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我除了加紧监听无线电通话和报文之外,顶着巨大的消耗在跨大西洋海底电缆上加了一个监听装置,来窃取伦敦和华盛顿之间的交流。
美国人的动向其实很简单——就是他们将要改变战略进攻方向了。
不再在南太平洋和布防许久、经营多年的日军死磕,而是将要将舰队和兵力转向刚刚由英国人打开了一个突破口的马六甲海峡一线。
真是……
原先以为英国人大概不会松口的呢,看来保皇党经过印度洋之战的打击,真的势力大不如前了。
之前我们的分析中,美国人转换战略方向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却很低,
根本原因在于,英国人如果让美国在这个方向发动进攻,那么自此之后,大英帝国真的要成为美国表弟的跟班了。很难相信美国在付出巨大的牺牲取得战果之后,还会分一杯羹给软弱的英国。
而英国人想要将美国人排挤出印度洋战场,倒也非常容易。
因为英国人在印度洋经营许久,如果他们不想放美国人进来的话,美国人是很难在这个方向上发起成规模的攻势的。
舰队并非不需要后援就可以发动攻击,大英帝国在上百年的殖民地经营中建立起来的一个个港口和补给点,是在这片海域发起攻击的必要的物资支撑。
同样,美国在澳大利亚—南太平洋一线,也是依托了在西海岸和夏威夷的大量深水海港和巨大的后勤船队。
如果英国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坚持不开放这些设施,或者不给于积极的配合,美军也不会自讨没趣在这里发起攻势。
而现在,损失惨重的英国人似乎由于国内政治风向的转化,开始和美国人松了口,商讨合作攻击苏门答腊一线的事情了。
这该怎么说呢,对日本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联合舰队新败(尽管从战术上来说,英军的损失同样不小,甚至更大一些,但是日本已经没有能力补充损失了),如果美国真的集中全力,夺取包括婆罗洲在内的南洋殖民地,那么只消两个月,联合舰队就会由于缺乏燃料彻底趴窝。
而即使光是通过战略空袭彻底摧毁位于婆罗洲和巨港的采油和炼油设施,也可以掐断日本几乎所有的重油和航空燃料供应。同时石油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几乎涵盖了现代工业社会的一切产品。现在的日本的民用工业为了挤出资源给战争机器让路,已经处于停摆的边缘。农业缺乏化肥和灌溉的电力,渔业缺乏船用柴油和冷库的电力,再加上大量运输船被击沉,食物危机已经导致饿死不少人了。石油来源断绝后,连运粮船都没法出海,在日本的战争机器彻底瘫痪前,先就要饿死无数的人了。
这对我来说……真是不知道是好是坏啊。
美军进攻苏门答腊和婆罗洲,那么联合舰队势必要投入全部力量实施决战。因为再不打,基本就没有任何机会了。舰队不出击,那么东南亚势必将要易手,然后舰队就只能在各大港口趴窝,等待美军的制导炸弹来“介错”。
所以趁着还有出击的燃料和弹药,日军必然会放手一搏,以期死里求活。
但是在我本身轮机故障、武藏几乎失去所有防空火力、只有信浓尚且完好的情况下,即使是面对历史上的第58特混舰队,出击也只有十死无生,更不用说这个世界因为屡次失败而反复重建,装备水平已经丧心病狂的太平洋舰队了。
虽然现在我已经有了伊欧娜和青山作为备份,但是作为我的第一个意识体诞生的个体——大和号——被击沉的话,会不会对我造成毁灭性的影响……我和中共的三人团以及山本都不愿意尝试。
而策动舰队投共也还是欠一把火侯。
虽然在海军乙事件之后,我和日共分工合作,积极地在整个舰队发展士兵运动,成果也非常喜人,但是……
我之前的战绩却有些起了反作用,很多持中间立场的士兵虽然对财阀官僚误国的观点同样认同,但是却觉得以前战果那么辉煌,不最后拼一下就“投降”了实在接受不了。
所以舰队出现大规模哗变而起义投共的时机并不成熟。
所以,三人团和山本在商讨后决定,如果形势危急,就由我强行接管所有被侵蚀舰只的控制,直接航向青岛并由中共接收,避开在风险太大的情况下和美军的决战。
对外则宣称山本劫持了我们,并起义向盟军投降。
不过那样一来,美军可能迅速占领日本,从而导致山本本人地位的尴尬。
不是一个太完美的解决方案。
不过正在我们为种种选择而绞尽脑汁的时候,美国人发来了一个郑重其事的情报交流要求,指名要求山本配合。
美国人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
139.准备已久的谎言
不管美国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直接让山本和美国交流,绝对不符合包括山本在内的中共方和联合舰队进步势力的利益。
情报方面的问题,康老就会同叶帅一起和美国人进行先期接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