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配她可谓是了如指掌,然而蛋挞皮她都是在购物平台买的,问题就来了,金黄酥脆的蛋挞皮是怎么做的?
秀兰抚着下巴点着脚尖苦思冥想,好像需要黄油!这个时代有黄油吗?答案显而易见,那么新的问题来了,黄油是怎么做的?
依稀记得,某个睡不着的夜晚,她曾拿着手机在被窝里刷完了整个黄油自制教程,但现在秀兰抓破脑袋都没想起视频中的制作方法。
没有黄油就没有蛋挞皮,秀兰望着热气腾腾的牛奶思考:有什么东西能够代替蛋挞皮呢?
后厨里所有人都在热火朝天的准备晚间售卖的凉皮,为了不占用空间耽误大家做事,秀兰就在自家用的小厨房里琢磨替代方法。
因为天气越来越热,秀兰将面馆的菜单中保留拌面,撤下高汤面及各类蒸碗,替换成清爽的凉面、凉皮、凉拌菜和炒时蔬类,免费的茶水由原来的姜茶、红枣茶更换为绿豆汤、山楂水及酸梅汤。
让秀兰惊讶的是,原来凉皮和凉面在古代已经存在,而且历史悠久,古人称之为冷陶,以槐叶冷陶与凉皮食用居多。不过他们使用的配菜比较简单,多是用姜汁、醋、酱油调配成汤水放入过冷水的面条或凉皮上。
秀兰在此基础上添加了黄瓜丝、炸花生米、麻酱,和一勺喷香扑鼻的热油辣子,刚一推出便深受新老顾客的喜爱。又因免费不限量的酸梅汤与山楂水,面馆的生意没有受到酷暑的影响,依旧每日座无虚席。
两只母鸡吃完玉米粒再次转悠到门口,瞅见主人还坐在小板凳上发呆,觉得无趣正要离开,突然望见主人猛地站起,双眼睁圆道:“有了。”
什么情况?两只鸡后退两步,鸡头前伸,小心翼翼的往里面瞅。
“让开。”秀梅叉着腰跺脚:“你们俩让开。”惊得两只鸡摆动圆圆的鸡屁股飞快逃走。
秀梅拿着两张大字找到秀兰:“大姐,梅梅写完了,你现在做红枣花生芝麻饼吧!”
“大姐做更好吃的,秀梅要不要先尝尝更好吃的?”秀兰兴奋道,她想到了代替蛋挞皮的方法了,可以用老式糕点的酥皮!
“更好吃的?”秀梅有些为难,她很想吃红枣花生芝麻饼,但大姐说有更好吃的,她该选哪个呢?纠结半天,她仰着头提要求:“如果没有更好吃,大姐要给梅梅做红枣花生芝麻饼。”
“一言为定。”秀兰迫不及待想要尝试:“你去前边喊咱爹将烤炉里生上火。”等秀梅蹦蹦跶跶去了,她开始调制酥皮。
舀两瓢面粉倒入两个盆中,分别加入一把霜糖、半碗猪油,一份揉成油酥面团,另一份加沸水揉成水油皮面团,等全部醒发后切成小剂子,油酥剂子揉成团包入擀平的水油皮中,将混合剂子擀成长条,卷起,再次擀成长条,卷起后将两头对折按扁,揉成椭圆形后按压成碗状,摆在铁盘上端着去前院。
将烤炉里的火灰收拾干净,把铁盘放入,堵上木塞,等一刻钟,取出自制的蛋挞皮,秀兰回后院去制作蛋液,秀梅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
碗中打入三个鸡蛋,加霜糖搅拌均匀,倒入一碗放凉的牛乳,再次搅拌均匀,倒入蛋挞皮中至八分满,摆上铁盘送入烤炉中。
在烤炉下面的土灶中放一些猩红的木炭增加烤炉的温度,秀兰看向小秀梅:“等一刻钟就可以了。”
秀梅点头,坐在小木墩上,拄着下巴眼巴巴的等着。终于等到第一口蛋挞入口,她发出哇的一声惊叹,不禁满足的眯上眼睛细细品尝。
层层酥脆融合着软嫩流心,口感丰富,奶香十足,完全颠覆了秀梅对美味的认知。
扎着双揪揪的小女孩端正的坐在板凳上,两只小脚丫欢快的荡来荡去,捧着蛋挞一小口一小口的吃着,脸颊鼓鼓像个可爱的小鼹鼠。
秀兰的心被萌化了,不禁摸摸秀梅的小揪揪问:“是不是更好吃?”
小脑袋点点,秀梅正吃的愉快,没有空余的嘴巴回话。
做的食物被家人吃的如此香甜,秀兰很满足,拿出一个小竹筐打算盛些蛋挞送到后厨给大家品尝。
秀梅咬着蛋挞急道:“给哥哥留两个。”
“好,给石头留两个,再给秀梅留两个。”秀兰道。
秀梅吐吐小舌头,手伸过去拿起一个蛋挞,撒娇道:“梅梅现在吃的不算,还要再留两个。”
秀兰点头,她很是欣慰,自从面馆开张,变化最大的就是秀梅,从胆小、沉默寡言到古灵精怪、敢于提出内心的想法,一步步蜕变成无忧无虑、明媚灿烂的小姑娘。
秀兰为她感到欣慰,也为自己创造出美好改变而欣慰。
蛋挞端到后厨得到所有人的一致好评,连素来不爱甜食的姜大海也连续吃了两个。
秀兰笑了,她拿起一个蛋挞问道:“一个十文钱,假如你们是顾客会买吗?”
众人愣神,一个十文钱抵得上一碗面了,不过吃完后齿齿留香,醇香的奶味使人意犹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