了茶,把花鸟罐给了张全友,于师傅带他们逛花鸟市场,街道两旁,全都是摆散摊的,钱币,玉石,青铜器的旧书,旧报纸,什么都有。
石建军跟他们后面两眼一摸黑,也不知道真假,也不认识是什么东西。
佳慧跟爸爸小声说:“爸爸,我想要一块翡翠,白玉也行。”
石建军说:“闺女,爸都不知道什么叫翡翠,白玉是什么是山芋吗?”
佳慧笑了:“爸,你不是逗我的吧,你那么爱看书,玉石你不知道吗?”
石建军干笑了两声:“哈哈…闺女你别忙爸给你问,于师傅我闺女想要翡翠和玉饰,哪能买到,你给长长眼。”
于师傅看了他一眼:“小丫头知道爱美了,行,跟我走。”
于师傅带他们到一家大点的店铺,对老板说:“老刘,把你收藏翡翠和白玉拿出来,这可是自己人。”
刘老板就就点了点于师傅:“就不能给你知道,我有什么。早晚你得给我捣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