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紫宸殿,赵恒、赵构以及赵婷早已经坐好,宗涛挥手向他们致意,这时一个年轻官员来到宗涛面前,怒骂道:“你这贼子怎么可有脸见我?”
“你是谁,何故何故恶语伤人?”宗涛问道。
“这位是宫中编撰,刘强刘大人”李清源在一旁介绍道。
“我与你无冤无仇,何故骂我?”宗涛问道。
“家父乃礼部尚书,就是因为你才被打入天牢,你害的我家破人亡”刘强道。
宗涛又气又恼,又一个250被人家当抢使还不知道。
他浮夸道:“原来是刘少,好久不见,你看你满脸春光,一定很得志吧,真好”。
“你居然敢把我给忘了”刘强恼怒道。
“慎言、慎言,你这话说的好像是怨妇”。
“你这恶贼,你做的那些事情,我在心里都记着呢”
“越发的像怨妇”宗涛一身鸡皮疙瘩道。
你来干嘛?宗涛问道。
“我乃宫中编撰,如此盛宴,我为何不能来”刘强道。
“能来,能来,马上上菜了,刘少赶快入座吧”宗涛道。
“你休要得意,宗涛我告诉你,我今天就要亲眼在这个地方看着你万劫不复,身败名裂”。
“胡闹怎么敢这样给我们状元郎说话”蔡京制止道。
“这是什么场合,回去坐着,如果你们有私人恩怨,可以私下解决,不要让外人看我大宋的笑话”蔡京继续道。
“是”刘强恭维道,恶狠狠的看了一眼宗涛,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宗涛你不用感谢我,你乃我的眼中钉肉中刺,但本相公私分明,知道现在不是和你算账的时候”蔡京冰冷道。
“蔡相放心,我是不会对你道谢的”宗涛回应道。
气氛十分尴尬,李清源赶快把宗涛拉到自己的座位上,宗涛坐下后东张西望,李清源伸出头低声道:“宗大人刘强也是太子门下,我看二位还是和解吧”。
“我倒是没事,你看他一眼”。
李清源看着刘强发现他正恶狠狠的看着宗涛,李清源安慰道:“慢慢就解开了,大人你真把他的父亲弄进大牢”。
“这话你信吗?我哪有那么大能力?”
“这倒也是”。
宗涛倒了一杯酒细细品尝道:“这酒不错”他指了指不远处的空位子道:“怎么空了2个位子?”
“估计是给辽国、金国的大家准备的”李清源道。
“金国来了个欧阳杰,辽国来的谁?”宗涛问道。
话音刚落一个剑客出现在大殿上此人步伐均匀,呼吸微弱,行走如风,一看就是高手,他把剑轻轻的放下,坐了下来。
宗涛死死的盯着剑客,李清源喊道;“宗大人,宗大人没事吧”
“此人为何持剑入宫?”宗涛问道。
“大辽第一剑客,向来都是剑不离身,这是陛下特准的”李清源解释道。
“大辽第一剑客?”
“不错他就是天之蓝”
“天之蓝,他卖酒吗?”
“这个倒没听说,大人何处此言?”
“听着很像酒名”
“大人真是说笑了”。
突然蔡京走了过来低声道:“宗涛只要你发誓效忠本相,本相不但既往不咎而且让你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如果我不呢?”
“身败名裂,万劫不复”
“蔡京你乃大宋第一奸贼,有你在整个天下百姓都生活水深火热中,我恨不得杀了你”。
“老夫纵横官场几十年,想杀我的人很多,结果呢,都被我击败,客死异乡”。
“太子你看蔡相和宗涛相谈甚欢,他们在聊些什么呢?”赵构问道。
“这与我何干?”赵恒冰冷道。
“太子想收宗涛于门下吧,不如咱打个赌看宗涛最后会投靠谁”
“赌什么?”
“赌命吧,好像臣开的玩笑不符合礼数,太子赎罪”。
“好啊就赌命”。
赵构尴尬的干咳了一下岔开话题道:“欧阳杰到了”。
欧阳杰手持图卷一身白衫缓缓的走进殿来,蔡京道:“你还没见过欧阳先生吧或许这就是天数,金国出现了一个文坛大宗师,数十年专注诗经注文、著作等一身,从某种角度讲他比帝王更强大”。
“文道传承,在于一身,老爷子也不嫌累”宗涛淡淡道。
“若让读书人听到,你定会挨骂,骂你不尊圣贤”蔡京道。
“我怎么会承认这话是我说的,是你蔡相说的”。
蔡京呵呵的笑了出来道:“我听说有人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祈盼你终能成就文坛大家的身份”。
“蔡相想必不会这么期望”
“好了,欧阳先生到了,宴席也该开始了”蔡京走回自己的位子上。
欧阳杰来到自己的座位上缓缓坐下,太监高喊道:“陛下驾到”。
众人行完礼坐下,随着太监高喊上膳,各种各样美味菜肴鱼贯而入,宗涛毫不顾忌的大口朵颐起来,吃的狼吞虎咽津津有味。
赵佶喊道:“宗郎中”
宗涛埋头苦吃,仿佛没有听到,“宗大人皇上叫你呢”李清源在一旁提醒道。
宗涛喝了一杯酒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
赵佶摆了摆手令宗涛靠近道:“看你的眼神还挺贪杯”。
“场面如此之大,臣难免有所紧张”宗涛道。
“天之蓝你眼前这位就是我大宋的才俊,仅凭数人剿灭上千土匪,屠杀数十名金兵”赵佶夸赞道。
宗涛的心一下子紧张到了极点,彭彭的跳动着,难道这一切赵佶都知道。
“果然年少英雄,杀死金将才算真本领”云之蓝道。
“不愧是大辽第一剑客,就是有点傲气”赵佶称赞道。他突然话题一转道:“宗涛礼部传来折子,说你的差事办的不错,朕不想当众赞扬你,来陪朕喝一杯”。
李公公给宗涛斟满了酒,赵佶也端起酒杯,二人隔空碰了一下,一饮而尽,如此殊荣羡煞众人。
当宗涛退下时,赵构开口道:“宗涛留步,陛下儿臣有话说,宗涛文采照人,儿臣和他一见如故,非常欣赏他的才华,而且有勇有谋堪以大用”。
“有话直说”
“儿臣请求父皇封宗涛为兵部郎中,负责兵器、器械、物资和粮草”。
“宗涛虽有才华,终究资历尚浅”、“父皇儿臣附议,由宗涛担任兵部郎中”太子请求道。
满堂哗然,议论纷纷,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二位殿下正在极力的拉拢宗涛。
“这事不及,改日再议,你们都下去吧”赵佶制止道。
“陛下这位少年郎便是宗涛”欧阳杰不失时机道。
“欧阳先生可曾认识他?”赵佶绕有兴趣道。
“读过他的诗”
“此人虽然年少,倒有些诗才,欧阳先生要多多提携后生”
“老夫本是金国之臣,宋国政事本不必多言,可宗涛乃新科状元这里面的水分到底有多大,如果不揭露出来恐怕有失公平”。
“欧阳先生这是什么意思?”赵佶道“欧阳先生学贯古今,但刚才的话本官不敢苟同,我虽然见识浅薄但也阅读过宗涛的那首诗,凭这首诗可以看出宗涛才气逼人,先生刚才的话隐隐针对宗涛,质疑我大宋状元的才华,莫非先生怕少年郎后来居上,将来名声盖过先生”蔡京道。
在座诸位都是股肱之臣,名学大家,自然不喜口舌之争,本相愿意为我宋国才子,说句公道话,蔡京继续道。
“你是说宗涛写的诗吗?”欧阳修问道。
“正是,敢问先生有哪首诗胜过宗涛这首”。
“蔡京殿前休的无礼”赵佶有点生气,他安慰道:“欧阳先生海纳百川,对此等言语不必在意”。
欧阳杰大声的将宗涛的那首诗朗诵出来,称赞道:“真是一首好诗,我写了一生的诗没有一首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这么说欧阳先生甘拜下风了”蔡京讥讽道。
“这诗虽好,但不是宗涛所写”欧阳杰道。此言一出整个大殿陷入了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