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今年刚入学吗?”
思路被打断,武郡顺着秀兰指的方向看过去,顿时窘迫不已:“是,是今年刚入学的师弟。”
“那我请武小先生去茶馆喝茶吧。”秀兰眉眼弯弯的邀请。
啊?意料之外,但喜不自胜!武郡一双眸子璀璨:“好。”
到了茶馆,武郡正想问何时能登门拜访长辈时,秀兰笑盈盈的开口:“听说武小先生是一位丹青妙手?”
为什么姜姑娘今日说的每一句话,都不在他思路以内?
秀兰问:“能麻烦武小先生,帮我画二幅宣传画吗?”
宣传画?
原来是他想多了!武郡紧张的脊背软下来,他刚才已经开始考虑:如果姜姑娘的父母不喜欢他怎么办?
第42章 月饼礼盒
八月五号,秀兰回村里取回特制的月饼模板,之所以选村里的木匠,是为了避免被仿制,毕竟县城的木匠数是固定的,有心人稍一打探便能发现。所以她去村里做,至少能保证今年中秋不会出现仿版。
到面馆和了一盆面,切成小剂子,放进其中一个月饼模具中,按压手柄,面团被压实,推动手柄,面团缓慢的从模具中倒出,一朵白莲花盛开在眼前。
秀兰嫣然一笑,老伯的木匠手艺真不错,呈现的形状立体生动。她接着把剩下的模具都试一遍,梅花、牡丹、桃花、小兔子依次出现在案板上。
秀梅瞠目结舌:“哇,大姐,好漂亮啊!”
小黑围着案板转圈,小爪子扒拉着桌子腿,它也想爬上去看一看。
秀兰将模具给秀梅:“你要不要试试?”
秀梅睁大眼睛,小嘴微微张开,惊喜道:“我能做吗?那我要做好多好多梅花,蒸出来给所有人都分一个。我还要做小兔子,它好可爱哦。”
姐妹两个把一盆面全部做成花朵和小兔子,摆在蒸笼上大火蒸熟,秀梅小脸上沾着面粉,趴在灶台上兴奋等待梅花馒头出锅。
秀兰坐在灶台边把放凉的煮鸡肉撕成长条喂给小黑吃,忽的她停下了,手里捏着鸡肉条看向秀梅,斟酌着开口:“秀梅,你有没有见过娘蒸的馒头?”她用手比划道:“这么小一个面团,放进锅里蒸熟后,就砰的一下变成碗口一样大的馒头。”
小黑蹲在地上眼巴巴的望着秀兰手里的鸡肉条,它好想吃,但它懂不能夺食,就瞪着水汪汪的眼睛盯着,细长的口水从嘴角慢慢往下滴。
秀梅听懂了,她望了眼蒸笼,长长的睫毛扑闪几下,水雾涌上眼眶,扁着嘴哇的一声哭了。
小黑吓了一跳,懵了一瞬,看看鸡肉条又看看秀梅,狗头来来回回摇摆之后,毅然决然的后腿一蹬跑去秀梅身边,前爪扑在秀梅的腿上,吐着小舌头哄她。
秀梅蹲下来,用手抱着小黑的狗头呜呜的哭。
“不哭不哭,大姐有办法。”秀兰先把鸡肉给小黑,再报秀梅拥到怀里,掏出手帕擦掉小姑娘的眼泪:“晚间大姐用山药给秀梅做不变形的梅花,好不好?”
秀梅不哭了,伸出小手指:“拉钩。”
秀兰乐笑了,这小家伙的眼泪完全是收放自如。
晌午,看不出本来面目的花朵馒头和小兔子馒头放在方桌最中央,众人瞅了半天没看出是什么,秀梅撅着小嘴:“是梅花和小兔子。”
“像,特别像。”众人纷纷哄秀梅开心:“秀梅真棒,会做馒头了。”
秀梅小大人似的叹口气:“骗人是不对的,骗小孩子也不对。”
“哈哈哈。”大家被逗笑了。
吃了晌午饭,所有人开始组装画架。一丈高的木框支架,中间镶嵌平滑的木板,下方两边按上木墩子底座,抬到面馆门口,置于一侧,顿时引来大街上无数好奇的目光。
因为画作尺寸太大,武郡画了十六张,需要拼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图案。
赵富贵站在木梯上小心的贴着一张张画,秀兰在下面找下一张,旁边姜大海拿着刷子和浆糊,路上的行人驻足观看:“贴的是啥?第一张好像是月亮。”
“是月亮,你看旁边还有云彩呢!”另一个人道。
有人惊呼:“你看他又贴了一张,是一张美人面。”
·····
贴的过程中,围观的群众热烈讨论,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驻足观看。直到十六张画作全部贴完,路人全部目瞪口呆:“是嫦娥奔月图。”
“好大一副嫦娥奔月图!”
“你们看,嫦娥手里提的是什么?”这人上前眯着眼细看:“是个盒子。”又转过头问:“喂,有没有认字的?”
大家都乐了:“不认字,你还贴这么近?”
一位穿着长衫的年轻人背着双手,微微一笑,上前三步:”盒子上写的是姜记月饼。”
众人哦的一声明白了,姜记面馆要出月饼了。
不过,各大饭馆中秋都会做月饼,这不足为奇,
书生看向画上的题诗:“今人不见古时月,金月曾经照古人。好诗,好诗啊!”接着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