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华子明和林雅晴的假期是错开的,他要提前返校,因此,待了两天,就先回武汉了。林雅晴的母亲此时才有机会和女儿单独谈话。
“你看看你们,这都办的是什么事?说好了留校的,怎么事情就办不成了呢?弄成现在这个样子,过年都成问题。”
“妈,成什么问题?不就是错开几天吗?这种事不是年年有,明年我就按时回家过年好了。”
“不仅仅是过年的事。”林雅晴的母亲不满地说:“你在武汉都快四年了,到现在才把工作的事稳定下来,子明的事到底怎么样了?靠谱吗?”
“他的事我也不是很了解,科技的事嘛,哪能打包票?但肯定比我的希望大。”
“你看你,弄得现在只有一个希望大,要是也和你一样破灭了呢?”
“破灭不了。”林雅晴说:“他留校是肯定的,现在就是看得到什么待遇而已。”
“什么待遇?华科大那么多教授、博士,他一个新来的,又没有海外求学背景,要熬出头,得什么时候?”
“妈,你怎么总想这些?再说了,只要他现在把手里的事弄完,要出国是分分钟的事。”
“你们哪,就是脑子一根筋,总不想到出现意外怎么办。看看你现在,在苏州好歹是公务员,现在却成了普通职员,要是留在苏州......”
“好了,妈,我实话跟你说,我还不想当公务员,工作没有挑战性,现在,我觉得工作状态很好,说不定,以后我当行长了呢?”
“当行长?你能管好你自己就行了,还能管别人?”
“我怎么就不能管别人?”林雅晴不服气地说:“以后,我当官业务的行长不行吗?”
林雅晴的父亲走了进来,听女儿这么说,笑了:“你也当行长?子明也扑在事业上,你们以后的家庭怎么办?行长不是个轻松活,你们的家还有人吗?”
“那又怎么样?也不能为了他,牺牲我将来的事业呀?我已经跟他说好了,我的事业要是有起色,我可不当他的附庸。”
看着女儿一本正经的样子,林雅晴的父母都无可奈何地笑了。
郭博文在武汉,过着非常自如的日子。除了在家吃饭之外,他基本上就在街道口待着。随着假期地结束,街上也开始热闹起来,而熊琴也回武汉了。她打电话,让郭博文到她那去。郭博文到了她的住处后,熊琴指着从荆州带回的一些土特产说:“没吃过荆州的特产吧?拿回去给你爹妈尝尝。”
郭博文看着放在桌子上一些包装袋,好奇地问:“这是什么?”
“这是别处没有的,只有我们荆州有。看,这是笔架鱼肚,全国独一份,还有鱼糕、朱橘,包你吃了还想吃。”
郭博文说:“还真是没吃过。”
“有时间去荆州,吃新鲜的。”熊琴说:“过年怎么过的?武汉的年味不浓吧?让你跟我去荆州,你不去。”
“年有什么可过的。”郭博文说:“也就是吃吃喝喝而已。到哪都一样。”
熊琴哼了一声,表示不屑。
郭博文说:“百万富姐,这次回家,是不是感觉特不一样?被家人当神仙供着了吧?”
“还说?想起来就有气。”熊琴说:“给家里人十万,竟然还嫌少,说什么弟弟要结婚,让我给他在广州的房子付首付。广州呀,我都没资格住,那首付是多少钱?”
面对熊琴的抱怨,郭博文也想不出什么法子安慰她,只好把话题扯开,询问今年有什么打算。
“不管了。”熊琴还有愤愤不平:“以后每年就按时寄钱回去,别的不管了。”
“不是问你这,是问你期货公司的事。”
“期货公司能有什么事。”熊琴说;“按部就班而已。不过,我听说有大户要组建自己的团队......”
“组建团队?什么意思?”郭博文问。
“为扩充实力呀。”熊琴说:“知道那个喜欢炒大宗商品的刘总吗?学院派的,就是他倡议的,准备搞一个专业的团队,各有分工合作,集聚资金,玩大的。”
“是自己拉出去干,还是在你们期货公司里?”
“当然在期货公司里了。”熊琴说:“放假前,我还听他跟公司里的几个分析师谈,问他们有无兴趣辞职跟他干。”
“是吗?”郭博文觉得这是件新鲜事,自己在这里是跟着黄瑞鸣看,现在,有人要组建团队,不知道是怎么个形式。
熊琴说道:“我在荆州他还找我问过你的电话,不过我没告诉他。”
“问我?干嘛?”
“还能干嘛?拉你做图呗。”熊琴说道:“我提醒你呀,千万别昏了头,就跟着你老板混。做期货这一行,不是人多就能怎么样的。你老板是个精明人,跟他混几年,实力就积累了,犯不着在一个地方重新开始。”
“这还用你说。”郭博文说道:“我要是经纪人还可以考虑,现在这种状态,哪都不去。”
熊琴这才放心,两人又在一起聊了些别的事,郭博文才拿着给他的东西告辞离开。
郭博文拿着东西回到父母家,把这些特产交给父母,夏爱霞说:“你这同事是女的吧?”
“是呀,怎么了?”
“不是女孩怎么会这么心细。跟你关系不错吧?”
郭博文明白母亲的心思:“好了,您呀,别的不用多想了,就欣赏美食吧。”
这时,郭银娜走进客厅,看了看桌子的那些东西:“不错,不过你这同事是外地人,做同事就好了,千万别牵扯感情。”
郭博文知道姐姐的心思,自己要是找外地的,那就会在家里安家了,对她来说,又会出现房产争执的事了。郭博文觉得好笑,看来,只要自己一天不有房,郭银娜就一天都不会安神。
郭博文没在家里多待,想着明天就要开市了,担心黄瑞鸣要询问他对期货市场的看法,就急忙回到自己的住处,去进行资料查询和准备工作。
等到第一天开市时,郭博文在工作间接到黄瑞鸣的电话,让他关注几个期货品种后,说他今天不来,让他待上半天就回去,反正第一天也没什么行情,来了也是无所事事。
郭博文原以为节后第一天上班空转是国企的通病,没想到在期货公司也会这样,但看看行情,也的确如此,而且其他工作间也几乎都是这样,还有的工作间甚至连门都没有开。郭博文去问熊琴,熊琴说没什么稀奇,有的大户要在元宵节之后才来。
郭博文想到要真能把这种状态延续到元宵节,那倒真是轻松了。
郭博文回到工作间,找出黄瑞鸣交待的几个期货品种,开始查找数据,进行分析、做图。他正全神贯注时,从外面走进一个人,在门口敲了敲玻璃窗。
郭博文抬头一看,正是期货公司鼎鼎有名的学院派炒家刘总。
郭博文连忙站起来:“刘总,找我老板吗?他今天不来。”
“不,我不找他,找你聊聊。”刘总笑着走了进来,坐在了黄瑞鸣平常坐的椅子上。
“找我?有事吗?”郭博文立刻想到了熊琴跟自己说的话,开始警觉起来。
“是呀,找你。”刘总人很气派,一身的名牌西装穿在身上,有那么一种不可一世的架子:“小陈呀,干期货有大半年了吧?有收获吗?”
“收获当然有,觉得入这一行晚了,要是早几年,或许现在已经出师了。”
“不晚。”刘总说:“干金融什么时候都不晚,只要你脑子够用,八十岁干,都来得及?巴菲特多大了?不就八十了吗?还不一样是世界顶尖炒家,那拥有的资产,比一些国家的总产值还高。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