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大宋败家子 > 第一卷 238城破(1)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千军万马奔城下,尘土飞扬遮皓月,满朝文武俱怯战,争相赂金保平安,文臣主和求平安,武将怯战全性命,城中精兵百十万,奈何君臣多昏庸,金兵呵斥下破胆,未战先打退堂鼓。

乌云蔽日,千军万马,金人的两路大军很快就攻到汴京城下,金人主帅金兀术和完颜粘罕望着雄伟牢固,城门多如牛毛的汴京城不禁惊叹道:“汴京城虽然地处平原但修建的如此险要,宋人果然不简单呀”。

金人由于连日奔袭一路劳累,就在汴京城下安营扎寨,一则为了休养生息,二则商议攻打汴京城事宜。

金太宗在营帐内聚集众将,他威严的扫视着众将爽朗道:“朕今日与众位将军会师于汴京城下,这次定要活捉赵氏父子,灭了大宋,这是我大金入主中原的最佳时机”。

金太宗话音刚落,众将便大声笑道:“皇帝圣明”。“皇帝大宋徒有其名,没想到竟然如此不堪一击,我大金两路大军竟然轻松的会师在汴京城下,对汴京形成了合围之势,现在大宋君臣龟缩在这座孤城内,已经成了我们的瓮中之鳖了”拓跋耶红道。

他此言一出众将纷纷大笑了起来,拓跋耶红是完颜粘罕的人,他这样说无非是给完颜粘罕争面子。

“皇帝,臣仔细查看了汴京城的布局,此城宽广雄伟,城墙坚固,前方的护城河有数仗之宽,方圆足足了百里,而且城门众多,我大金士兵虽然英勇,但不善于攻城作战,况且城中有大宋士兵足足百万,如果我们贸然一味强攻势必会付出很大的代价的”金兀术理智的分析道。

“老四你怎能张别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呢?大宋士兵是什么样的情况,难道你还不知道吗?他们若不是胆小鬼怎么会让我们轻易而举的打到汴京城下吗?”完颜粘罕反驳道。

上一次攻打大同府的失败使他心里憋着一股气,在金太宗的面前,气焰一直被金兀术压着,他多么渴望有一次机会使自己一雪前耻,而眼前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怎能善罢甘休呢?

“皇帝依臣之见汴京城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如果分兵攻打,我大金不仅拿不下汴京城而且会伤亡惨重的”金兀术缓慢而有力道。

“老四什么意思?你给朕讲明白点?”金太宗怒气冲冲的看着金兀术,内心十分不悦道,在他心里金兀术一直都是有勇有谋的,今日竟然产生了惧怕心里。

“皇帝大宋君臣在内心深处对我大金是很恐惧的,如果我们分散兵力攻打,势必不能攻破城门,到那时城内的士兵越战越勇,而我方士兵士气低落,在加上我军孤军深入,粮草不济,加上各路勤王军,如果不能尽快攻破城门,灭了宋国,我军必危”金兀术沉声道。

金太宗和众将听了金兀术的分析无不脸色剧变,他思索了片刻,脸色稍微缓和道:“老四你有什么高见,别藏着掖着了”。

“皇帝汴京不能强攻,只能智取,原因有三,第一我们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攻破城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减轻我军的伤亡;其二其他城门放开,给大宋士兵逃跑的机会,这间接动摇了他们的军心;第三城中有我们的内应,汴京城虽然坚固,但是大宋军队的布防我们一清二楚”。

金太宗听后双目放出一道精光,而整个营帐的武将无不对金兀术佩服的五体投地,金兀术能在短短时间内一跃成为金国最有实权的元帅不是没有原因,其谋略远在完颜粘罕之上。

金太宗终于脸上僵硬的表情缓和了,他温顺道:“老四汴京城,宽阔坚固,有城门不下100个,以你之见我们应该攻打哪几座城门呢?”

“皇帝,依臣之见,应该攻打西门和北门,西门和北门离大宋皇宫较远,宋朝在那里驻守的兵力有限,以大宋皇帝贪生怕死的秉性一定会扼守住距离皇宫较近的东门门和南门”金兀术有条不紊的分析道。

“金兀术向前听封,朕封你为大金兵马总元帅,东西两路大军无论何人都听你调遣”金太宗突然威严道。

整个金营顿时议论纷纷,没想到金兀术竟然在短短时间内完全取代他的哥哥完颜粘罕,这次攻打汴京是个天大的机会更是天大的功劳。

只见金兀术并没有露出一丝喜悦,反而平静道:“臣定不会辜负皇帝的厚爱,不破汴京,不俘获宋朝皇帝誓不还”。

营帐内众臣对金兀术的表现感到十分钦佩,在他们心里不由自主的改变了自己所站的队伍,从完颜粘罕转向金兀术。

“你们都给朕说话呀?怎么了现在怎么都是哑巴了,有道是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你们怎么不说话呀,你们这帮饭桶”朝堂上赵桓望着站在下面的朝臣,一个个呆若木鸡,哑口无言的气都不打一处来。

赵桓将目光扫向群臣,众人无不低头,不敢正视他的目光,噤若寒蝉。

此时的赵桓心里莫名的感到悲哀,是呀,他好不容易当上了大宋的皇帝,但是好日子还没享受几天就被金兵打了过来,现在金兵正在汴京城下,数十万大军千里奔袭,短短几天兵围汴京,可见他们的战斗力是如此强悍,汴京城内虽然有士兵百万,但是他们个个养尊处优惯了,指望他们御敌无疑是痴人说梦。

整个朝堂一片沉寂,气氛令人压抑,突然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皇帝要不我们议和吧,这也许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呀”兵部尚书王杰恬不知耻道。

“王爱卿你真是忠君爱国呀,真会为朕分忧解难呀”赵桓阴阳怪气道。王杰听后不以为耻反而自豪道:“为陛下分忧解难是做臣子的本份,臣虽然是兵部尚书,但是一个文臣,如果臣懂兵法韬略一定会上阵杀敌,报效陛下的”。

“你给朕住口,”赵桓声如闷雷道。他怒气冲冲的望着王杰道:“当初金南下时,是谁信誓旦旦的说我大宋有黄河天险,而且那里又驻扎我大宋20万精兵,让朕高枕无忧,可是现在呢?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赵桓怒骂道。

“皇帝是老臣错了,当初老臣希望陛下不要忧虑,而且对我大宋士兵报有很大的信心,没想到他们占据黄河天险,有兵马20万,竟然没能坚持三天都让金兵度过黄河,他们的所作所为令老臣不耻呀”

王杰声情并茂道,说到动情之处,竟然一把鼻涕一把泪,真应了那句话,人生如戏,全凭演技,如果王杰生活在21世纪一定能拿金马奖的。

王杰的话不仅将自己撇清了关系而且将所有的责任推到驻守在黄河边上20万大宋士兵身上,这使赵桓产生了一些想法,这些士兵真的可靠吗?他们会真的保家卫国吗?

赵桓愤怒的表情有所缓和,毕竟王杰是一届文臣,怎么也不会威胁到他。

赵桓和颜悦色道:“王爱卿朕知道你是真心为朕分忧的,但眼下的局势,津滨个已经兵临城下,你有什么计策?”“陛下汴京城内有士兵百万,但真正敢和金兵一战的寥寥无几?汴京城虽然坚固,但城门众多,一旦分兵把守,势必不能互相照应,如果一旦金兵攻破一处其他城门也会相继沦陷,到那时陛下真的危险了”王杰不动声色道。

“以王爱卿看,该当如何是好?”赵桓反问道。“陛下我们应该放弃外城守住内城,而且重点守东门和南门毕竟那里离皇宫近陛下的安全才是重中之重”王杰强忍着内心的喜悦平静道。

赵桓听后陷入了一阵沉思“陛下万万不可呀,失去外城,我大宋很多百姓沦为金人的战俘,而且我大宋有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屏障,王杰包藏祸心,无异于金人的奸细,其心可诛呀”种师道愤愤不平道。

他身为大宋一员名将,身经百战,现如今年过六旬,本应该在家颐养天年,但过家有难,匹夫有责,他主动来带汴京为国分忧,但他到达汴京时所见所闻和第一次汴京保卫战相差太多了。

与第一次汴京保卫战相比,金军厉兵秣马、兵强马壮,而大宋呢?执政大臣都是投降派;勤王之师早已被遣散。

尽管开封城防坚固,城池高大,但是与武装到牙齿的金兵相比,开封究竟能坚守多久?他内心不禁迷茫了起来。

当他在朝堂上听到王杰如此嚣张,明目张胆的助金,他终于忍不住愤怒的呵斥了。

“种老将军,晚辈一向对你很敬重,难道在你眼里那些百姓比陛下还金贵吗?本官只是希望集中兵力保护陛下的安全,怎么就被你说成是金人的奸细,你真会血口喷人呀!本官今天对你真是刮目相看呀”王杰讽刺道。

“王杰你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你竟敢安的什么心,天知,地知,不做亏心事何必这样恐慌呀”种师道反击道。

“哈哈,在陛下面前,任何有阴谋的人陛下都能明察秋毫的,谁真正为陛下分忧,众臣和陛下心知肚明,谁又在朝堂上大声咆哮仗着些许功劳,倚老卖老,不把陛下放在眼里,众位大臣也心知肚明”王杰讽刺道。

王杰故意激怒种师道,他发现种师道是他的阴谋诡计得以实现的最大障碍。

种师道终于忍受不住了,怒道:“陛下老臣今日在你面前放肆了,今日定要除此奸贼”说罢他拔出宝剑向王杰冲去。

王杰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大声呼唤道:“陛下救命”。顿时整个朝堂乱成了一锅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