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一笔一划认真的去写,等写到铺子名称时,他问:“用姜记面馆吗?还是姜记工坊?”
“都不用。”秀兰道:“用姜记炸鸡茶饮店。”
第55章 每天尿急的薛捕头
姜大海要时不时回村里监工,秀兰要忙姜记炸鸡茶饮店的招聘和开业,便又招了一个店小二,顶了赵富贵的活,让赵富贵开始干面馆掌柜的活计。
秀兰参照其他饭馆的标准,又在这个标准上加了两成,给了张富贵二两银子的月钱,另有每月的分红。
赵富贵的妻子专门扛了一麻袋核桃来感谢秀兰,一米多高的麻袋压在瘦弱的肩膀上,几乎把她的脸都挡住了,惊得秀兰连忙帮她搬下来。
赵富贵的妻子有点局促,打开麻袋给秀兰看:“自家院子里种的核桃树,今年的果子又脆又香,我都是挑的最好的给东家带来。”说完又怕秀兰嫌弃,搓着衣角束手束脚的站在麻袋前。
秀兰去麻袋里抓了一个核桃,用手一掰核桃壳就碎了,捏起一块琥珀色的核桃仁放进嘴角,入口醇香,后味回甘,秀兰笑道:“这核桃真好吃,既然嫂子带来了,我就不客气了。”
“千万别客气。”赵富贵的媳妇这才松快下来:“家里多的是,我过两天再给东家背一袋子过来。”
“别,嫂子,千万别。”秀兰急忙拒绝:“这个好吃,但吃多了上火,一天吃两个,这一麻袋能吃到年后了。”
“哦,对。”赵富贵的媳妇想了想:“那我下次带几个南瓜来,我家院子里南瓜秧结的,可甜了。”
秀兰忍俊不禁,赵富贵和他媳妇真是一个赛一个实诚,直接拒绝又怕她难受,秀兰就带着她去了后院,那里有一院子的瓜果蔬菜,都是李氏种的。
赵富贵的媳妇咬了咬唇,她实在想不出家里还有啥能拿的出手了。
“嫂子,赵大哥能做面馆的掌柜,是因为赵大哥有能力。”秀兰带着她往外走:“要说谢的话,还是我应该谢谢赵大哥,从面馆开业以来,赵大哥可是劳苦功高。”
“东家,你可别这样说,我们担不起。”赵富贵的媳妇紧忙道:“你不知道,他嘴笨,不会说话,以前只能干苦力,搬货、马夫、还有给贵人当脚凳的活,他都干过。”说着眼眶就红了:“累死累活,挣得钱不够养家,还被人轻贱。如果不是遇到东家,他这辈子恐怕都翻不了身。”
“嫂子,咱们可不兴哭。”秀兰把手帕递过去:“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不想以前的事了。”
赵富贵的媳妇点头:“都是托东家的福。”她擦掉眼泪慌忙道:“不敢再耽误东家的时间了,东家去忙吧,我这就回去了。”
“等等,嫂子。”秀兰快步到后厨拿了一个小竹篮,捡了十几块蛋挞和蛋黄酥,又用油纸分别包了小酥肉和猪排放在篮子里,提着出来给赵富贵的媳妇:“带回家给孩子吃,甜口的咸口的都有,他们一定喜欢。”
“东家,使不得。”赵富贵的媳妇拼命摆手:“富贵他隔个两三天就往家带吃的,鱼啊肉啊点心,都是东家给的,我们哪能再要东家的东西。”
秀兰佯装生气:“嫂子不收,我也不收嫂子的核桃了。”
赵富贵的媳妇万般无奈只得收了。到晚上赵富贵回家,她告诫赵富贵道:“你可得好好给东家干,只要有一点歪心思,你的良心就是被狗吃了。”
不用媳妇提醒,赵富贵也发过誓这辈子绝不生二心,只要东家愿意用他,他到死都是姜记的员工。
从赵富贵提为面馆掌柜的那天起,每天他最早来,晚上所有人都走了,他会再次检查完门窗后厨才回去。
秀兰劝过他,这样下去身体吃不消,他表面答应的好好的,第二天继续。
姜大海回村里的时候,他就担负起收钱算账管员工的掌柜事务;姜大海在面馆的时候,他就带新的店小二,丝毫不会让姜大海产生落差感。
赵富贵上手快、做的好,秀兰就将面馆全权交给他负责,她集中精力培训新员工和巡检姜记工坊,每天只有吃饭的时候回到面馆,饭后赵富贵会和她说一下面馆的情况。
这天,赵富贵似乎有些难言之隐,他吭哧半天不知道怎么开口。
秀兰主动询问:“是面馆出什么事了吗?”
“不是面馆。”赵富贵道,他皱着眉头去想应该怎么说,半晌才组织好语言:“东家,我们要不要给薛捕头找个大夫看看?”
“薛捕头?”秀兰疑惑:“他怎么了?”
赵富贵道:“其实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看起来和之前也没区别,身材高壮,威风凛凛。但是,东家,这十几天,薛捕头一天能来我们面馆上十几趟茅房,有时候,一碗面的功夫他能去两趟,巡街路过我们面馆门口也要跑进来上茅房。”
这问题是秀兰没想到的,她听完第一时间愣了。
赵富贵还在说:“之前我没注意,还是新来的小二提了一嘴,我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