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大宋败家子 > 第一卷 328血战(1)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黄相公你就别卖关子了,究竟是什么事竟能令宗涛和韩世忠反目成仇,快点告诉朕”赵构急切的问道,赵构知道宗涛和韩世忠的关系,据说当初韩世忠达到太原府时主动在城外驻扎,而不是攻打太原府,他可是有圣旨在手的,是来名正言顺接收太原府的,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宗涛又为他的10000精兵提供大量粮草兵器大大的增加韩世忠的力量。

“皇上你有所不知韩世忠的小舅子梁在平是被宗涛在太平镇杀害的,到现在为止韩世忠还不知道这件事的”黄潜善兴奋道。

赵构听罢一扫刚刚在朝堂上的烦闷、闹心喜上眉梢的问道:“这件事是真的吗?你怎么知道的?确定吗?”

“皇上对宗涛十分在意,所以微臣对他更加上心,凡是他做过每一件事都会派人去打听查看,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微臣的不懈努力终于探得宗涛在太平镇停留过,而且杀死了梁在平”黄潜善一脸喜悦道。

接着黄潜善将梁在平被杀的经过简单的向赵构讲述了一遍,而且强调梁在平是梁红玉的亲弟弟,是她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只要将梁在平被宗涛杀害的消息添油加醋的告诉韩世忠,韩世忠还会和宗涛一条心吗?到那时韩世忠不但会帮助宗涛驰援大同府而且还会在后面袭击他。

听罢黄潜善的分析,赵构终于露出会心的微笑,他愈发觉得黄潜善这个人是和他有一条心的而且能明白他的心思。

很快赵构又担心的问道:“黄相公这个消息该怎样传达给韩世忠,由朝廷传达十分不妥,必须要有可信的人出面向韩世忠指正宗涛”。

“皇上这件事你无需担心,当时宗涛在太平镇剿灭梁在平时心慈手软留有活口,这个活口是梁在平的亲信而且是个厨子,曾经在韩世忠府上做过饭,这个人出面指正宗涛在合适不过了”黄潜善善解人意的说道。

“很好,你私下安排一下,让这个厨子随着传旨太监一起前去山西向韩世忠下达圣旨,至于其他事情,朕不用说你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赵构意味深长的笑着对黄潜善说道。

圣旨很快下达,这是赵构做的最果断的一件事,李纲感到十分欣慰,这一次他终于胜利,皇上按照他的意思去做,只要大同府能保住,太原府就能保住,整个山西就能保住,南京就会固若金汤。

太原府大战在即一切显得十分平静,这几天宗涛一直也不能寐,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山西省的地图,哪些是他的势力范围,哪些是宋的势力范围,哪些是金的势力范围,哪些是西夏的势力范围,他在心里反复推测金兵入侵途径,可能出现在哪个位置,经过他仔细的研究,他发现金兵如果攻打太原府极有可能会从阳泉进军,毕竟这里地势十分平顺而且适合金兵铁骑作战,宗涛死死的盯着阳泉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进入太原府东面的门户,只要这里被攻破,太原府的东门就暴露在金兵的铁骑之下。

想到这里宗涛急忙下令召集众将及申屠博开会,宗涛把内心的疑虑告诉了大家,当众人听罢无不对宗涛的猜想感到吃惊。

“公子金兵已经和西夏联合从大同府进军,怎么会突然出现在阳泉?这未免太过匪夷所思,金兀术乃名将,历来分兵进攻乃兵法大忌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刘铭疑虑道。

“公子阳泉是我大宋的领土,那里有大宋士兵的驻扎,相信金兵只要在那里一出现我们会很快得到消息的,况且我们和宋兵一向互补侵犯,如果我们贸然派兵入主阳泉会引起不必要的纷争,更会得罪于朝廷”刘玄缓缓说道。

“大宋士兵会是金兵的对手吗?如果他们遇到金兵会逃跑的,我们应该对阳泉方向可能出现金兵做好准备”杨再兴断言道。

“杨将军所言不错,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终归不放心,何况那些宋兵根本靠不住,对阳泉方向更应该严加戒备”申屠博开口道,他为宗涛有这样的考虑感到高兴,作为军队的最高主帅,面对可能发生的状况做足充分的准备,这对取得胜利有着很大的影响。

宗涛果断的命令道:“派出侦查兵严密侦查阳泉方向的动静,无论阳泉那里金兵是否会出现都要在阳泉进入太原府的必经之路(孟县)上修筑防御工事,派兵驻守,以防万一”。

“公子孟县修建防御工事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我们的兵力不足,一旦派出兵驻守孟县,那么我们太原府的兵力有点捉襟见肘”林青无奈道。

在他看来只要能守住太原府就行,至于孟县那里是宋的领土,他们无暇顾及。

宗涛喝道:“若果孟县真的丢了,我们的太原府还能守得住吗?孟县是我们太原府的屏障,在这里发生战争可以有效的避免对太原府的破坏,大大降低战争后的重建工作”。

“公子我们应该派对少兵力修筑防御工事?”刘铭反问道。

“派出10000士兵要以最快的速度修筑好防御工事,防御工事修筑完成后,将所有的兵器,及防守器械都运送到孟县”宗涛下命令道。

10000士兵绝对是个巨大的数字,此时的太原府总兵力只有15000人,派出10000人,也就是说太原府只有5000人,未免有点少,刘铭感到十分困惑的望着宗涛,宗涛怒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下去执行任务”。

刘铭慌张的聚集军队,带上能工巧匠浩浩荡荡的向孟县出发,与此同时一部分经过乔装打扮的士兵悄悄的向阳泉方向侦查敌情。

大同府,宗阳得到命令后日夜兼程,率领飞龙军终于赶到大同府,他一到大同府顾不上身上的尘土立即击鼓聚将,召集众将前来大同府议事,待众人到齐后,宗阳立即宣读了宗涛的命令,拿出宗涛交给他的兵符,众将见到兵符后连忙跪在地上:“恭迎宗侯大驾”。

宗阳冷冷道:“侯爷得知金、西夏30万大军即将来攻打大同府,特令我率领5000精兵驰援大同府,自今日起大同府的一切军政要事都要我裁决,凡违抗命令者定斩不饶”。

众将听罢点头答应,但对宗阳仅带5000兵马感到十分不解,敌人有30万,而且都是精兵,宗涛居然仅仅派出5000援兵,加上大同府的5000,共有10000兵力,10000对300000这仗该怎么打?这简直是送死。

宗阳看出众将的担忧便安慰道:“众人尽管放心,我这5000兵力只是先头部队,很快侯爷率领的20000精兵就会赶到”。

其实宗涛会不会在派兵驰援大同府宗阳心里也没有底,毕竟太原府现在只有15000人,宗涛既然只派出5000人,是有他自己的想法的,宗阳这样说无非是树立众人必胜的信心,省的他们在气势上输给对方。

付庆拍着宗阳的肩膀兴奋道:“宗将军你来的太是时候了,自从得到金和西夏30万大军前来攻打大同府,我真是吃不好,睡不好,这不你来了我身上的担子顿时减轻了许多”。

“付将军你追随候爷很长时间,他的脾气你更应该清楚,如今大敌当前你我要同心协力才能击退敌人保住大同府”宗阳道。

“宗将军请你放心,卑职一定以你马首是瞻,凡是敢违背你命令的人,卑职绝对不会饶了他”付庆答道。

“付将军做的很好,不枉侯爷如此的信任你,现在是我们见功立业的机会,传我令下去,第一凡是在城外的百姓统统迁入城内,凡是在城外的粮食、食物、牲畜等等也迁入城内;第二派出精干侦查兵,侦查敌人的动向,要及时汇报,这样我们就能做足准备,准备好弓箭、器械,及守城武器;第三自今日起无论士兵还是将领一律实行禁酒令凡是私自饮酒者按违反军法处着;第四城门实行戒严,只需进不许出,对可疑人等严加盘查,一旦发现有问题立即诛杀;第五城内禁止一切娱乐活动(指的是歌姬);第六大同府所有士兵均受本将节制,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出城和敌人交战,这一仗我们打的是防守,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大同府”。

这六条对付庆来说并没什么,唯独实施禁酒令,付庆忍受不了,他是出了名的酒鬼,但是一想到宗涛的严厉的军纪,他也不敢有丝毫的质疑。

宗阳的这六条钢铁般的纪律印成布告,贴满了大同府的大街小巷,各级官员亲自出城劝说城外的百姓进城,当百姓明白官府的好意后便安心的随着衙役进入了大同府,与此同时大同府四个城门增加了许多精兵,他们拿出户籍证明认认真真的盘查着进入城的每一个百姓,为了防止混进来奸细,他盘查的十分认真,不仅询问入城百姓的性命、家人以及所认识的邻居,这样能保证入城的没一个百姓都是大同府的百姓。

经过数日的忙绿,在城外的数万百姓终于一个不拉的进入了大同府,宗阳令人为这些百姓修建了几千个营帐,并为他发放了被褥和衣服,提供了饮食,要确保他们不会挨饿受冻。

与此同时侦查兵得到了敌人的最新消息,西夏和金的联军已经逼近大同府,距离阳高县不足50公里了。

宗阳在校场上聚集了军队,望着下面站着的10000精兵,宗阳充满豪情道:“侯爷信任将大同府托付给我们,将大同府的百姓交给我们,我们作为军人有责任更有义务保护百姓,保护家园,敌人虽然有30万,但是他们并不可怕,我们有几十万的百姓在支持着我们,这一仗我们一定要必胜,因为我们败不起,失败意味着死亡,杀退敌人,必胜”。

“杀退敌人,必胜”下面的10000士兵跟着高呼着,声势震天。

宗阳接着道:“这次我们的战场就阳高县,在那里我们囤积了许多战争用品,那里将是我们和敌人厮杀的地方,那里将是敌人死亡的地方”。

当众将听说宗阳把阳高县作为和敌人战斗的主战场纷纷觉得不可思议,高阳县虽然易守难攻,城池坚固,但是毕竟很小,敌人30万大军可以对高阳县包围了好几十层,他们不明白宗阳为什么把高阳县作为主战场,为什么不把城池高大坚固,极其辽阔的大同府作为主战场。

宗阳似乎看出众人的疑惑解释道:“大同府是我们的保障,唯有守住高阳县才能保住大同府,一旦敌人包围大同府城内的百姓会极其恐慌,那时候一方面要安抚百姓令一方面要和敌人作战,无形中我们的精力分散了许多,这对击退敌人十分不利”。

宗阳解释罢,众人释怀,纷纷赞成宗阳的决策,宗阳接着道:“将士们拿起你们的兵器,面对强大的敌人勇敢的厮杀,宗家军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求生,我们决不投降,向高阳县出发”。

高阳县离大同府10公里,10000精兵很快达到了高阳县,宗阳根据现场地势将这10000精兵严密的布置了一下,每2000精兵在一个将军的率领下守一个城门,剩余的2000精兵在宗阳的率领下作为预备队。

城外金和西夏的联军急匆匆的来到阳高县,步兵和骑兵拍打着土地的声音将阳高县的城门镇的发出咔咔的声音。战马嘶鸣声、战鼓声、号角声交汇在一起,声音镇破天空。

幸运的是在高阳县城前面有一条宽宽的护城河,足足有5米宽,这是宗涛当年大同府保卫战胜利后令人修的,在原来的基础上给加宽加深,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夏和金兵的前进步伐。

金将韩常和西夏王子李士凤在众人的簇拥下骑着战马来到城门前望着眼前这座小城,李士凤举着马鞭对韩常说道:“韩将军这个小小的阳高县本王自信不出3天一定能拿下”。

韩常对李士凤如此说大话感到不屑,他对宗涛士兵的战斗力记忆犹新,于是道:“10日能拿下就不错了,我们千万不要轻敌”。

“韩将军城内只有数千精兵,我们有30万大军,攻破这座城池简直是易如反掌”李士凤高傲而又自信的说道。

“宁王殿下今日我们先休息一番,但养足精神后明日攻城,三日后能否攻破阳高城见分晓”韩常道。

韩常和李士凤下令众军安营扎寨,生火造饭,韩常令士兵轮流值岗,提防宋兵趁着士兵疲惫前来劫营。一夜风平浪静,明日大战即将开始,这是一场残酷的战争,用绞肉机,人间炼狱形容都不为过。。。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