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译文雕刻东西,如果刻一下就把它放在一边,那就是腐烂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属和石头都能雕空。
儒家智慧故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强调后天努力的重要,如果缺乏毅力再有天赋的人也很难抵达目标,龟兔赛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成功者未必是天才,但肯定是勤奋而有毅力的人,西汉的朱买臣就是这样一个凭借着毅力达到目标的人。朱买臣出身贫寒,但很爱读书,一直未曾放弃过。成家以后,他初衷不改,继续读书不辍。日子久了,妻子觉得和这样的男人过日子看不到任何希望,还要不断遭受一些人的冷嘲热讽。因此,妻子提出和他分手。
其实,朱买臣与当时的读书人一样,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日后能进入仕途而改换门庭乃至光宗耀祖。他对妻子与他分手的想法非但无动于衷,还这样对妻子说:“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
妻子听了他的话,更加气愤,不无讥讽地对朱买臣说道:“像你这样的人还是不要做什么升官发财的美梦了,如果你这样继续下去早晚自身难保!”朱买臣知道无法留住妻子,只好与她分道扬镳。朱买臣的妻子后来嫁给了一个老实的庄稼人。
经过长期刻苦的攻读,朱买臣终于在他五十岁时成了饱学之士,更重要的是通过别人引荐,他得到了给汉武帝讲解《春秋》的机会,与汉武帝谈论《楚辞》,汉武帝还十分器重他,让他做中大夫,长期在皇帝身边工作。
朱买臣没有辜负汉武帝的信任,后来在朔方郡是否设置的问题上,汉武帝让朱买臣提出自己的看法。朱买臣“发十策,弘不得一”,他根据汉朝与匈奴的斗争形势逐一列举出设置朔方郡的十条理由,使得公孙弘心服口服,不得不表示完全赞同朱买臣的观点与朝廷的措施。
越王反叛朝廷,汉武帝根据朱买臣提出的出兵平定的建议,任命他为会稽太守,并让他在吴地备战。一年以后,朱买臣率领军队与横海将军韩说统率的另一支军队紧密合作,终于平定了叛乱。后来,朱买臣被提拔为主爵都尉,位列九卿,成为朝廷的重臣。
可以看出,朱买臣一门心思读书的目的充满了功利性,是不足为训的。但是,如果单纯从刻苦读书的角度说来,他能够身处逆境,却仍旧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持之以恒的读书求学的精神,还是很值得后人借鉴的。另外,他最终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了愿望,这就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