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要求,大鹰号作为旗舰,与其它几艘轻型护卫舰艇和一干运输船只组成ヒ71号船团,为“昭南”(新加坡)运送飞机、兵员和物资装备,加强当地防御,以应对英国有可能发起的攻击。
在和相关人士(山本的海军参谋团以及八路军海军教导总队)分析了大鹰号可能的路线后,我们一致认为其在几日后必然经过巴士海峡,而伊401也将在两天后进入这一海域。
我们提前一天进入预定伏击海域——巴布延海峡西口的航道要冲,依靠当地得天独厚的正海水密度跃层悬浮在海水中,只维持极低速静航状态。暴风雨的黑夜里,潜伏海中待机的伊401从水听器里听到了以往没有听到过的如同列车一般喧嚣的轮机声。
早已经养精蓄锐很久的战士们在艇内警报灯闪烁的红色光芒下一跃而起,熟练地进入各个战位。数百个阀门和开关伴随着艇长的命令和副艇长的复诵,如同交响乐团的演奏一般严密而充满韵律地操作着。
如同睡着了一般的伊401瞬间醒了过来。伴随着电动机的嗡嗡声和螺旋桨的转动声,6000吨的巨大躯体从从70米的深度上缓缓浮了起来,如同黑暗中逡巡的猎豹一般。
海面上,ヒ71船团放弃了之字形反潜航线,以15节的速度直取吕宋岛,意图在暴风雨的掩护下尽可能地快速通过巴士海峡这个高危地带。日军的这种做法意味着自己原本就不灵光的反潜声呐完全变成了聋子,但他们也许认为美军潜艇在这种恶劣的能见度和海况下也同样对己方无可奈何。
潜望镜状态下的伊401在傅继泽代理艇长的指挥下,缓缓地将艇艏对准了船团中心位置。
在暴风雨的掩护下,伊401悄无声息地瞄准着。虽然黑夜的风雨和日军灯火管制让潜望镜里只能看到模糊的一片黑影,但是和通气管一体化的雷达并没有被黑暗蒙蔽。在微弱的红色灯光下,艇长利用雷达屏幕读取出了靠近船团外围的一个大型目标的测距测向结果。副艇长迅速将数据输入射击指挥仪,机电计算机解算出了鱼雷的发射诸元。几秒钟后,鱼雷的陀螺仪参数就自动装定完毕了。
随着艇长的一声令下,两发压缩空气热动力直航鱼雷被压缩空气推离了发射管,在海水中拖出两道长长的航迹,向着茫然不知的船团飞驰而去。
伴随着一道闪光,一艘军火运输船被一发鱼雷命中了机炉舱,猛烈的爆炸直接将之劈为两段。接着那条船的残骸发生了剧烈的殉爆,熊熊的火光如同火炬一般照亮了夜空。
整个船团在大火的光芒下显露无疑,一直盯着潜望镜的艇长敏锐地在一片黑影中捕捉到了此次攻击最重要的目标——大鹰号。
随着大鹰号的被发现,针对于她的鱼雷射击诸元立即被解算出来。伴随着发射的闷响,3号、4号发射管的两条鱼雷也如同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几艘驱逐舰和海防舰高速驶向她们猜想中的鱼雷发射方位,疯狂而又徒劳地投下一颗颗深水炸弹。有的海防舰甚至用81毫米迫击炮发射音响弹,试图吓跑潜艇。
正当护航舰艇忙得团团乱转之时,大鹰号被一发鱼雷命中了右舷舯部,紧接着几秒后,另一发鱼雷命中了船艉。大鹰号随即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和火灾,航速急速降低。伴随的其它船只试图施救,但是大鹰号燃料库里高挥发性的轻质原油和航空汽油最终葬送了她。连绵不断的小规模爆炸和愈演愈烈的火灾最终将大鹰号变成了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炬。一个小时后,满载飞机的大鹰号沉入了海底。
大鹰号被击中后,ヒ71船团立刻失去了指挥,队形完全解体。各艘运输船纷纷四散、夺路而逃,还绝望地像没头苍蝇一般盲目投掷深水炸弹。傅继泽下令乘着ヒ71船团因大鹰号中雷造成的火光和混乱,浮出水面启动柴油机向南高速追击敌军。伊401又进行了两次果敢的攻击,发射了4条鱼雷,分别击沉了一条万吨级运兵船和一条貌似油船的大型船只。之后,在黑暗的掩护下潜入深海,离开了。
脱离了战斗海域,我们向西航行了一天。在确认了安全以后,傅继泽艇长下令,各岗位人员开会,总结这次战斗的经验教训。
战士们都很兴奋,你一言我一语地回顾着之前的战斗经过。
我看着他们,微笑着没有说话。
ヒ71船团是稚嫩的人民海军的第一个战果。大概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个值得一提的海战战果吧。
这群年轻的战士,正在为了他们的第一个战果而骄傲。
是的,他们应该骄傲,这场战斗我并未实施任何干扰和支援,除了一开始的情报以外。
他们凭借自己的训练和智慧,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果。
而日本海军,却完全对不起他们所受到的训练和偌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