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军事 > 舰娘投共记(全网最全本) > 分卷阅读416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起义”就要被镇压下去了。

所以我就对大和同志建议,立即命令跟随谷寿夫他们行动的340联队战场起义,将谷寿夫一行人扣押。

这是因为,日本的国体问题。

当然了,在解放后,我们的工作初步有了成效,我也得以获得机会研习从旧日本政府那里接收的一些文件,关于日本的国体的这个问题,得以看的更加透彻,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跟大和同志解释的日本的国体问题,显然当时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甚至可以说,有一些错误,但是很幸运,当时的那种解释虽然并不完善,也不能说完全正确,但是基于这个认识而做出的对策确实歪打正着,对当时的局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只能说,这是我们的幸运了。

关于国体这个词,大家现在看肯定会觉得奇怪,国体,不就是政权的组织形式么,不外乎共和,君主立宪,封建专制这些种类,为何当时需要强调这个问题呢?

因为在日本当时的情况来讲,国体这个词并不是一般国际上通行认为的政权的组织形式这个意思,

日本的国体,实际上是指日本这个国家的本质。

是用来解释日本这个国家为什么会存在,或者说导致日本人自我认可为日本人的精神内核。

用比较通用的话来讲,日本的国体,实际上是指日本的民族认同或者说民族精神。

这一点需要注意。

为什么这个问题这么重要,就现在来说,研究日本的国体问题,可以解释从明治维新到旧日本帝国政权的解体这段历史中很多的问题,我第一次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则是面对着,因为日本国体的问题,有些策略必须提前实施的问题。

这个问题有些绕,所以我们从头开始吧。

首先从历史上看,天皇确实按照考古学和古文献记载,是从古代大和国开始,代代相传,直到今天,其传承未曾断绝,所以天皇的一些特性或者说政治特点,带有从古代遗留下来的特征。

这个特征就是,天皇除了是政府首脑之外,同时也是国家宗教象征。

所谓现人神是也。

这是天皇和其他君主的最大区别,其他的君主如果笼统的概括,大致都是所谓的“英雄王”,是由于功绩而被人民认可的统治者(当然这个功绩是不是注水了可以商榷的地方就很多了)。

但是天皇除了这个原因,其作为统治者并不完全是依靠功绩,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同时是宗教象征,也就是现人神的宗教地位而获得这个政治地位的。

如果说其他国家的古代君主可以算“英雄王”的话,天皇就是一个“巫王”。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条件一样的话,天皇的合法性或者说被群众认可的时候的地位稳固性,是比其他的君主更加稳定的,毕竟,一个神并不需要凭借功绩被民众认可,人民认可神的行为本质上是非理性的,所以,天皇并不需要功绩,甚至肆意妄为民众也需要服从他。

当时在面对谷寿夫一行人接近码头的时候,我就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判断如果让谷寿夫对“起义”学员们宣读大命(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已经不太清楚大命是什么了,毕竟天皇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我解释一下,大命就是天皇的旨意)要求他们放下武器,无论这个大命是真是假,恐怕在场的学员都会选择服从天皇的命令,这对于我们的计划极为不利。

不过现在回头再看这个问题,只能说当时的这个担忧是歪打正着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天皇的权威,并不是像这个设想中那样强,实际上,天皇的权威在大部分时间都很弱。

从中古的时期,天皇的权威就开始日渐衰落了,历代幕府之所以能够上位,其本质原因基本都是天皇的权威和武力变得虚弱而无法战胜手握兵权的幕府将军。

虽然文献中存在所谓“王师打起御旗后士气大振”的说法,但是这种描述基本都是锦上添花的,并没有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力挽狂澜的记载,所以很显然应该是一种吹嘘的描述手法。

实际上根据文献记载,天皇在历史上被放逐,其子女被斩杀的事情屡屡发生,巫王和现人神的身份显然无法阻止这种悲惨的命运。

如果说文献记载容易受到一些政治势力的干扰,那么在黑船事件之后,西方的殖民者的观察记录也屡屡证明,天皇的知名度在日本实际上并不是很广,比将军低多了,将军去世,很快天下都知道了,但是天皇去世,很可能连京都和大阪这样的大城市的人都不是完全清楚。

巫王和现人神的身份并不能真的带给天皇实实在在的实力,更像是一个虚幻的头衔而已。

但是在德川幕府末期,情况变得有所不同。

在德川幕府末期,日本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日本已经大幅度落后,为了救国图强,当时出现了两种思潮。

当然,这两种思潮是旧已存在,并不是突然就冒出来的,但是,试图富国强兵的有识之士显然大大的促进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