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看完宇月的信之后,顿时感概万千:想自金田起义以来,太平军凭什么战无不胜,一下子占领了诸多城池?不就是来自民间的那一股旺盛的斗志,和天不怕地不怕,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豪情。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太平天国的宏图大业。可当洪秀全一驻进南京,便大肆享乐,招妃纳妾,封候封王。仿佛江山己定,处处以皇权自居,排除异己,任人唯亲。凡外藉的人,无论功劳再大,也无缘进入政治中枢。为此逼走了多少豪侠英才,而受封的王候官僚,均效仿天王的奢侈腐败的生活,以大老爷自居。而且天国的府衙也开始了横征暴敛、大刮民脂民膏的勾当。象宇月这种忠民良将在天朝已难以立足。
想到这里便连说:“罢也,罢也!走了也好,省得日后被奸人所伤!”心灰意冷的翼王,本着一个正直,善良的平常心和民族的责任感,仍在为天国呕心沥血地战斗着。直到北王韦昌辉因内哄杀掉了东王杨秀清时,忍无可忍的石达开才愤怒指责这种分裂的暴行。那知道杀人成性的北王在天王的支持下,竟然杀了石达开全家,而翼王却侥幸逃过这一劫。但他仍以大局为重,日夜征战在与清兵作战的战场。直到洪秀全欲向他痛下杀手时,才离开天朝,兵败大渡河。临死前他还以“舍身救三军”的意想,向清军交涉,从而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部下的生存。有道是:豪气冲霄奇侠汉.虽死犹荣铸丰碑。
宇月离开太平军以后,便云游天下。他一路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杀贪官劣绅,灭土匪恶霸无数。夺得很多不义之财后,他一方面乐善好施,救济穷人,一方面饮酒作诗,抨击朝廷。于是便引来了许多皇帝派出来的大内高手沿途捉拿。同时民间也流传着:济颠转世下凡,专门替天行道,铲除贪官恶霸。还传说,济公这次是奉了佛主旨意:大开杀戒!凡做了坏事的坏人,佛主都给了名单,济公只不过是照单杀人罢了!而此谣言越传越烈,一下子便风糜全国,弄得一些贪官和坏人们都惶惶不可终日,白天还好,到了天一黑便是漫漫难以煎熬的长夜。因为传说中的济公都是在夜间杀人!
“这可怎么办啊?”全国上下的绝大多数官员都不禁一次地问自己,此时此刻,它们仿佛清廉了许多,一不敢贪污敛财,二不敢寻花问柳,对来办事的平头百姓的态度也好了许多。尽管如此还不断传来臭名昭著的恶官被杀的消息。杭州太守梅亮新,是个贪赃枉法,作恶多端的坏蛋。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难逃此劫。他正在忧心如焚时,突然想到“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名言,便得意了起来:鬼都能为钱推磨了!那济公为什么不能?想到这里,他便吩咐手下准备好轿子,又命管家拿来了五百俩金锭。忙坐着轿子,带了一大帮家丁,很显摆地向灵隐寺大摇大摆地走去。
这样的传说,宇月早有耳闻,生性好玩的他,突发奇想:我何不到杭州去拜拜这位侠义的活佛,于是他便一路南下来到灵隐寺。在济颠的佛像前打坐参禅,倾叙凡尘的无奈和邪恶。突然来了一大群人,封锁了大殿驱逐游客,宇月便藏身于济公菩萨的身后,凝神倾听着外面的动静。
脑满肠肥,大腹翩翩的梅亮新在仆佣的搀扶下,来到济公的跟前,从随从手上接过了香,点上后便虔诚地拜了三拜,佣人立即将点着了的香,恭恭敬敬地插进香炉。梅亮新又爽利地地金元宝放在济公的脚下,并忏悔道:“本府自幼熟读圣贤,深知仁义道德的重要性,但官场就是他妈的一个大粪坑,我苦苦地在稀屎里挣扎.打拼。做了不少有碍天理的事情,也杀了不少无辜的百姓。没办法!这都是官场的潜规则害的,如一个官事让我断,一个是穷人,一个是富绅。那富绅可以拿出许多银锭,而穷人却一文不鸣,按规矩就该判罪于穷人。全国上下都这么做,我也独木难支啊!”
宇月虽知此仍是中国千年的疾患,但从一个地市级的主管口中亲自说出,还是把他气得抖抖颤颤。他深吸一口大气,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便学着菩萨的腔调,飘逸地说道:“我--仍--是---济颠!你-为-什-么-只鞠躬而不下跪?”
他这一声,把梅亮新吓得是面如土灰,而随从们却慌不择路地溜了,但因为腿打软,一个个便摔倒在庙堂门口的门坎之外,爬在地上而不敢出大气。梅亮新一个筋头便栽在拜垫之上,颤巍巍地说:“活佛别生气!我从实招:我因看到张捕头的娘子,美貌绝伦,她的一双淫眼勾魂摄魄,于是我便与她勾搭成奸,并设计害死了张捕头,连日来我与她夜夜缠绵,刻刻春霄。终使本府腰尖盘突出,故不能跪拜活佛,望您看在金灿灿的锭子的面上饶了我这条狗命!”
当宇月听到梅良新说己杀了张捕头时,便飞出了一根绣花针,刺中了梅知府的心脏。当仆人们发现知府已亡时,宇月已到了张捕头的家中,不由分说地把那个荡妇解决了。杭州城顿时一片森严,手持刀枪的官卒把守各要道路口,盘查歹徒。谁也没想到,等到了第二天大早,知府的衙门布栏上贴了一张大大的告示,上面写着:
贪官梅良新,一贯与人民为敌。欺行霸市,搜刮民脂民膏,利用手中的权力,收受贿赂,把富人犯的罪嫁祸于无辜无钱之人,故意杀人十多起,影响极其恶劣,同时他还为贪恋美色,残忍地害死王捕头。长期与王妻勾搭成奸,故本活佛为了弘扬天道的本源,以佛主的名义,将梅亮新和淫妇处决。
济公晨判成千上万的人挤在布告栏前,垫着脚瞅着布告上面的每一个令人振奋的字,一个好心的读书人,怕因拥挤而出踩踏事件,忙对大家说:“后面的不要挤,我大声地读给你们听,保证一个字都不落下。”大家稳定下来后,读书人便大声地朗诵着布告上的每一个字。衙门走出了一大批差人,欲逮书生进衙门问罪。此书生满面春风地笑道:“你们怎么不怀疑我是济颠和尚的化身呢?”吓得差人们忙灰溜溜地回到衙门里,然后死死的关上了通红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