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大宋败家子 > 第一卷 311福祸相依(2)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赵佶等俘虏听罢顿时止住了悲泣,呆若木鸡的望着韦太后,此时的赵佶才真正的意识到这个一向与世无争不受宠爱的女子是何等的坚强。

公孙冉将刚才的话翻译给众将听,金兀术听罢,也感慨起来对赵氏父子怒道:“当初是你老宋家自作孽,诛后蜀、灭南唐,辱人妻女,才有今日你后辈做花蕊夫人、做李煜,无非是因果循环,冤冤相报罢了,还有什么愁?”

公孙冉的一席话令众多俘虏目瞪口呆,垂头丧气,哑口无言。金兀术非常看重这个效果得意的和公孙冉相视一笑,仿佛打了一场胜仗。只不过这场战斗胜的不是刀剑而是语言,证明金人也是文化人。

静谧中,韦太后举起酒杯将杯中的烈酒一饮而尽,烈酒上头将韦太后的脸色烧的绯红显得格外妖娆,韦太后轻轻的整理一下散乱的发髻,从容的将自己置身事外般的沉寂下来。金兀术突然发现韦太后只用喝酒小小的动作、一个短促的瞬间,立刻仿佛换了一个人似得,她显得如此的镇定,如此的从容,不由得对汗家风骨顶礼膜拜起来。

韦太后端起酒杯,接着酒劲微笑道:“花蕊夫人、李后主,又算得了什么?最后一切都化成一抔黄土化成尘埃,归于历史吧,归于文字”。

“她这是…你究竟想说什?”金兀术纳闷道。“你以为你打败了我们,其实是我们打败你们”韦太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大声笑道。

“你简直是睁眼说瞎话,你们国家已经灭亡,已经成为我们的阶下之囚,何来的打败我们的说辞?”金兀术不解道。

“你们虽然占有我大片山河,也就等于我们把文化传播给你们”韦太后在金将面前站立来缓缓的度步道:“百年之后,金人和汉人融为一体,你们还能为后世子孙留下点什么,是今日趾高气扬的你,还是此刻坐以待毙的我们?”

金兀术眨着眼睛正在思忱,见韦太后在金将前面无人走来走去,仿佛是接见自己的子民:“流传千古,绝非你们的战马,弓箭,长抢以及;万古传扬的弊病是我大宋的诗词歌赋”这回轮到金兀术和众金将呆若木鸡了,赵佶吓得躲在不起眼的地方瑟瑟发抖,生怕惹怒金人连累到自己。

然而逞口舌之勇是要付出代价的,按照金人的规定,原本赵佶和太后每日口粮为羊一只,粟米一斗,亲王公主六人分羊一头,其他人每日米两升,金兀术恼羞城不将所有人的口粮减半,原本乘坐马车的待遇,换成了徒步旅游。

赵佶等众俘获所受的苦,所遭的罪暂且不表,因为这一切都是他们咎由自取的。

宗涛在林青的陪同下向太原府行去,在临近城门前,诸葛明率领文武官员前来迎接,当百姓得知宗涛平安归来的消息不约而同的自发前来迎接,他们夹道欢迎更有甚者,焚着香烛,放起了鞭炮。

当宗涛经过时,百姓们纷纷跪在地上,诸葛明则率领文武官员跪在宗涛面前道:“公子这一路来辛苦了,作为手下不能帮上什么忙,死罪”。

宗涛连忙将诸葛明扶了起来道:“你们守护好后方令西夏不敢入侵,百姓安居乐业就是天大的功劳”。

宗涛在众人的陪同下浩浩荡荡的进入了太原城,百姓为了目睹宗涛的尊荣,扶老携幼在后面紧紧的追随着,真是万人空巷。

宗涛安排素素等人后便不顾一路上风尘仆仆,舟车劳顿将众人聚集了起来召开会议。在太原府押的正堂,宗涛聚集了宗武、刘铭、诸葛明、申屠博、刘玄、杨再兴、林青、宗阳、冯浩等一众文臣武将。

宗涛开门见山道:“我不在这段时间内太原大同二府的发展情况如何?”

“公子太原和大同经济建设取得显着成果,去年税银收入5000万两是前年的4倍,兵力达到2万人,所见工厂有工人10000人,而且各个城池都得到加固,护城河加深加宽,百姓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普通老百姓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每家都有余粮”诸葛明兴奋道。

申屠博继续道:“公子在过去的1年多时间内我们建立了许多学校而且这些学校都是以公子的名义建的,教授的课程都是实用的兵法和战争,至于需要增添其他课程还需要公子定夺”。

“公子在过去一年内整个太原府民生建设取得很大进步,官府坚决的打击恶霸及无良地主,坚决打击罪犯,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得到无数百姓的拥护,丰厚的当兵福利极大鼓舞大量青年参军”冯浩道,他现在是太原和大同的行政官,主抓民生建设。

宗涛听罢满意的点了点头。宗阳接着道:“公子在过去的一年内士兵训练刻苦,在太原和大同与西夏接壤的地方,严防死守,保家卫国,居然不让一个老百姓受到西夏人的欺负”。

“西夏到底是什么个情况,这个邻居真令人烦,若不是他们在后面掣肘,一定能守住汴京城”宗涛愤愤道。

“公子现在西夏皇帝病重,西夏王子李士凤得到金人的支持故而在西夏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可以和太子李孝仁分庭抗礼”诸葛明道。

“又是这个李士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愚蠢之极,与金人交好无疑与虎谋皮”公孙冉淡淡道。

“我们与西夏早晚有一战,我希望这一战不仅打击西夏嚣张的气焰而且彻底摧毁他们有生的力量,使他们在也不能成为我们的威胁”宗涛自信而又霸气道。

“公子高瞻远瞩,不仅预测到我们和西夏有一战,而且预测到西夏必败”申屠博赞扬道。

“西夏败在外面有强敌环绕而不自知,内部分化而执政者无能为力,外患内忧岂能不败”宗涛分析道。

“公子你对西夏的策略是什么?”诸葛明斩钉截铁的问道。

“蚕而食之,西夏虽弱,但毕竟有30万大军,有数省之大,我们一口气吞不下去,即使吞下去我们也会撑死,因为消化不了,何不接着西夏的内斗趁机拉一个打一个,获取更大利益”宗涛侃侃而谈道。

宗涛的谋略得到诸葛明等人的赞同,西夏毕竟建国100多年,能在辽、金、宋等大国中间生存是有原因的,其一西夏人好战能战,其二西夏所处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当出宋朝设立有46军在西夏驻守的有33军,可见西夏实力有多么大。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宗涛这个刚刚冉冉升起的政权。

宗涛突然想起了什么事便问道:“申屠先生我安排你的事情完成没?”申屠博底气十足道:“公子已经完成,正等着公子举行盛大的仪式”。

宗涛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诸位汴京被金人攻破,我义无反顾率领士兵伏击金兵,经过数次厮杀,虽然消灭数万金兵,但所率领的士兵损失惨重,这是我做主帅的过错”。

“公子切勿伤心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这次汴京城保卫战,汴京誓师,伏击金兵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公子您的威名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凡金人听到你的名字吓的望风而逃”宗武安慰道。

“公子大丈夫应该壮志凌云,执宰天下如今天下大乱正是英雄辈出,用武之地,我们所面临的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虽然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犹如游走在钢丝上,丝毫容不得半点插翅”诸葛明冷静道。

其实当宗涛回来时,他看到宗涛带回一个儿童,诸葛明仔细的观察那名儿童,无论他的气质还是相貌绝非一般人家的孩子,于是诸葛明断定他绝对是帝王之子。所以诸葛明才会这样说。

宗涛从诸葛明话里听出弦外之音便解释道:“诸葛先生无需担心那名儿童是赵桓之子赵奢”

宗涛此言一出,无论是诸葛明,申屠博还是宗阳、林青无不目瞪口呆,他们意识到宗涛所率领的士兵不仅伏击了金兵,而且从他们布下的天罗地网中救出了皇子。

“公子你可知道将这个孩子抱回来会冒多大风险吗?”诸葛明严肃的说道。

“能有什么风险,谁会相信我不但从金兵的包围下逃了出去而且救出了皇子”宗涛有点得意道。

“公子你把皇子藏在身边,而赵构在应天称帝,倘若这个消息泄露到赵构耳朵会怎么样”诸葛明分析道。

宗涛听罢额头上布满一头冷汗,当时他只是以这个孩子作为筹码一旦赵构不是个好皇帝,他立即拥立这个皇子登基称帝,号召天下百姓保家卫国,他真的没想那么多,因为他自信这个消息一定不会泄露出去的。

此时经过诸葛明的分析宗涛感受到事情的严重性。诸葛明接着道:“赵构虽然有万千错误,但他毕竟是名义上的皇帝,大宋的象征,无论任何人有任何想法,只要赵构下一道圣旨那么他的权势便被削弱,到那时既得不到文人的相助,又引起武将群起而攻之,再加上西夏、金国的攻击怎能不灭亡呢”。

宗涛听罢内心在颤抖,听诸葛明这样说的确有道理,在封建社会,皇权是至高无上的,而忠于皇权甚至比孝敬父母更值得尊重。。。

宗涛默默的低下头,诸葛明继续道:“公子故意隐瞒逃出生天的信息虽然能得到好处,但这个消息终究是纸包不住火,到那时赵构一定会起疑心的,再者金兵一定会恼羞成怒派出精锐部队前来大举进攻,我们该当如何应对”。

“诸葛先生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金人来一个我们杀一个,来一双我们杀一双,怕什么”刘铭不屑道。

“对待金人可以杀之而后快,那么我们自己人呢?”诸葛明反问道。

“自己人?无论是谁打太原府、大同府都是我们的敌人,都要被消灭”刘铭恼羞成怒道。

“刘铭不得无礼且听诸葛先生把话说完”宗武建议道,他在一旁听了好久,愈发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

“公子据可靠的消息,皇帝已经下旨令韩世忠驻守太原府令玉涣驻守大同府,而且有派出大量文官协助二人处理政务”诸葛明心情沉重道。

“诸葛先生这样不用担心,皇上已经下旨封我为忠义候,大同太原二府节度使,他们只怕是白跑一趟,徒劳无功”宗涛自信道。

“公子可是二人有圣旨而且有军队,再说经过他们一闹,金人一定知道你还活着的消息”诸葛明担忧道。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当初救出皇子处于一片私心,我把一切赌在寨沟绝对不是个好皇帝,他一定会为自己自掘坟墓的”宗涛抬起头向众人扫视了一下自信道。

听宗涛这样说,诸葛明感到诧异,他是怎么知道赵构一定不是个好皇帝呢?现在的赵构可是厉兵秣马,雄心万丈,大有中兴的信念和决心。

宗涛继续道:“这个皇子是我们的政治资本,我预测赵构抗金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和,当大宋和金兵处于势均力敌时赵构便诛杀武将以求和金议和,到那时我只不过不想作为赵构刀俎上的鱼肉罢了”。

听完宗涛的预测,诸葛明等人感到宗涛真的是深不可测,也许这一切宗涛心里都胸有成竹了,只是他把它藏在心里不告诉大家罢了。

宗涛最后总结道:“今后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和西夏议和,这个议和不是我们求他们是让他们主动求我们,然后趁机发展壮大自己,只有我们足够强大才有发言权,才能更好的保护百姓,我们的主要敌人还是金兵,金兵虽败,但毕竟没有伤筋动骨,金人亡我之心还没有死,我们要无时无刻不提防金兵的再次入侵,我们要做足准备,因为这不但将是一场恶战而且关系着我们的生死存亡”。。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