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宗涛率领众人来到了大宋大学,这是宗涛亲自督办建立的第一所大学,里面聚集各行各业的人才,有搞农业研究的(种植农作物),有搞武器研究的,有搞商贸的,有搞兵法讲授的,这里没有士农工商的界限,也没有门第之分,更没有贵贱之分。
在校门口的巨大石碑上写着一行宗涛的话:“华夏儿女生来平等,人无贵贱之分,凡有一技之长者,在这里均可以受到重用”。右边是校训:求实创新、振兴华夏,学以致用,保家卫国。
校门口有一队士兵手握兵器,笔直的挺立者,目视的远方,当他们发现宗涛的到来,队长立刻率领士兵迎了上来,跪倒:“属下参见汉王”。
宗涛满意的点了点头,示意队长起来,然后关切的问道:“这里一切还好吗?”
“汉王尽管放心,有小的在,定能保护好这座大学,使里面的学员能安心学习和研究”。
学员、研究这些都是宗涛发明创造的词汇,由于经常说起,虽然众人不知道什么意思,但也顺口了。
宗涛满意道:“前面带路,我要巡视一下”。
队长受宠若惊,笔直的转过身来,缓慢的向校内走去,他们首先来到了兵器生产区域,里面到处充斥着打铁的声音,作坊里温度很高,众位师傅挥汗如雨,一边打造武器,一边研究其中的工艺,如生铁的比、打铁温度、何时淬灭等等。
架子上摆满了兵器,有刀、剑、矛、枪、釜、流星锤、鞭以及弓和弩等等。
宗涛走了进去,众人不约而同的停下手里的工作,纷纷跪在地上道:“拜见汉王殿下”。
“请起”宗涛亲切道,有哪位师傅给本王介绍一下这个兵工厂生产武器情况。
一位满手老茧的铁匠站了出来道:“小人黄杰负责整个兵工厂,愿意为汉王介绍兵器”。
“汉王你所看到是我们打造的兵器,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摸索出一套成熟的工艺,打造的兵器锋利无比”。
宗涛随手拿起一把刀,对准面前的一个圆木砍了过去,圆木顿时分成2半,然后对着铁块看去,火星四起,铁块分离,宗涛惊叹道:“果然削铁如泥”。
宗涛走到弓旁问道:“这个弓可射多远?”
“足足500步”。
“真的吗?”宗涛吃惊道,寻常弓能射出300步已属上乘,宗涛看着眼前的弩接着问道:“这个能射出多少步?”
“1000步”
“把他们拿出来试试”
在校场上,宗涛让一名士兵标定500步和1000步的距离,然后拿起弓,轻轻的将弓拉满,一支锋利的羽箭飞奔而出,准备的射中200步的靶点,周围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接着宗涛拿起弩用力的拉开,羽箭如风驰电掣般射中500步外的靶点,而且将靶点射倒在地。
周围人高呼道:“汉王神力,天下无敌”掌声四起。
“黄杰这弩中间有固定箭镞的地方可是瞄准器吗?”宗涛饶有兴趣的问道。
“汉王聪慧,一看便知”。
“黄杰听封,本王封你兵器郎中,正7品待遇,负责兵器改进、优化、创新,希望你不但制造出先进的兵器,更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黄杰满眼泪花,跪在地上谢恩。他心里一阵欢喜,打造兵器是他祖传的生计,没想到凭这个本领光宗耀祖,父亲你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欣慰的,汉王是个识货的人,自今日起,我将誓死追随汉王,为大宋打造最厉害的兵器,保护大宋百姓。
宗涛喊道:“黄大人无需多礼,快快起来”说着宗涛从怀里掏出一张图纸,只见上面画着一张大弩,按比例算比刚刚的弩足足大了100倍,宗涛问道:“黄大人可否制造这种兵器”。
黄杰接过图纸,先是目瞪口呆,然后双眼放光,称赞道:“这估计是世上最大的弩,造出来估计能射出1公里远,即使敌人的士兵穿多厚的盔甲也会死无葬身之地。”
宗涛点了点头。
“如此巨大的弩,估计需要20—30人操作,而且需要专用的羽箭”黄杰沉思片刻道。
“不错”。
“汉王奇思妙性,属下定当竭尽全力”。
回兵器库,黄杰向宗涛等人介绍了巢车(是一种登高望远,观察敌情的器械),云梯(攻城作战的必备工具),这种云梯和电视剧中完全不一样。
它是车和梯子的完美结合,足足有5米宽,梯子倾斜的固定在战车上,战车有前中后共6个轮子,云梯上放上兽皮,士兵躲在梯子下面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每个云梯足足可以容纳100士兵。
宗涛称赞道:“黄大人果然巧夺天工”。
接下来是撞车,在宗涛记忆中,古代攻城都是士兵拿着圆木撞城门,而眼前的撞车却大不同,撞车由车架和撞杆构成,车架负责移动,撞杆用于撞击,撞杆前段设置铁制又粗又锋利的撞头,撞车既能撞击敌人的城门,又能攻击敌人的云梯。
宗涛称赞道:“黄大人果然才华横溢,真是令本王大开眼界”。
“汉王谬赞,小人惶恐”。
“黄大人本王令你三日内打造弓5000张,弩5000张,床弩100驾配套的箭分别为10000、10000和5000,你需要人力、物力本王都满足你,可有困难?”
黄杰思索了片刻道:“手下不但要完成任何而且将武器调试好,绝不误宗大人的大事”。
宗涛对着身边的宗杰道:“宗叔你和黄大人对接,无论他需要什么,你都要完全满足他配合他”。
宗杰点了点头。
接下来他们去了农学研究院,一群穿着朴素光着脚丫的人在天地里跑来跑去,田地里的农作物长势喜人,麦穗饱满,沉甸甸的,一阵清风吹来,散发着清香。
一个满脸尘土的约30岁中年男子立刻跑到宗涛面前跪地道:“小人袁平不知汉王大驾有失远迎”。
“袁平这里是你负责的吗,可否给本王介绍一下?”
“汉王农作物实验田有100亩,共有20人负责种植、养护研究,这里种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西瓜等农作物,根据小的研究不同作为对于雨水和阳关的需求不一样,例如稻谷阳光充足可以多少一次,阳光不足少收甚至不收”。
宗涛点了点头,袁平欲言又止道:“据小人观察,人的粪便可以使农作物产量增高”。
“大胆袁平,竟敢用粪便滋养农作物”宗杰即便脾气再好,听到用粪便滋养农作物也不由的生气了。
宗涛摆了摆手示意袁平继续道:“小的通过实验研究,用粪便的作物比不用粪便的作物产量多5成,即不用粪便一亩产粮食半石(60斤),用粪便的亩产达到1石”。
宗涛听罢满意的问道:“还有什么成果、发现?”
“汉王我们种植的棉花不但可以用来观赏,而且可以拿来做衣服、被子十分轻便,这样士兵和百姓再也不用受严寒之苦了”。
“袁平本王封你为农业郎,负责整个山西的农业生产事情,凡是在大学取得的研究,只要结论可靠,就可以大力推广至全省”。
袁平听罢跪倒在地:“小人只是个农民,地位低下,安敢居庙堂之上,能为汉王服务乃小人的福气”。
“人无贵贱之分,天生平等,你在农业方面很有天赋,本王用你,乃人尽其才,希望你不要推脱,至于研究所需要的的经费和人力,只要你有需要尽管向宗杰开口,本王定会大力支持你的”。
视察完农学院,宗涛一行来到演兵场,此时士兵们正在进行热烈的训练,带队训练乃杨再兴,根据宗涛的要求,山西士兵训练是分批循环,每一批都是一个周期,训练一个月,其余的士兵则是在驻地屯田生产,因为宗涛不想给山西的百姓增加负担,他希望士兵们能自给自足。
杨再兴率领手下的将官呼啸的来到宗涛面前跪在地上:“属下拜见汉王”。
望着雄壮的士兵,宗涛满意的点了点头,示意杨再兴等人站起,宗涛关切的问道:“士兵们伙食可好?”
“顿顿有肉吃”杨再兴答道。
“训练效果怎么样?”宗涛问道。
杨再兴拱手道:“请汉王检阅军队”他手里的军旗一挥士兵迅速分成数列,前后左右的间距十分完美,军旗再一挥阵型突变,时而变成进攻阵型,时而变成防守阵型,时而分割,时而迂回包抄,军旗的动作如同暗语指挥着5000士兵的演练,宗涛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走到主将台大声道:“将士们,我大宋积贫积弱,饱受金人凌辱,只有刻苦训练,才能战胜强敌,保卫山河和百姓,训练场不怕流汗,战场上才能活着回来,战斗是军人的使命,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任何人想要欺负我大宋子民必然会在我们用血肉铸成铁血长城面前碰的头破血流。”
“汉王万岁,大宋万岁”5000名士兵爆发出雄壮的声音,响彻云霄。
视察完大宋大学后,宗涛令其他人各安其职自己独自一个人骑马出城,此刻城外的田野,农作物长势喜人。
宗涛自从掌控山西后,十分重视水利,再也没有旱涝之灾了。他把马栓在树旁,望着一望无际的田野欢呼的奔去。
麦穗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晃着可爱的脑袋,宗涛欢喜的走了过去低下头,轻轻的闻着麦穗散发的清香,内心感慨道:“和平真好,山河真美”。
正在这时一位年约6旬的老人走了过来,道:“年轻人你可知道山西现在是整个大宋最安全的地方,老百姓不但生命得到了保障而且年年有余粮,这都是托了汉王的福”。
“老人家你怎么来这里了?”宗涛好奇的问道。
“我来看看地里的庄家,以前土地都在大地主手里,我家给地主打工,一年到头所剩无几,遇到灾荒还要挖野菜,啃树皮,自从汉王来到山西,我家分了足足10亩田地,自给自足而且年年有余粮,你看去年我儿子好还讨上了老婆,马上我也要报孙子”老汉脸上洋溢着幸福。
“恭喜老人家,以后您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宗涛发自内心的内心祝福道。
“年轻人我们都知道这好日子都是汉王恩赐的,你有所不知我一个亲戚在河南,金兵入侵时家破人亡,到现在还杳无音信,是死是活也不知道”老汉一边说一边用粗糙的手擦拭眼泪,感叹道:“无国就无家,国破家亡,有了汉王,我们山西成为了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你不知道有多少人向往我们山西”。
“老人家如果你有其他亲人只要他们愿意来山西都可以来,山西的大门始终为他们打开,毕竟我们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华夏儿女,炎黄子孙,说的不错,公子我看你年纪轻轻器宇不凡,何不投奔汉王一展所长”。
“我自由自在惯了,受不了当官的束缚”宗涛尴尬的笑道。
“大丈夫生在乱世,定当扬清激浊,匡扶天下”。
“我的愿意很简单,天下的百姓都不受外族欺辱,衣食无忧就是”宗涛平静道。
“那更应该据庙堂之上”。
正在这时一队人马飞奔而来为首的是宗武,他从马上分跃下来跪在宗涛面前道:“汉王,岳飞来了”。
老汉目瞪口呆,连忙跪在地上,宗涛赶紧把他扶起道:“老人家这一跪真是折煞小子了”。说罢一跃骑在马背上,随着一声清脆的鞭声,骏马分快的向汉王府奔去。
老汉望着宗涛的背影喃喃自语道:“汉王果然器宇不凡,如果他是大宋的皇帝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