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元觉得耳朵被热气吹的痒痒,抬手抹了一下,诧异地问:
“为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沈留祯的心情颇好,他抱着宽大的袖子,一边踱着步子,一边说道:
“哎呀,你不懂陛下的心思。他要是像往常一样,还想偏袒保太后一党,那他很容易下令惩处,只要不伤着保太后,然后面上过得去就行。
现在陛下呢,心里头憋着事情了,他不想将这件事情揭过去了,所以才会面色沉重,郁郁寡欢……
他现在心里头正在天人交战。所以那必定是一个大决定,他才会这么犯难。”
谢元听了之后,觉得有些道理,于是点了点头,又真诚地发问:
“那陛下会杀了保太后吗?会不会犹豫了犹豫,又放弃了?”
沈留祯高兴的心情顿时蔫儿了下来,他垂着眼睛沉默了一会儿,有些愤愤地说道:
“不知道……杀不杀的,反正她以后再不能踩在咱们头上指手画脚了!”
……
……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又走过了几个郡县,也有好几次脱离了队伍,找了当地的老人闲聊过。
皇帝再也没有提过保太后的事情,就像是忘了一样,但是与此同时,又给沈留祯下令,让附近的采风使前来见驾,由他亲自接见。
而且朝中的各种信息资料,也在加急的通信中,也由在平城监国的皇后整理送了过来。
于是在路上奔波的皇帝,说是出游,倒是比在宫中还要忙碌紧张,处处都透露着暴风雨来临时的平静。
伺候皇帝的太监抱着餐盘从御驾马车上下来,一脸的愁眉苦脸,找到了沈留祯说道:
“沈侍中,你劝劝陛下吧,他心情不好,忙的饭都不吃了,这不……好好的饭菜又冷了。咱家劝两句,陛下就瞪眼睛……你跟他亲厚,你去劝劝,这样下去对身体不好啊。”
沈留祯看了看那些食物,对他说道:
“你再去热了端过来,我去送。”
“哎……好。”太监高兴地应了。
可是刚刚说完,另外一个小太监跑了过来,对沈留祯说道:
“沈侍中,陛下诏您过去呢。”
沈留祯只好嘱咐太监说:“你先去热,热好了直接端过去,我来接。”说罢就转身往御驾马车那儿去了。
沈留祯一上车,刚刚唤了一声“陛下。”皇帝乌雷就招呼沈留祯坐下,直接说道:
“这几日走了几个郡,发现官员走马上任,到地方分地的律法,确实有失考虑。当时只是想着,为了防止官员到了当地掠夺贪污,所以由朝廷赐田,断了他们的借口,谁曾想……哎……”
皇帝乌雷说着就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颇为懊悔。
沈留祯便宽慰他道:
“陛下……这不是你的错,当时在朝堂上商议,那么多人都没有想到还有这么一个弊病。”
皇帝听闻冷笑了一声,他似乎累得眼睛酸痛,于是抬手捏了捏自己的鼻梁,说道:
“朕不信他们都没有想到,恐怕是想到了,但是因为对自己有利,都不想吭声罢了……”
皇帝说道最后,似乎气得不行,突然阴沉地骂了一句:“草他阿母的……”
沈留祯愣住了,然后就“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皇帝见他笑,知道自己身为一国之君,这么骂人多少有些失了身份,于是尴尬地清了一下嗓子,说道:
“别笑了,你说一说,这个事情怎么改。”
沈留祯这才敛了神色,正襟危坐,想了一会儿认真地说:
“这些天,一直跟着陛下走访民间,臣也认真的想过了。要说官员到地方上任,分地这个事情,也不全是坏事。至少掳掠贪污的事情确实少了很多。
而且一般来说,地方官员上任之后基本不会调动,所以之前的律法倒也没有造成太多的土地兼并。陛下不必过于自责。
至于如何解决这个漏洞,臣以为,可以将相应等级官员分到的田地,作为俸田。
地跟着官职走,而不是跟着人走。”
皇帝石余乌雷眼睛亮了,带着喜悦的神色,前倾了身子,两只手按在自己的膝盖上撑着,问:
“细说。”
沈留祯说道:
“俸田,就是当俸禄的田地,官员上任之后,靠着它生活,但是本质上还是朝廷的地,等官员卸任之后,归还田地,留给下一任使用。”
皇帝乌雷听闻,开心地拍了一下手掌,说道:
“跟我想的一样!”
第952章 陛下……觉得呢?
他又问沈留祯:
“这一次,不会再有什么漏洞了吧?”
沈留祯偏着脑袋想了一下,说道:
“应该不会有了,不过,这政策对于地方官员来说,可不怎么好,要让那些已经得了地的人将地归还给朝廷,恐怕会引起不小的阻力,不好施行。”
皇帝乌雷皱了一下眉头,说:
“已经得了的就不用还了,说实话,从最近走过的这些地方看,大部分地方还是地多人少。从前是朕的政策考虑不周,让歹人钻了空子,就如你所说,幸好发现的及时,后果还不严重。
所以朕决定,以前已经分了的地,就给他们了,另外划分田地为官员流动使用。”
沈留祯听闻,恍然地仰了下巴,心想陛下还是大手笔,于是说道:
“那这样的话就好说了,谁还不愿意再多得一份儿呢,各地肯定会积极响应。不过陛下,官员侵吞已经很严重了,虽然说多年战乱,现在缺人口不缺地,可是您也看到了,要想人口增加,还是得多一些自由民比较好。给地主做佃农吃饱饭太难了,饭都吃不饱,怎么可能养的起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