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村里,李氏在门口细细交代道:“等到二十六,你就在店里等着,我和你爹一早就来接你。”
秀兰笑着答应了,看着驴车越走越远,直到看不见了,她才扭头向姜记工坊走去。
再奋斗五天,让姜记的大家伙都过个丰收年。
腊月二十六日下午,最后一位预定的顾客提走了贴着“福”字竹篮礼盒,姜记所有员工开始放年假。
姜记面馆的员工是工龄最长的,秀兰给每人封了五两纹银的红包。姜记工坊的女孩们是三两六钱的红包,炸鸡茶饮店的女孩是二两六钱的红包,除了红包以外,秀兰又给每人发了两只炸鸡、八枚蛋挞、八枚蛋黄酥并二筐姜记炒货作为新年福利。
姜记员工数量已经达到了五十七人,秀兰一共发出去了二百零二两两纹银,相当于腊月全部盈利的六成。
五十七个人都聚在了姜记面馆,他们拿着红包时全部都愣了,一个个都不可思议去看秀兰。
“咱们从今天放假,一直到正月十六,共二十天,大家在家里好好休息,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秀兰笑着道:“我也给大家提前拜个早年了。”
众人眼眶都红了,纷纷道:“我们也要给东家拜个早年。”
“过年可不能掉眼泪。”秀兰走过去拍拍他们的肩膀道:“等明年,姜记能再上一层楼,我给大家发更大的红包。”
众人齐声道:“祝东家新的一年财源广进、福如东海。”
秀兰笑了,亲自把所有人都送出门口,叮嘱他们过年要好好玩一玩。
等所有人提着大包小包的新年福利离开姜记面馆往家赶的时候,秀兰拉着春芽坐上自家的驴车回家过新年。
第64章 新年新气象
今年的新年,姜大海和李氏格外繁忙。
从除夕夜开始,村里各个人家争相邀请姜大海到家里吃席喝酒,连族长都喊家里的小儿子请他去,待到大年初一去祭祖,姜大海站的位置从末排直接提升到了第一排,就站在族长旁边。
姜大海忙道不敢,他如果站第一排,屁股后面跪的都是辈分高的长辈,实在是于理不合!
没想到这些长辈不仅不生气,还劝他道:“你现在出息了,先祖们看见高兴,大过年的,你就让咱们老祖宗们乐呵乐呵吧。”说着不顾他的反对,直接把姜大海推搡到最前面。
姜大海无奈,只得在族长左边老老实实站好。而石头也成了姜氏一族后辈中的领头羊,和族长的孙子带领着姜氏子弟祭祀祖先。
李氏的忙则是接待来家里串门的人,村东头的,村南边的,不论之前有没有交情,都要来她家里坐一坐,笑容满面的先夸新宅子气派,又夸李氏多了贵气,再坐下来一唠就要唠一个时辰,而且转过天又来的,比比皆是。
有来了好几趟的,话里话外开始打听秀兰。
李氏一般都是在前院招待来客,而秀兰自从回村里后一直宅在后院修身养性,倒是一次也没被外人见过。
打听次数多了,李氏也就懂了意思,这是想给她闺女说亲啊。
秀兰正月的生辰,马上就十六了,在村里也算大姑娘了,是到了说亲的时候。
一家有女百家求,求的还是周边长相人品都周正的小伙子,李氏心里别提多熨帖了,如果按往常,李氏很可能就会挑个最好的点头同意了。但是现在,她全部委婉拒绝了,因为她心里已经有了准女婿的人选。
埋葬荷花那天,她可清清楚楚看见了,武秀才千里迢迢赶过来安慰闺女。
要才华有才华,要品貌有品貌,这样的人才能配的上她家的秀兰。
秀兰并不知道李氏的打算,她正逍遥自在的过新年。
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醒来时锅里还留着温热的饭菜,吃饱了就躺在床上看画本,她最喜欢看鬼怪故事,一边看一边感慨古人的想象力真丰富。
话本子看累了,就拿着小手炉去梅花园里转一圈,闻一闻雪中红梅的香味,在烧着火炉的亭子里温一壶奶茶,躺在摇摇椅上盖着小被子,手里端着奶茶悠悠哉哉过半晌。
或者去藏书阁里听石头与二狗背书,两个穿着青色长棉衣的小家伙,一边感情充沛的背诵,一边摇头晃脑,背到精彩时两个人还要高谈阔论一番,秀兰吃着酸梅,坐在太师椅上看的津津有味。
二狗读书比石头还要有天分,虽然上学比石头晚,但在私塾里得先生的夸奖要比石头多。
石头很为他的小伙伴开心,偷偷的和秀兰说:“二狗说要考状元,等以后他考上了,我就有一个状元兄弟了。”
秀兰笑着问:“那你呢?你不准备考状元吗?”
石头认真的思考了一番:“我会努力的读书,准备充足后尝试一次,如若不能考中,我想当一位教书育人的先生,和我的先生一样。”他的眼睛里充满了向往和憧憬。
秀兰真心的为石头高兴,他能有自己的梦想,无论是什么,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