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梅突然抱住秀兰的腿,抬起软糯糯的小脸问:“大姐,爷爷是因为爹没本事才跳河的吗?”
在她心目中,爹爹会驼她骑大马,会抱着她去逛街,给她买很多好吃的,爹爹是最好的爹爹。但刚才爹爹在爷爷坟前说的话,一下子打击了她,她不敢相信,但爹爹在哭,她不敢问。
现在走了很远,她忍不住了,她不要爹爹没本事,不要爷爷是因为爹爹死的。
秀兰看着秀梅忍着眼泪的模样,蹲下身把秀梅搂进怀里,回忆起自己刚穿来的时候,不小心听到姜大海夫妻的半夜悄悄话,她肯定的摇头:“不是,和爹没关系,爷爷是因为欠了赌债输了地契,觉得没脸活下去才跳河的。”
“真的吗?”秀梅抽泣道:“那爹为什么要说那些话?”
“因为爹是爷爷的儿子。”石头接话道:“爷爷是跳河自尽,不是寿终正寝,作为儿子,爹会觉得是他没尽到责任,所以他很自责。”
石头的话很绕,秀梅没听懂,但她明白了不是姜大海的错,小脸立即雨过天晴,还不忘夸石头:“哥哥真聪明。”
得了妹妹的表扬,石头羞涩的挠了挠耳后根。因为这段时间先生开始讲孝道了,他才懂了一些道理。
三个人继续往家走,等到家了,秀梅忽然小大人一样对石头说:“赌博不好,爷爷因为赌博跳河了,徐婶婶因为赌博欠了很多钱,所以哥哥,你长大了不要赌博呀。”
石头好笑的看着秀梅,然后乖乖答应。秀梅觉得不稳妥,非要石头和她拉钩才行,石头无奈极了,伸出小手指叹了口气:“拉吧!”
耳朵里听着弟妹的声音,秀兰坐在凳子上翻着手中的地契。
因为徐三娘的事情,秀兰发现,原来古代做生意也会充斥着尔虞我诈。虽然他们解决了这次磨难,但下一次呢?秀兰自认为她只是一个普通人,尽管拥有来自于现代的知识储备,但并不能每一次都大获全胜,所以为了以防万一,秀兰准备多屯一些地,给家人多一重保障。
月饼礼盒盈利七百多两纹银,买面馆产权花费三百两,买回姜家原来的地用了一百两,还剩三百多两。
中秋的时候,秀兰答应父母要在村里盖新房子。因为家里有地皮,所以盖个两进的院子只需留出三四十两银子。
秀兰一边默默地算着每一笔账,一边感慨钱真不经用,一用就没了。
算到最后,家里的存银只能余出一百多两再置办些土地。
秀兰瞬间有了新目标:半年内屯五十亩地!
等姜大海和李氏回来,一家人简单吃了个晌午饭后,姜大海和秀兰去了族长家。
族长听说他们想买地,惊讶到胡子飞起,上下打量着姜大海,浑浊的眼睛里满是不可置信,姜大海家这是发达了啊?
但看着面前站着的父女俩,衣服簇新,没有一个补丁,他不信也得信了。
他拄着拐杖走了两步,抬起头对姜大海道:“你们赶得巧,正好有人要卖地。”
姜大海喜上眉梢:“谁家的地?”
“原来张寡妇家的。”族长提起这个名字都觉得晦气,一家子没一个得了好结果。
秀兰心里一沉,垂着的手掌虚握成拳。
族长走到板凳前坐下,继续道:“现在地契在她小叔子手里,她小叔子家原先就有二十亩地,加上张寡妇家的快四十亩了,一家子忙不过来,又嫌租给别人麻烦,就想直接卖掉。”
张寡妇家的地和自家的地挨得近,后期无论自种还是租出去都很方便,姜大海没有异议,族长便使儿子去叫张寡妇的小叔子,两家一个愿意卖一个愿意买,一刻钟便办好了所有手续。
买姜家原来的地和张寡妇家的地一共花了二百三十五两银子,李氏和姜大海两人拿着三十亩地契,笑得看不见眼睛。
还差二十亩,秀兰想,应该用不了半年。
村里的房子许久不住人,屋里土气大潮气也大,姜大海便决定趁着天还没黑,带着家人赶着驴车回县城。
驴车路过荒地的时候,秀兰下车去看望了荷花,并放了一些吃食在坟前。
第二天,姜大海驾着驴车独自回了村里,他要找泥瓦工开始盖房子了,就盖在原来房子的旁边,也是姜家的地皮,那里原本是一片杨树林,之前打家具的时候砍了许多树,现在剩下的树正好用来做房梁。
村里盖房多是主家管饭,姜大海没办法管饭,就多发工钱。请来盖房的人拿着比平常多一倍的工钱,一个个喜滋滋的,拍着胸脯给姜大海保证:按时完成、保质保量!
姜大海还是不放心,过两三天就要回去一趟查看进度。
秀兰也十分忙碌,她用剩下的二百多两银子买了四间不带院的小铺子,面积都非常小,每间差不多在二十平米左右,不过都挨着闹市区,地理位置好。
到了十月份,装修差不多完成了,秀兰就让石头写一份招聘启事,招聘要求和姜记工坊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