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相互照应
只是人心莫测,或许刚刚这人还在与你谈笑风生,过一刻便是非要与你杀出个生死。
李娴眼中微微漾过一片恍然,却是记起郝连宇的最初,不就是笑得如春风一般温润,可背后却是那样一个心狠手辣之人。
用眼睛来看人,最容易被蒙蔽了。
李娴放下竹筷,面摊没几个客人,面摊摊主也是不再忙碌,李娴与之搭话:“这么好的天气,云吞又美味,摊子生意怎会这般冷清。”
面摊摊主神色却有些怪异,摊了手,显然极难为情。
李娴心中疑惑顿生,摊主叹了口气,踌躇一番还是讲道:“前些日子一位客官吃死在我这,大家嫌晦气,也怕我这云吞真有些不干净的东西,也就不再来了。”
李娴眼角余光注意到那白衣男子仍然面色如常,毫不避讳的模样必然是早已知道。
“如此,生意不好,你又如何还继续维持?”
若是她自然不会轻易放弃,晦气从来不能成为放弃一件事的缘由。
只是摊主是个老人家,还能坚持倒让她有些吃惊。
摊主笑得极为无奈,“家里还有个老婆子需要用钱,没什么生意的确,但一日也总能赚到些钱,我一把老骨头,那些苦力也做不了。”
摊主看向李娴的眼神又带着小心翼翼而探究,“我这云吞真是新鲜的,绝对没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李娴摆摆手,弄清了心中的疑问,她自然不会纠缠不放。
这摊主也是个可怜人罢了。
白衣男子这时却是搭话道:“兄台也是赶考而来?”
李娴微愣,而看了下自己装束,月蓝色长袍,竹冠而束,看起来若说是个书生也无可。
毕竟出宫后虽然大燕民风也算开放,但一个女子始终不太好行事,她也是换了身男装这才出宫的。
不免又思起她要换衣衫时皇后虽应允,嘴角却是扬起一抹极诡异的笑容。
李娴并不做多想,她并不惧皇后,皇后在后宫的确势力滔天,可现在是大燕的街巷上,皇后的手段再高明也无法概括整个大燕。
不然,她更可放心,势力伸到朝堂上的后宫之人,哪怕贵为皇后,也定会受皇帝忌惮。
李娴淡淡颔首,算了应了白衣男子一问。
白衣男子笑得温和,“还不知兄台姓氏,既然都是为赶考而来,今日有缘在此相识,以后若都能中,还当相互照应。”
李娴嘴角轻起了一分讥笑,照应?
她诗词歌赋应付这大燕的科举也算是得心应手,只是皇帝如何会让她这么个身家不明之人入朝为官。
若真如此,这大燕也早该亡了。
“在家时,人都称我闲云公子,你随意便是。”
闲云曾经倒也算是她的小名,幼时顽劣,颇爱与那些读书人一争高下,又不能显露真实身份,故取了闲云一名。
白衣男子并不介意李娴的淡漠,反而在口中念了几遍闲云二字,而后面色一喜,“闲云,好名字,那以后我便唤你闲云兄了。”
李娴本不想结交,但眼前之人也实在热情,一时倒如人情往来一般,礼貌地问道对方姓氏。
那男子显然有些惊喜,不过面目倒始终是春风和润,“我叫司鄣,比不得闲云兄大气。”
李娴口中暗吟一道,倒是记下了此名,经过方才略短的交谈,这司鄣如若不是遮掩得太好,心性应该是好的。
李娴挑了挑眉,而问道:“面摊吃死人的事你是早知道还是如我一般方才才同摊主那听的。”
司鄣嘴角微勾,“于闲云兄先几步知晓,离面摊还有十几米,便有人拉了我道这面摊之事。”
李娴抿了口摊主送上来的凉茶,并不是什么好茶,却也清凉解渴,“既然遭人劝阻,为何不听,还要执意前行。”
司鄣将清茶一饮而尽,“面摊我早几年也来吃过,这里的云吞味美不是其他地方所能比的,就算死人了与这摊主及云吞又有什么关系,左右不过是面摊碰巧做了那人安魂之地,更何况――”
司鄣看向李娴的笑意更为深邃,“我若是不来,又怎么碰的到闲云兄。”
李娴不以为然,不过心里对这司鄣倒是成见尽数放下,但也未打算就此亲近,叫了摊主要付账时,摊主脸色却一下极为难看。
李娴转过身,那股嘈杂声势她并不是未有知会,只是以为与她无关,还以为自己能立身事外呢,想不到有些人跟她到底是过不去,一刻清闲也不愿意让她得。
领头的官兵拿了张画像在李娴面前一甩,便迅速收了回去,对其他几个官兵道:“就是这人,把他给我抓回去!”
几个官兵立即凶神恶煞地围上来,便想将李娴制住。
司鄣快步走出,站在李娴身前,“几位官爷莫不是有什么误会?我们都只是身家清白的考生,来参加大燕科举而已。”
领头官兵口里骂骂咧咧的,顺势推了司鄣一把,“哪要你来多事,快滚,不然连你一起抓回去!”
旁边的官兵跟着大笑,“虽然长的不怎样,但卖到勾栏院看这身段应该也能卖个好价钱。”
李娴则是淡漠地看着司鄣被调侃,即便围观的人都开始愤愤不平地骂她是白眼狼。
李娴没那么多闲暇去管他人所想,她只静静看着司鄣如何打算,出乎意料的,司鄣并未被那番污言秽语而气急败坏,依旧从容,“这里是燕国都城,皇上脚下,几位官爷也不守王法不成?”
领头官兵笑得更为放肆,“王法?大爷我就是王法!”也不愿意再跟这毛头小子废话,直接示意身旁人捉拿。
司鄣两眉紧皱,却也一步未动,就在官兵要打下来之际,李娴却是一手粉末直接撒去。
无色无味的粉末,被均匀地撒在几个官兵身上。
领头官兵开始还能破口大骂,到了后头却是再说不出话来。
所有官兵全部开始在身上抓来抓去,有甚者更是在地上难受得打滚。
围观的百姓对这群官兵指指点点,也满是讥笑,他们可不会同情这些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