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大宋败家子 > 第一卷 366誓言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滔滔民心令赵构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宗泽活着时他内心非常忌惮,没想到现在己经死了,还那么可怕。

此刻赵构内心胆颤,双目迷茫,这一路上他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进入汴京城后,面对熟悉又陌生的城池和原来相比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变的破败不堪,更令他困惑的是汴京的百姓对他这个皇帝显得十分冷漠,想当初金兵围城时,他主动请缨,前往敌营议和,汴京的百姓争向欢送,焚香跪拜,视他为大英雄,救世主。

而现在呢?昨天来到汴京,百姓对他这个皇帝的态度可有可无,最可恨的百姓为了宗泽居然罢市,若非杜充慷慨相助,他们这一群人要饿着肚子露宿街头。

葬礼的队伍向前走去,百姓的哭声震天,仿佛死的人是自己的亲爹娘,正当赵构困惑时,身边一个披麻戴孝的百姓怒斥道:“你真没良心,今日是宗帅出殡的日子,你居然一身华丽的服饰,而且也没披麻戴孝,你的良心被狗吃了,若不是宗帅,我等皆是亡国之奴,在金人的残酷的统治下成为奴才”。

赵构刚想出言反驳,只见那名群众推搡道:“你肯定是富家子弟,没吃过什么苦,去,去,给我一边去,别在这里碍事”。

那名群众声音很大,动作粗鲁把赵构推向了一边,然后大声哭道:“宗帅你死的好惨呀,你为国捐躯,保卫汴京,你是我们的主心骨,你对我们有再造之恩,我要送您一程”。

赵构惊恐的望着向前奔去的群众,这时侍卫和大臣围了过来,关切的问道:“皇上您受惊了,刚刚那名贱民如此粗鲁,我这就把他拿来问罪”。

“今日是宗帅出殡的日子,看在他的面上饶恕他吧”赵构淡淡道。

这次侍卫们不敢大意,死死的跟在赵构身边,寸步不离,很快众人来到宗泽的陵寝,此处远离闹区,但有山、有水、有林,显得十分幽静而且此处位置较高,可以俯视整个汴京城,在这里做陵寝也是宗泽的遗愿,即便是死了,他要守护整个汴京城。

宗泽的墓穴长约5米,宽约4米,前面建造的如同小房子,后面埋葬棺木,按宗泽的级别建造一个几百平方的墓穴也不为过,但他一生勤俭,不希望浪费百姓的一分一毫。

墓穴的前面竖立一个石碑,石碑上刻着宗泽的生平简介,以及最终的遗言:“渡河、渡河、渡河”。

早已经挖好的墓穴等待宗泽的到来,当棺木入土的那一刻,哭泣声越来越大,把周围的山林都震动了,林中的鸟儿吓得飞向四处。

天色突然变得阴暗起来,下起了蒙蒙细雨,仿佛连老天都在为宗泽哭泣,雨水打湿众人的衣衫,但丝毫没有消除他们内心的悲痛,更没有消除他们送宗泽的意念。

在礼部官员的指挥下葬礼有序进行,宗涛率领众人跪在前面,满眼泪水,他知道棺木入土,再也见不到父亲了。

回想和父亲经历的种种一切,宗涛泪如泉水,他知道以父亲的个性战死沙场是他必然的归宿,这也是历史的结果。

宗涛跪在棺木前心中暗暗发誓道:“父亲孩儿一定会继承您的意志,完成您未完成的使命,誓死保卫我大宋百姓不受外族欺负”。

“送宗帅,棺木入土”随着礼炮的响起,棺木缓缓的埋入约5米深的墓穴,礼部官员走到宗涛面前安慰道:“人死不能复生,汉王还是节哀顺变,以免伤了身体”。

在众人的搀扶下宗涛虚弱的泥泞的地上站了起来,他对着礼部官员点头道:“多谢大人关心”。

宗涛转过身来用尽力气对前来奔丧的百姓道:“汴京的父老乡亲谢谢你们对家父的垂爱,家父仙逝,人死如灯灭,但他老人家的精神活在我们记忆里,我希望你们回去后化悲愤为力量,团结在一起,快速发展,把汴京城建成一个坚固的堡垒,从此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汉王宗帅战死,我等失去了主心骨,再也没有像宗帅那样为民做主的好官,我们恳求汉王留下,继承宗帅的遗志,带领我们抗击金兵,保卫汴京”一名百姓大声呼唤道。

“恳求汉王留下,率领我们抗击金兵,保卫汴京”人群中爆发响亮的呼声。

宗涛苦笑道:“汴京留守乃封疆大吏,关系甚重,一切由朝廷,有皇上说了算,我虽然是汉王也无权擅自担任汴京留守”。

“我们被金兵欺负时,朝廷在那哪里,皇上又在哪里?若不是宗帅坚守汴京,朝廷的打算是要放弃汴京的,若非宗帅我等皆为亡国之奴”一名百姓悲愤道。

“相亲们你们误会皇上了,这次家父战死,皇上亲自前来拜祭,汴京离金国很近,然皇上敢于冒险,可见他的心里还是有你们的,汴京是大宋的故都,我想在皇上的英明领导下,汴京迟早会被收回来的”宗涛充满豪情道。

“皇上来了,他在哪里?让我们这些朝思暮想盼望皇帝的人见见他”百姓呼道。

“大宋皇帝在此”一名侍卫高声喊道,很快出现了一群侍卫将人群分开,赵构从容的走到宗涛面前,百姓们连忙跪在地上高呼万岁。

赵构清了清嗓子道:“汴京的父老乡亲们,朕从来没有忘了你们,你们都是大宋的好子民,待朕在归德站稳脚跟,重整军队一定会击退金兵,恢复山河”。

“皇上我等恳求您让汉王兼任汴京留守,有他在我们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了勇气和希望”百姓们跪在地上乞求道。

赵构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强忍着怒气道:“汉王坐镇山西,责任重大,现如今父亲又刚刚去世,朕实在不忍心再增添他身上的担子,希望你们明白朕的一片苦心”。

赵构这样说百姓们没话可说,纷纷闭口不言,此刻的宗涛对汴京实在是有心无力,毕竟山西还有一大摊子事情都他处理,现在对他来说最关键的是稳,把得到的地方赶快消化吸收,摊子过大容易顾此失彼,到最后得不偿失,更为重要的是现在还不是和赵构翻脸的时候,赵构虽然懦弱,但毕竟是大宋的皇帝,满朝文武拥戴,手中又有忠诚的武将,如果强占汴京必将遭到众人的反对。

“皇上说的对,家父刚刚去世,本王伤心欲绝,汴京对我来说是个伤心的地方,不适合担任汴京留守”宗涛说道。

“皇上敢问你派谁当汴京留守?”百姓们问道。

“朕派的人是你们的大熟人,他就是原汴京副留守杜充,杜大人”

赵构得意道。

“皇上我们反对,杜大人为人奸诈,贪得无厌由他担任汴京留守,定会把汴京闹得鸡犬不宁的”。

赵构听罢脑袋发涨,恶狠狠的看了杜充一眼,心里骂道:“不中用的东西,在汴京经营多年,混的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杜充尴尬的地下头,不敢看赵构一眼,“杜大人在宗帅面前,耳濡目染,对汴京的防务、军政、百姓、地势十分熟悉,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当汴京留守的”宗涛冷静的说道。

宗涛说这话不是为了卖杜充人情,更不是为了讨好赵构,他知道杜充担任汴京留守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老百姓再纠缠下去一定会自讨苦吃的,所以他要一锤定音,结束这个话题。

赵构对宗涛的表现感到十分满意,笑道:“乡亲们你们要相信汉王,他既然推荐杜充一定错不了的”。

宗涛听罢内心一万个草泥马在奔腾,把赵构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个遍。

宗涛朗声道:“感谢父老乡亲的抬爱,烦请大家明日早点来到衙门前,我要送给大家礼物,表达对你们的感谢”。

百姓们听罢推辞道:“不敢接受”。

“你们记得来就好”。

翌日一早汴京衙门前扎起了许多帐篷,百姓们络绎不绝的出现在帐篷前面,很快帐篷里堆满了粮食,百姓们越聚越多,宗涛大声道:“乱世粮食最为重要,汴京刚遭遇战火,本王知道你们每天都在忍饥挨饿,更有甚者,有的为了活命,卖儿卖女,卖老婆,这几日我私下了解每家每户的情况,筹集了5万两银子的粮食,分给大家”。

百姓们听罢热泪盈眶,乱世粮食比黄金都重要,以前总是官府想法设法敲诈百姓那点口粮,今日汉王如此大方,送给百姓粮食,百姓们纷纷跪在地上,高呼:“汉王千岁”。

在不远处观看的赵构脸色一阵抽蓄,他内心在滴血,暗骂道:“宗涛这个无耻之徒竟然拿着朕的钱收买民心,简直太可恶了”、陈规、韩世忠、岳飞等则对宗涛充满了敬佩,原来前几日的强卖是为了筹钱买粮救济百姓。

黄潜善和李邦昌则是心疼他们的7000多两白花花的银子就这样分给那帮贱民了。

杜充心里则暗骂这帮贱民不识时务,居然当着皇上的面告他的状,等宗涛走后看怎么收拾这帮贱民。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