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住了新房子,家里的人忙得没有空吃饭,拿出十二分的诚意去宴请亲朋邻居,怎么就没得到一句恭贺的话,反而是受了一肚子窝囊气。
既然如此,何必辛苦置办席面呢?
姜大海越想越恼火,等走到忙碌不停歇的妻子面前,他想让她停下来,别忙了,不值得!
但张张嘴,话却没说出来。
如果席面半途终止,他家以后就成了村里的笑话了。
而且妻子现在虽然忙碌却很开心,他实在不忍心把令人恼火的一面展现给她看。
李氏见他满脸纠结,放下铁勺,关心的问:“是不是席面上酒喝多了?我去给你端杯醒酒汤来。”
姜大海没拦着,看着妻子小跑着去厨房端来了提前备好的醒酒汤,他接过一饮而尽,温热的汤水顺着喉咙流进胃里,肚里生出的怨气也消了几分,他生硬的扯出个笑来:“你忙吧,我去前院招呼了。”
“快去吧,咱们家请客,得把礼数做全,你要好生招待”李氏叮嘱道。
“好。”姜大海点头,再次看了眼妻子额头上沁出的汗水,他转身回了前院。
秀兰正好端着炸好的四喜丸子过来,看见了姜大海苦笑的神色,她问李氏:“爹怎么了?”
李氏把四喜丸子分盘装好,放在蒸笼上用大火蒸,她笑道:“没事,可能有点喝多了,不用担心。”自家一共置办了五十桌席面,丈夫挨桌敬酒,必定会喝醉的,李氏事先想到了,所以并不担心。
秀兰微微皱眉,爹的神色并不像喝醉。
把手里的活干完,秀兰悄悄走到前后院相接的门口,顿时耳边传来闹来宾客间劝酒的喧闹声。她侧着耳朵仔细去听,越听眉头皱的越深。
姜大海此时被一个年迈的老人拉住了胳膊,老人牙全掉没了,说话漏风,一手扯着姜大海的袖子,一手拍着自家的孩子:“大海侄子,你在外面招什么伙计啊?咱们村里有力气的年轻人多了。你看我们家的臭蛋,个头高又激灵,去你的铺子当个管事是不成问题的,你这次回去就把他带去吧!”
被老人扯的孩子,不情不愿的站起来,看着姜大海翻了个白眼。
姜大海一脸苦笑,打着哈哈道:“现在不缺人手,等以后缺人手了我第一个来找臭蛋兄弟。”
后面有人插话道:“大海叔,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一个村里的知根知底,干起活来也比外人强,你就干脆把店里的管事和伙计全撵出去,让我们去干吧。你放心,绝对让你满意。”
“是啊,大海兄弟,有钱了得先想想自家人,咱们都姓姜,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你可不能忘本啊!”
秀兰气的捏拳头,这帮人真是酸的毫不掩饰啊!
第61章 还是村里好
秀兰看不清姜大海的神情,但能听出他不带丝毫笑意的声音,她爹一定很生气,也一定很失望。秀兰一个箭步就想冲上去,告诉这群人什么叫做要脸皮,好替姜大海和自家出一口恶气。
但才走了两步,秀兰就停下来。
她银牙咬碎,却还是生生逼迫自己先冷静。
爹为什么一再容忍,而不是直接撕破脸皮?!
因为这是父老乡亲,对于爹娘来说,他们不仅是相熟的邻里,更是同族的根脉。
一旦和他们撕破脸,面临的就是被全村乡里的排斥。
秀兰眯着眼去想,有什么既能出气又不伤邻里情分的办法?
他们为什么说出如此尖酸刻薄的话?秀兰几乎瞬间猜到,是因为贫富差距引起的心里不平衡。
原来自家连一亩地都没有,全靠姜大海卖苦力养活全家,顿顿杂面饼子蘸咸酱,村里任何一户都比自家过得好。
而现在,秀兰家盖了十里八村都找不到一处的二进院子,生活比村里任何一户都要好。
原先落在屁股后面的,反而跑在了前面,甚至变得遥不可及,所以被赶超的人就会心里不平衡。
想通这些,事情就好办了。秀兰装出一副心平气和的模样来,勾起嘴角走到热闹的席面间,笑嘻嘻的拉着姜大海走,说后院有些事情等他处理。
姜大海忙跟了来,等走到后院门口,秀兰让他去请族长来。
为了以后不必要的麻烦,由族长出面宣布最为稳妥。
族长喝的醉醺醺的,族里的人有出息了他高兴,不免多喝了杯,被姜大海请来时,沧桑浑浊的眼睛里多了几分豪情,走到秀兰身边笑道:“秀兰女娃,你找老头子干什么?”
秀兰蹲了一个福礼,请族长和姜大海去了梅花盛开的长亭。
温了一壶清茶,秀兰语气谦和的说了一刻钟的话。
等族长重新回到席面上,他酒意全醒,眼眸里都是笑,中气十足的吆喝道:“都静静,听我说几句。”
族长发话,席面上顷刻之间安静下来。
族长未语先笑,他捋着胡子道:“老头子有个喜事要宣布。”说着他招手让姜大海过来,拍着姜大海的肩膀道:“大海是个有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