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秀间父亲赞同了自己的计划,高兴得几乎要跳了起来。
郭博文和小李忙得团团转,才在天黑前忙完一切,又忙着跟老赵打电话,让他第二天来付款,然后商谈下一步的任务。
“看来,我们要多耽误一、两天了。”小李说:“几个点跑下来,一个星期绝对跑不完。现在大蒜行情不好,农民都不来市场销售了,堆在家里等人上门。”
郭博文赞同小李的话,他一直都欸看见小秀的父亲来,知道小秀的话肯定起了作用,不由得为她感到高兴,想着自己走的时候要去见见她,为她打气,免得这几个月她天天看着大蒜着急。
到了晚上,小李和郭博文在县里的旅馆住下时,小李才想到今天似乎没有看到小秀的父亲,他问郭博文看见没有。
郭博文说:“没有,是不是看到我们收购大蒜就改变主意了?”
“他会有这想法?”小李有些不相信:“一个种地的,还能玩资本游戏?”
“玩不了资本游戏,难道就不能待价而沽吗?”郭博文说:“我们这样大张旗鼓地收购,只要有个心眼的人就能想到我们应该的囤货居奇。他们家又不差钱,把货留着等行情,也很正常呀。说不定他想到马上又会有人来收购呢?”
小李说:“我打电话问问他是怎么回事。”
“不用。”郭博文说:“他今天不来,态度很明朗了,我们昨天在他家吃住,你再打电话说破,以后怎么见面?我们就装不知道吧。”
小李想想,也应该这么处理:“对,一百家店开张,也不差他这家店赚钱。就按你说的办。”
第二天,老赵赶到了金乡,对两人的工作很满意,马上就在旅馆为农民把帐结清,然后又让郭博文和小李奔赴金乡的另外几个地方,一连几天都是忙着收蒜、入库。只有到晚上,郭博文才把事情的经过汇报给黄瑞鸣,也让熊琴知道。
熊琴见如此大的阵势,越发感到高兴,对郭博文说:“这几天你辛苦了,回来犒劳你。”
郭博文唯独没有跟林雅晴联系。
这几天林雅晴也陷入了焦虑之中,原因就在她留校的事没有一点气色,导师见了她,也没主动和她说留校的事,仿佛这件事还遥遥无期似的。这让林雅晴觉得自己留校的事有些靠不住了。
林雅晴一个人走在大街上,觉得自己想找个商量的人都找不到。华子明工作、家务两头忙着处理,这是不能打扰他,而这事又不能和学校里的让去谈,唯一能说的只有郭博文,但他却偏偏不在。有时,遇到烦闷的事说不出来,那种气闷的感觉很难排遣,做什么事都无精打采。林雅晴觉得自己从没像现在这样需要一个人来好好安慰自己。
回到住处,林雅晴打开电脑,想看看郭博文是否在线,却见他的QQ头像是黑的,想着他现在可能忙得昏天黑地,再想想自己也在奔波,却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林雅晴没心思想这些,索性上床睡觉了。
这些日子郭博文等人还真是忙得团团转,以前郭博文想着拿钱买东西,应该是别人有求于自己,尤其在这农村地界,应该是一呼百应的事。但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回事。行情不好,农民都懒得动,还真得一家家去找,只有明确表达了收购意愿、谈好了价钱,农民才高兴了,说保证把货运到。
就这样没日没夜地干了半个月,才算告一段落,几个人也算有闲心坐下来,吃一顿好饭菜了。在酒桌上,老赵豪情满怀地说:“这市面上的大蒜都收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让他们卖,等到发现买不到的时候,就开始张罗货源了,到时,只要一个谣言、一个机会,大蒜的行情就会启动了。”
“那我们这次收的规模大吗?”
“这才哪跟哪呀。”老赵说:“还远没到最高点。但市场上的需求已经被我们掐断了。不敢说我们已经垄断了市场,但这一囤货,到时肯定只有我们有货。”
郭博文结合这几天的收货情况,对老赵的话也深信不疑。
老赵说:“这几天大家都累了,明天休息一天,把精神缓过来,后天一早我们去济南搭车回家,晚上就到武汉了。”
几个人想到忙活了半个月,总算是完成了任务,心里自然感到高兴。
第二天,郭博文在县城里转了转,想到明天就要走了,正好趁这个机会去找找小秀,也算是同她告别。
郭博文搭便车来到小秀的家,一进门,就看见小秀正跟母亲说着什么,看见郭博文来了,小秀很高兴:“陈大哥,你来了!你们事情办完了?”
“当然,明天就要走了。”
小秀说:“我爸这几天也在收蒜,昨天回来说这事还真说不定靠谱。我问为什么,他说他跑了几个地方,都没蒜了。这是要变天呀。哈哈。”
郭博文说:“那他怎么收蒜?”
“我们是地头蛇,肯定知道你们不知道的地方。虽说产量不多,但还是能收到的。”
“资金呢?仓库呢?这金乡,还有其他地方,是没库容了。你把大蒜放哪?”
“我刚才还跟我码在说这件事,让她去借地窖,用地窖储存。”
“靠谱吗?”郭博文有些担心地问。
“没问题。”小秀说:“储存大蒜我们有经验。我们这里冬天气温低,不怕大蒜霉变,倒怕大蒜被冻坏了。到时,周崴还要烧炭保温,但不管怎么说,比租冷库便宜。至于钱,先欠着,找银行贷款下来后,就付账。”
郭博文没想到小秀说干就干,这几天的工夫,这些纷杂的事情,她竟然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不由得对她刮目相看:“别忘了我跟你说过的,等大蒜收齐了,要多跟人说大蒜要涨价的事,就是收不到大蒜了,也要去收,让大家都知道你在收购大蒜,准备卖大价钱。”
“没敢闹那么大的动静。”小秀说:“我们家这一收购大蒜,邻居们都是说我们疯了,也不知道我们要干什么...”
“别放过这个机会。”郭博文说:“你就是说的头头是道,他们也不会信,但日后要是兑现了,你再说什么,大家都会听了。记住,单一的个体农民的使命在九十年代都已经完结了,现在是二十一世纪,要想干出点名堂,一定要抱团。”
小秀说:“我现在还真没想那么多......”
“那就要开始想了。视野地扩大才能有事业地扩大,难道你真的只想当一辈子干营销的?现在不是物质缺乏的年代,而是竞争的年代,竞争需要实力,现在就是积攒实力的时候。”
“实力?”小秀憧憬地说:“有了实力会是什么样?”
郭博文挥手指着眼前的一大片土地说:“你说了算就是实力。”
小秀有些憧憬:“我说了算?我真的能说了算吗?”
“怎么不能?”郭博文说:“我和你一样,也在追求一种自己说了算的工作状态。现在,你肯定会走在我前面。”
“不会吧。”小秀有些不相信:“我...”
“怎么不会?”郭博文说:“明年大蒜就是大涨,又能涨到多少?十块钱一斤吗?别说不可能,就是可能我也赚不了多少。而你就不同了。你需要的不仅仅只是资本,而是一种引领他人的自信,你有了自己的队伍,再去干自己的事业,起点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