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军事 > 舰娘投共记(全网最全本) > 分卷阅读417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了这两种思潮的传播和发展。

其一,朱子儒学的忠君爱国

其二,基于保守主义的复古——也即是恢复到没有幕府,天皇直接统治国家的时代。

这两种思潮实际上都是工具,其目的还是为了富国强兵,而他们统一的特征,都是试图将一个“君主”,也就是天皇,作为领袖,对抗导致日本落后的罪魁祸首的德川幕府。

以天皇作为核心来凝聚力量,推翻幕府。

这两种思想和倒幕的目的结合起来,维新=倒幕=尊王。

这就成了倒幕运动的思想内核和行为逻辑,虽然倒幕才是目的,但是尊王成为了手段。

在这个行为逻辑之下,天皇的地位才再一次变得尊贵了起来,各路豪杰都互相不服,那么一个有那么一些历史地位和渊源的不管事儿的天皇,自然就成了团结所有人去倒幕的良好工具。

但是,这种行为逻辑之下,尊王实际上仍然只是手段,维新的豪杰们实际上是很清楚天皇并不是什么真正了不得的东西,他只是为了团结所有的维新志士而存在的一个好用的工具而已。

维新志士只需要一个天皇,但是并不在乎这个天皇是谁,有没有能力,甚至可以说,没有能力更加便于控制。

比如说,孝明天皇的死亡实际上就很可疑,而愿意和倒幕派合作的睦仁则登基成为明治天皇,和倒幕派合作愉快——实际上只是作为集结力量的旗帜而已。

但是在胜利之后,这个旗帜是否还需要呢?

需要,维新志士建立的新的国家政府也需要国民的认可,为了这个目的,他们就不断的抬高美化天皇的地位,并且通过教育法律和国家神道这个宗教将天皇的地位固定下来。

天皇是日本民族万世系一的统治者,现人神和精神偶像,是日本国家的象征,日本人民之所以是日本人,认可自己是日本民族,就是因为认可天皇的这个地位并且为之效忠。

日本是神国,国体(注意这个概念)就是神道教,神道教就是以天皇为现人神,宗教领袖,活着的信仰对象的宗教,因此日本的国体就是天皇万世系一维持统治的皇国。

国体的意义和精华就是日本人绝对信仰神道,绝对忠于天皇。

也就是说,日本国之所以成为一个国家就是因为有天皇。有天皇,就有日本,没有天皇,就没有有日本。

所以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也认识到了,日本的这个国体的概念并非是国际通用的政权的组织形式这个意义,而是日本国家的本质。

本质就是天皇制。

维新志士之所以炮制这个意识形态,就是因为天皇这个旗帜非常好用,如果日本人民都如同设想的那样绝对信仰天皇,天皇虽然吹的天花乱坠,也毕竟只是人而已,既不能刀枪不入也不能以一敌万,作为传达天皇意志的旧日本政府,也就可以很方便的以天皇的名义行动,以自己的意志替代天皇的意志,接受全日本的效忠。

而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也仍然是一个保守的,农民和地主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落后国家,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很低,天皇制这种很简单很极端的威权主义意识形态显然是很容易蛊惑没有怎么受过教育的淳朴青年。

这么好用的工具当然要善加利用。

维新成功过后的元老重臣们,也都贯彻执行了这个政策,不断的一边强化天皇的绝对权威,但是一方面又将天皇架空隔离在国家的政治运转之外。

这样,对于天皇的无条件效忠,就会为作为行使天皇权力的政府机关的他们所用。

所以现在回到1947年1月7日的江田岛,因为上述的这些原因,天皇在江田岛的大部分学员(由于井上成美的推动,江田岛接受了大量的受过一定教育的学员,准备为战败后的日本储备骨血,其中绝大部分都只是一般家庭的子弟)中还是具备很高的权威的。

所以说,当时如果让谷寿夫一行人进入到会场,以大命的名义下达命令,形势就可能会迅速恶化,起义会由于绝大部分人放弃抵抗而失败。

但是为什么我现在又说,这种认识并不完全正确呢?

是因为实际上,元老重臣们,以及他们的子弟,并不把天皇当一回事。

他们很清楚天皇的地位是怎么来的,天皇的名头可以吓得住普通的农民和市民,但是对这些元老重臣来说,就连明治天皇也不过是自己扶植的傀儡而已,有什么可怕的呢?

比如山县有朋公然干预昭和天皇的婚事,以臣子的身份直接干预天皇的私人事务,这按照天皇制的价值观完全是不可想象的,这个事情本来就说明,在这些政治寡头看来,至高无上的天皇,也不过是一个好用的傀儡罢了。

所以一开始闹事的那些华族子弟,十有八九是对此嗤之以鼻的。

虽然应该是无关大局,毕竟绝大部分较为淳朴的青年,会被天皇制这种价值观毒害,这就足以决定当时的局势了。

当然了,虽然元老重臣集团对天皇并不尊重,但是并不是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