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虽然我并没有监视中共内部,但是美方代表团的一个成员的名字,让我猜到了美国此行的目的。
弗兰克·斯佩丁。
……
几天后。
主席和康老把我和山本一起叫了过来,通报美方的要求。
“大和同志,现在这个时间,我想恩来也还在工作吧?”主席先问道。
“是的。”我回答道。
“能不能请你代为维持通讯,让恩来也参与到我们的谈话中呢?”主席和颜悦色地说道。
“没有问题。”我点点头,“需要立即架设无线设备么?”
“不。”主席摇摇头,“直接由你的终端来口述传话。”
“?……好的。”
“主席同志,周副主席已经在听了。”稍等了一会儿,等巴黎那边的情况准备完毕,我报告着。
“很好。”主席点点头,稍微沉吟了一下。
“山本元帅。”主席慎重地说着,我和山本受到气氛的影响,身体稍稍前倾了一下。
“美国人前段时间向我们提出了情报交流的要求。”主席说,“您应该知道这件事,在我们与其先行接触之后,我们了解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
主席稍停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
“再三考虑之后,我们决定开诚布公地和您交流。因为在我们双方代表各自民族,将合作进行到这个地步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可能离开彼此了,任何猜忌都将严重损害我们之间的关系,并阻碍我们各自民族的解放。所谓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您但说无妨。”山本稍微停顿了一下,“我会尽最大的努力配合的。”
“是的,请讲吧。”仿佛为了强调一般,山本重复了一遍。
主席和神情严肃的康老对视了一眼,转了过来,点了点头。
“山本元帅,我们知道,日本之所以在太平洋战争中如此超水平发挥,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和同志的种种活跃。”
“请您,以及大和同志解释一下,您在第三次努美阿海战,以及之后日军在瓜达卡纳尔岛海域所使用的穿甲弹的来历和制备情况。”
……
来了。
虽然自从我来到这个世界以来,我就在为了这一刻做着准备,但是当这一刻真正到来的时候,我仍然有一种心跳加速的感觉。
一股酥麻麻的感觉从胸口后面绵延开来,像是一只从体内伸出的小手,一直蔓延到舌根。
没关系的,为了这一刻,我反复斟酌,一定没有问题的。
一切仿佛过去了好几年一般,为了这个时刻所做的种种准备一一掠过我的眼前,但是其实主席的话音刚刚落地。
“丙式二型穿甲弹?”山本沉吟了一下,似乎在咀嚼这个问题究竟是何意味,然后将目光转向了我。
“这个是我做的。”我点点头,一秒钟前那麻酥酥的感觉仿佛没有存在过,流利的语言行云流水般从舌尖吐出,如同之前那千百遍的练习一般。
“在第一次努美阿战役之后,我就发现美军的技术水平在急速提升。那么从日本的角度来说,既然无法攻击美国本土,就需要准备应战可能再次卷土重来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以及可能出现的更加强大的战列舰等装甲目标。”
我侃侃而谈。同时,远在巴黎的青山,也同样复述着这些经过千锤百炼的话。
“对我自身的任何改造,比如加大火炮口径或者提高火炮倍径,都是需要耗时许久并且牵扯众多的工作。”我神态自若地说着,“所以最快而、且最能够保持机密的方式就是研制新型弹药,这同样也是技术难度最低的方案。”
“当时我的想法就是,使用超重合金制作穿甲弹,在对火炮和火控系统改动最少的情况下,提高穿甲能力。”
“在超重金属元素中,机械性能比较好的就是铀元素了。在第一次努美阿战役之后,日军控制了澳大利亚的部分地区,我正好通过元帅的关系……”我对山本眨眨眼,山本也点点头,表示认可我的说法,“从澳大利亚的铀盐矿获得了一些磷酸盐铀矿石。”
“在座的诸位都知道,我直接使用能力就可以提取我需要的元素。所以我获得了一些铀来制作这种穿甲弹。第一种是次口径自旋稳定脱壳穿甲弹,其原理是一根比火炮口径小一些的弹芯,在弹托的作用下和普通炮弹一样从我的主炮发射,然后在出膛之后,由于空气阻力和炮口冲击波的共同作用,轻合金质地的弹托从弹芯上脱落,弹芯在自旋稳定下飞向目标并侵彻之。”
“实验取得了圆满成功。优良的机械性能、比钢铁几乎大了一倍的密度、以及在撞击过程中自燃的特性,让这种穿甲弹性能非常优秀。我当时的测试结果,是大概能够穿透800毫米的匀质装甲,并产生足够的后效。”
“但是也有一些固有的弱点。比如相对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