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季世华歌 > 正文 第一百六十章 陈郡公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听说林苏派人押解一箱箱宝物入宫,这前脚刚走,后脚这郑氏来人就这般快得来递奏折?心里想着,王玄翼手指轻动,翻了几下,便看到奏折中建议王城戍卫军采取“北府军”的称号,以示闽人“根在北地,勿忘中原”的祖训。

北府军?王玄翼不由放下奏折,回想起当初在南方威名远扬的“北府军”。

自己想将之驻扎在福州城北,接近王宫,保卫王室,与“北府”倒是有那么点联系,而当初王氏队伍,不也是同北府军的前身一般——淮南一带的流民吗?据说,当初,东晋名将刘裕统帅下的北府军气吞万里如虎,灭南燕,破后秦,击北魏,打得大漠铁骑难以招架,一度收复黄河以南,几欲光复晋室。

王玄翼显然没想到一点——这威名赫赫的东晋“北府军”,除了刘裕统帅的那一支外,还本是接近于寒门的破落士族郗氏招收淮南一带流民所建、捍卫晋室的精锐部队,此外,其后的谢氏世家,也是凭借北府军控制东晋朝政的,借与前秦的战争打出赫赫声威,从而维持自家在朝廷中的崇高利益和无上地位的。

停住了步子,王玄翼猛地想到一点——南方世家与北来勋旧之间,也不是完全没有利益冲突的。可以想见,这些晋室以来的南渡世家,对此倒是并非不支持的,只是,除去这些,怎么可能还少了实在的利益诉求?

想及此,王玄翼再次往下瞧去,都是些花团锦簇的赞美郑彦军事才干、最好担任要职的妙语,不禁停下来道:“只是......需要一些郑氏子弟充任武官,如那郑彦担任副都指挥使。”

王玄翼不觉笑了。

没想到这世家之首的郑氏动手倒是快,从林苏部下入宫,便知晓这小家伙可能的意图,并想主动献出财富,求取新建王军的军职官位。

来回踱着步,王玄翼心里掂量起这事的得失起来。

“兵器、甲胄、钱粮可以得到他们的鼎力支持,但是......”

不用多想便知道,他们给予自家军团的后勤、装备支持有是有,但多会倾向于自家子弟及其指挥的人马......但是,这多少能减轻自家的负担。这世家大族,只怕都是富可敌国的豪民大吏啊,他们随便取出一点财富带来的甲胄、兵器、钱粮,就很是教人垂涎呀。

“不,自家军队,不可教世家轻易掌握,那副都指挥使职位过高,只许给予郑彦营指挥使之职,不行便罢。”心里道了下,忽然,王玄翼觉得,这林苏,这人......暂时不能死,他,还是有点用的,多少带给了自己一些福音——意外挣得了建军强军的钱粮支持。

只是,世家大族的威胁,还是如鲠在喉,勋旧武将的跋扈,还是如芒在背。

而今,王氏国库的钱粮亏空是个麻烦啊。要武装起一支正规正式的军队,也是不易呀。如今,这谁有钱,谁说话的声音多少就大呀。唉,不知道,那国计使薛文杰想出哪些挣钱的法子了。对了,得到福州城北的粤王山(或越王山)祭祀去。既一展自己作为闽王的合法权威,又可在闽地民间树立声望。

......

春日柔和的金色光芒下,密密排列在宽阔的王都大街上那层层如蚁群般的福州市民纷纷引首翘望,争相观看巡行贵人和浩荡队伍。

而道旁提着棍棒的长乐府差役组成了人墙,稍显紧张,毕竟,他们不得不几次提醒诸多百姓不得冲撞了王驾,而脸色却又不好过于严肃冷峻,免得破坏了春日里的美好气氛。

浩大的队伍中,先头由官宦子弟出身的高大俊朗的侍卫军第一军军士开路,众多紫袍的红袍的达官贵人、高级军将和闽王及其卫队的华贵车驾紧随其后,前后连续不绝的招摇旗帜甚是雄壮,多少阻挡了大伙儿细瞧贵人的视线。而后,便是一众年轻俊俏的宫女、内侍,还有准备为喜庆节日而表演的数百余个容艳超人的妙龄少女——艺伎。

宫廷艺伎?这,也不禁吸引了疾驶上前的林苏林校尉好奇的目光。

但瞧,她们这一个个青春靓丽的艺伎女童,十七八岁的模样,脸蛋尖尖,眼儿细细,柳眉弯弯,粉唇薄薄,头戴着花冠,或扎着仙人髻,或卷曲花脚幞头,而身上,则着红黄生色销金锦绣衣,摇摆着纤柔的细腰,移动着细碎的小步,红黛相媚,顾盼生辉,如杨柳一般穿行于和熙的春风之中......

这便是艺伎女童?还可以吧,只是这些人这般,感受到人群的激动,林苏拍马上前观察起热情的市民来。想来,市民们推挤着上前,想要亲睹她们鸾集凤翔的良辰与秀丽仪容,以感受到一点青春的愉悦,无论是时节上的,还是年龄上的。她们那引领潮流的好看发髻与服饰,可以给予平民人家借鉴,教他们的女儿,今后也能长成她们那样,或者打扮作她们那样。

她们,带着使人迷醉的笑容,走上了市民们的眼前,许多豪俊少年,纷纷自一睹女童风采为快的市民行列中跃出,如追逐花蜜的蜂儿,紧随其后,,抢着向女童们送予玩具、献上果酒,他们中有胆大的纨绔,也有不羁的士子......

“这些艺伎不单要仪形秀美,光彩溢目,还要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挑出来的,在闽地女子中,倒也勉强算是色艺双绝,以致士人大加赞许。至于这些送玩物的少年中,多是一些平日里桀骜不驯的世家子弟或狂放士子,不过这等喜庆的时节,这等事,也是见怪不怪了。”一旁的郑元凑过来笑着说道。

林苏却是呆愣了会,忽地一拍脑袋,沉痛地说道:“这不就是时装模特展览吗?还借着春日的喜庆来大搞一番,唉,某居然没想到这点子,某本来的先机呀,某的孔方兄呀,可恶可恶......”

“呃......”郑元愣愣地不说话了,虽然不大懂模特是啥,以及这话是甚意思,但直觉,却可感到面前这位校尉——其身上,有很强烈的铜臭味。

君子,应当——不屑与之为伍。

林苏则似乎浑然不觉,只是继续道:“哥,怎么就没想到这事呀,唉,这王氏重视海贸商业的,果然知道点商贾的事情......”

郑元正待再说,后头已是传出豪迈雄壮的北地音乐,歌词音调中似在申诉着闽国王氏创业之初无数壮士的悲壮困苦与英勇奋战,只是原本秀美清丽的画风顿时转为慷慨雄浑,似乎有点怪异,林苏迟滞了下,不由脱口道:“忘战必危——”

话音未落,一排排穿着新亮衣甲的兵士手里紧握着刀枪,自人来人往的街前阔步走过,紧随着闽王的车驾,抬头挺胸地直向城北行去。

“今日,除了往常的侍卫军,还有这支队伍。”林苏奇怪着喃喃道。

“这便是陛下新建的戍卫军兵士。”新一支军队亮相,王都百姓便交头接耳起来。

戍卫军?

见林苏凝视着大队兵士,郑元用力加了几鞭,快马上前来,解释着说道:“按照这明面上的说法,是最近宵小出没,逆贼横行,王室需要加强王都的安全,因此特意建立这支武装力量,而尚书台的郑仆射还主动给予了支持,哟,不信瞧瞧他们的衣甲装束与旌旗弓刀。”

没想到——这郑氏,居然出钱给闽王装备军队?母猪,上树了?

唉,等等,他们上前头去了?如此这般,哥,便被分配在这等不甚显目的位置......我去,堂堂亲军校尉,带领几十个亲军,没有陪侍在侧,只是远远跟随,恐怕是某些人借此给自己眼色看了。

这有点像某个小孩得了个新奇的玩具,便到处炫耀一般,哼,哥不屑与之为伍,望着前方仪仗卫队鲜明的甲衣和高耸的旗帜,和那略拽的神气样子,林苏心里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那人是谁?”林苏猛地瞧见一个眼里闪过狡黠之色、嘴角略带得意的高大军官走过,瞧那人气色,大概是三四旬的年纪。

“仲贤兄的父亲,”郑元直愣愣地瞧着对面那军官,口里缓缓道:“他本是废王军中的武官,啧啧,现今竟是做了陛下戍卫军的指挥使”。

仲贤兄?

“某曾与仲贤兄有过一面之缘,此人倒是个谦和君子,又颇擅长诗赋。哦,仲贤兄,便是郑氏公子郑智的族弟。”说起郑智,郑元没有一点敬意,对这等自恃高贵、仗势欺人的纨绔有点不屑。

唉,擅长诗赋?呵,那怎么没压过伟大林哥的风头?虽才识不算差,但,好像他都没吟出优美的长诗啊,稍欠了一点。好罢,这时闽中的大才基本上是凤毛麟角吧,自己拿后来名家的东西对付,呵呵,好像不大公平。哥这伟大人物,在闽中几乎是一枝独秀了。

觉得自己像是想起了什么,林苏忙靠近说道:“可是最近诗词盛会上陪侍在郑公子侧旁的那位郑......郑郎君?”

低头思索了下,郑元抬头说道:“好像,好像仲贤兄是有参与这诗词盛会来的,他倒是好文学,好切磋诗词。”

这样说来,这郑仲贤,好像是名叫郑化来着,记忆里,倒是没有世家公子咄咄逼人的气势,也没什么人拿他当公子看待,想来,可能是个不起眼的旁支吧,看着郑元的眼睛,林苏缓声问道:“这仲贤兄,怕并非郑氏的嫡系吧?”

只是,林苏觉得自己没看错,那郑化的父亲,有点阴狠之意......莫非,这做父亲的与儿子的脾性不似?怪哉,怪哉。他,属于郑氏旁支,到底是世家之人,却还能在闽王新建的王城戍卫军之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局面,愈加奇特了呀。

见已经没人注意到这边,周围又是自家的卫士,郑元靠近林苏,小声哀叹道:“校尉,某又想起了件事来,唉,如今,这上头,又要我等查清行刺陈郡公的凶手......”

说起来,前头那事都还没完呢,现在就......

唉,近来事情不少呀,林苏暗叹,心里却是清楚,近来,多次惩治不法,如泼皮、力士等的,已是教朱雀团名声大显,而今,辖下区域生意又甚是兴隆,又拿了不少油水,捧圣卫那些高级武官已是有所忌惮,也开始眼红自己的利钱了,如今,这等风口浪尖,便趁机给自己找不痛快了。

等等......

“陈郡公?”胯下马匹缓缓前行,林苏一下揪紧缰绳,稳住溜转的马头,惊奇着说道。

这又是王都里的哪路神仙?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