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所动,拎着小家伙从工厂里出来。为了防止他逃跑,一直拉着他到了村口。
“可以……”数次逃跑未果,斗智也落在了下风的小家伙看起来很沮丧的样子。
“那就快点儿回去吧。”大姐姐干脆地说,“这个拿回去吃。”
一个果冻被塞到了手里,和之前用小碗装不一样,这个是用一个和碗一样大、透明的东西装着的。
“别想着再乱跑啊。”大姐姐这样说着,转身走开了。
“知道了。”小家伙不满地说,转身想看看大姐姐走远了没有。
没人。
小家伙目瞪口呆地看了看自己身后。
一片宽阔的平地,远处有几棵树,除此之外,一片平地。
工厂在远处,随着西下的太阳,慢慢地沉没在阴影里,只能看见亮起的点点电光。
没有人。
离说完话不到一秒钟啊。
久违的老鸹大叫了一声。
“呱~~~~~!”
“妈呀!有鬼啊!”小家伙一溜烟地向家里跑去。
……
“大和同志你也太调皮了,那孩子被你吓得不轻啊……”主席哭笑不得地放下了手里的文件,上面赫然写着“沙河村工厂闹鬼谣言调查报告”几个大字。
“我哪儿知道小孩子那么不禁吓……”我有些脸红地顾左右而言他……“主席你知道我对小孩子最没办法了……”
“算了,好歹没出严重后果。”主席哭笑不得地说着,“下次让民兵帮忙清场,然后你再清场一次好了。我们的建设任务太重,你这种全厂所有设备联调联试的做法我们不可能放弃,只能尽量小心了。”
“明白……”
149.巴黎宣言
就在我帮助博古昧着良心骗毛子的时候,巴黎的诸位也没有闲着。
我其实最忙了,每天白天把投影放到柏林,带着一干人等到处调查,看有哪些好货放在仓库里,然后上门去求购,晚上有时候还要准备大量酒水用来贿赂毛子——还得解释是哪里来的。
而在柏林装作睡觉之后,又得把投影投射回巴黎的中共驻地,汇总并汇报用全方位感知窃取的各方情报。
总感觉有些过头了啊……
不过我还是很享受这种成就感的。
看着足以改变历史的工作慢慢地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真是一种特殊的感觉呢。
尤其是我还有余裕来感受这种成就感。在北京超算中心的帮助下,我的任务虽然繁重复杂,但是仍然可以游刃有余。
难怪政治人物很多都会超负荷工作,这种成就感也是驱动力之一吧。
巴黎的情况虽然仍然推进艰难,但是在各自代表的种种努力之下,总算是没有玩脱,开始慢慢地向着妥协进展。
首先完成协议的是德国的处理。
在唇枪舌剑、互相威胁的交流中,双方首先想到的是德国的赔偿问题。
苏联直接占领着整个德国,所以对这个问题好整以暇,美国并未太多地与德国直接交手,损失不大,所以也好整以暇。
只有英国干着急。
苏联提出,德国必须赔偿价值为200亿美元的军费赔款。鉴于德国在战时的穷兵黩武,经济已经濒临崩溃,所以他们倒是不要求德国以现金或者硬通货的方式一次性付清赔款,而是愿意接受用德国的设备和物资来抵偿赔偿。
这根本就是想要将自己正在飞速拆卸德国工业设施的行为合法化。
英国当机立断地要求,苏联的要求毫无问题,但是,需要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战后剩余的德国资产进行评估,然后确定分成比例之后,再按照比例分别拆卸——这里面也有大英帝国的份,休想独吞!
苏联表示图样图森破,整个德国都在自己占领之下,英国想分一些没问题,我给你多少你接着就是了。
英国人表示,信不信老子把你从柏林炸回莫斯科?
双方陷入了毫无希望的争吵。
美国人打圆场:苏联控制德国全境,想拆房子没问题,不过我们两方这么辛苦,你现在吃的还是我提供的罐头,不能这么忘本吧?再说了,我也听说你今年粮食收成不好,都跑中国去谈收购粮食了,就不怕我断了供应饿死你?
美国人提了个方案,苏联让出莱茵兰地区,让自己和英国人拆,其他地方的工业设备,苏联爱拆多少拆多少,如果把德国人饿得去组织游击队了,那也是俄国人自己的事。
至于自己,美国人表示,战前德国人在美国也有些资产,这些资产现在都处于冻结状态下,美国就笑纳了,勿念。
苏联人想了想,德国海外资产显然自己手不够长,遂接受。
英国马上提出了一个补充条款:立即、马上禁止苏联继续拆卸莱茵兰地区的德国资产。
顺便,把萨尔交给法国人,用来弥补满目疮痍的法国的损失。
苏联同意了,将鲁尔和莱茵河以西的部分交给英国。
然后提出了一个法理问题:要求在最后公布的宣言性文件中,宣布普鲁士在1870年将邦联变为帝国的行为为非法。
这样一来,苏联就有足够的法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