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忍不住想要再吃一个,也许会很好卖?
秀兰观众人的神色就知道了答案,她一锤定音:“明天开始,每日五十个定量出售,就和小酥肉一起摆在窗口售卖吧。”
众人没有异议,秀兰笑着拿起一个蛋挞咬了一口,然后她呆住了!
用猪油做酥皮它只有淡淡的猪油香没有奶香!虽然很美味,但吃过现代纯正蛋挞的秀兰无法忍受这小小的缺失。
秀兰握拳,她一定要把黄油造出来!
第35章 祝你中举
蛋挞开售第一天,五十个蛋挞剩下三十六个,秀兰留出六个给石头和秀梅,其他全部分给员工让他们带回家吃。
第二天,昨天尝鲜的顾客全部回购,加上新顾客的购买,一共卖出三十五个,剩下的秀兰依旧是内部消耗。
孙大娘劝道:“东家,你前天给我的,我今天尝了没怎么变味,这剩下的咱明天留着卖吧!”
秀兰摇头:“刚出炉的最好吃,隔夜了不酥脆,不能卖给顾客。”
第三天,五十个蛋挞销售一空。
第四天,秀兰开始限购,每人一次最多买两个,负责售卖的春芽不解:“我们为什么不多做点?”
秀兰:“留念想。”
蛋挞不是日常的饭菜让人百吃不腻,它是点心是零食,一次性吃多了就会腻烦,不如让顾客每次都不够吃或者偶尔吃不到,如此才能打造蛋挞的独特与稀有。
第五天,五十个蛋挞没到饭点就卖空了。
第六天,姜记对外售卖的窗口还未打开,外边就排起了长队,等蛋挞端出来,顷刻间就被抢空。
蛋挞火了,县里的人将蛋挞的味道传得神乎其乎,好似没吃过就枉此生一般,越来越多的人对蛋挞好奇,想要一尝其味,奈何姜记一天只卖五十个,还不接受预定,直把想吃的人胃口吊得足足的,恨不得半夜起床去排队。
无论是饭馆还是县里的富户,都开始研制蛋挞,使人排队买上两块,有经验的厨子一尝便知其中的用料配比,但蛋挞是如何做到一面酥脆一面软嫩呢?厨子们抓耳挠腮,尝试用小火慢煎,这是制作玫瑰酥的方法,但一面煎糊了另一面还不熟,如果翻面煎软嫩的蛋挞又发硬,一时间关于蛋挞如何制作成了县里最令人费解的谜题。
也有人尝试收买姜记面馆的员工想问出秘方,但话还没说两句就挨了两拳头,对方呸一声道“你做梦!”便正气凌然的转身离去。
于是,想吃蛋挞只能去姜记,姜记面馆的名声越来越响亮,面馆的生意又上了一层楼。
面馆的生意好,员工越来越熟练,秀兰就给自己放了两天假,趁着二狗爹送二狗上学的驴车回了村里。
三个月没回来,院子里都长草了。秀兰顶着一块棉帕子拔草、扫地,等院子里收拾干净,她打了一桶水泼撒在空中,因打扫而扬起的灰尘重新飘落在土地上,呼吸的空气终于变得清透。
把柜子里的被褥取出来晒在太阳下,用木棍拍打一遍,秀兰又去提了一桶井水擦洗屋子里的角角落落。
全部收拾好后,秀兰换了一身衣服出门去荷花家。
门依旧上了锁,不过这次是在外面上锁,荷花她出去了。
秀兰心一沉,转身去拍隔壁的大门。
赵式打开门,一看是秀兰就笑了:“你是来找荷花的,她下地了。”
“下地?”秀兰不敢置信,她惊喜道:“荷花下地了?”
赵氏:“是啊,扛着锄头带着小黑狗,我看着她往地里去的。”
秀兰长出一口气,荷花她终于肯走出来了!
掏出荷包里的散碎银子递过去,秀兰感谢道:“多谢婶子一直帮我留意,今天回来的急,也没带什么东西,这些银子婶子给孩子买糖吃。”
赵氏推脱两次就接了,笑的见牙不见眼:“应该的,都是邻居。”
秀兰搬去县城之前就拜托赵氏多留意荷花,每次回来都会给她几钱银子。
秀兰问:“荷花有没有去那个村?”
“你说的是梅花婆家?”赵氏摇头:“没去过,我天天趴在墙头上看她,她除了在院子里逗逗狗,就一天天都呆在屋里不出来。也就前几天开始,看着别人家都在施肥逮虫害除草,她才开始下地。”
“那就好,婶子,以后还得麻烦你多照看着。”秀兰道:“家里还有点事,我就先回去了。”
赵氏乐呵的点头,看着秀兰走远了,关上门,拿出银子用牙咬了下,然后一脸笑的进了屋。
秀兰没有回家,她顺着村里的小路一直往南走,循着麦田边走边眺望,走了一刻钟后才看到荷花的身影。
小黑狗长高了许多,奶膘还未褪完依旧肥嘟嘟的,正围着荷花欢快的跑圈。
荷花手里拿着一条麦穗,不断去逗小黑狗玩。
秀兰远远看着,嘴角的笑容不断扩大。
这时,荷花好像看到了她,招手喊跑远的小黑狗回来,然后带着狗扭头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秀兰没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