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回荡的心
所谓意外,不过也只是在他一个人的意料之外罢了。
从前郁书容看着煜褀,只觉得他这人瞧着便叫人恨得牙根痒痒,可是此时看起来,却又觉得他这个人可悲,甚至可以说是可怜。
郁书容轻嗤了一声,后退几步同煜褀拉开一个较为安全较为礼貌的距离,目光冰冷的看着他,然而那份冰冷之中,又带着几分怜悯。
“你真的以为,是意外?”郁书容一字一顿的说着,声音轻飘飘的落在煜褀的耳中,却是如同一滴滴的雨,砸在他的心上,很快便将一颗心淋透,变得湿漉漉的。
就如同……
如同当年他罚她跪在御花园时所下的大雨一般。
煜褀在这一瞬间心神俱震,郁书容的话在他的脑中嗡嗡作响,回荡不已。
真的是意外吗?
煜褀的心中其实无数次的想过这个问题,可没有一次能够完完整整的想下去。他不停的告诉自己,这是意外,一定是意外,没有其他可能……
看着煜褀的脸色一变再变,郁书容望着他的目光越发的怜悯,甚至她觉得自己眼前这个高高在上的帝王就是个可怜虫罢了。
不停的欺骗,欺骗旁人,也欺骗自己,从未敢真真正正的面对一回自己的内心,更不敢面对自己。
他只是个胆小的可怜虫罢了。
“算了。”郁书容原本还想继续说下去,可当她瞧见煜褀这副模样,却是一个字都说不下去了。
她还有什么好说的?
一个人执意不认清现实,执意欺骗自己,谁又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陛下大可以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你不想接受的事情,从来不会有人逼着你接受,因为你是皇帝,没有人敢这么做,也没有人能这么做。”郁书容嗤笑一声,不知是在嘲讽煜褀,还是在笑话自己。
“朕……”煜褀张了张嘴,似乎是想要再说些什么,然而现实却没有给他机会。
原本应该在宋悦真的长春殿等着太医消息的纪松匆匆前来,甚至来不及禀报便径直从门外闯了出来,沟沟壑壑的额头上覆上了一层细密的汗珠,气喘吁吁的模样仿佛是紧赶慢赶方才赶了过来,然而待他闯进来才看清楚,偌大的殿内除了煜褀和郁书容并无旁人。
可即便如此,纪松也来不及请罪了——出大事了!
纪松扑通一声跪在了煜祺的面前,不知是因为累极了腿软还是再向煜祺告罪。
“陛下……”
“出了什么事?这样慌里慌张。”煜祺将原本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又重新咽了下去。
“陛下……津州被大夏突袭失守,夏国大军已经直逼贺兰关了……”纪松说着,一边将脑袋重重的磕在地上。
郁书容原本已经转过身去,然而听了这一句,却是猛地回过头来,一脸不可置信的望向纪松,仿佛是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什么?”
“你说什么?!”
郁书容和煜祺几乎是异口同声道。
煜祺三步并作两步上前,一把拉住纪松,硬生生将这个一大把年纪的老太监从地上拖了起来。
“你再说一遍!”
“津州失守,夏国大军直逼贺兰关……”纪松对上煜祺一双瞪的老大的眼睛,丝毫不敢犹豫。
夏国怎么会忽然发兵攻打大楚?
这可是顶大的事情啊!
“怎么回事!怎么事先没有人来通报!”煜祺的眉心拧作一团。
眼下他已经全然没有心思再思考先前他跟郁书容所争执的事情了。
两国征战,意味着百姓又要流离失所,也意味着边疆又将陷入了混乱。虽然国库近几年已经将亏空填补回来了不少,可这个时候打仗,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故而煜祺头疼并非是没有理由的。
事发突然,他甚至没有心理准备。
“洛大人情况怎么样?将洛大人立马请进宫来!还有洛丞相!也一并请来!”煜祺抬手捏着眉心,已经顾不得在自己身后的郁书容了,“还有宋将军,对,把宋将军给朕请来!”
所谓宋将军,便是宋悦真的父亲宋徽文。
比起郁家,宋家用起来总归是更叫他放心的。
郁家的军功已经够多的了,否则这些年来他们也方不至于这么猖狂,所谓功高震主,得意忘形,郁家可是将每个字都落实的十分恰当。
“等等!”
纪松原本已经领命欲走,然而却被郁书容这突如其来的一声高呵止住了脚步。
饶是煜祺也不由皱起了眉头望着她,不知她到底想要做什么。
“陛下为何不请郁将军前来?”郁书容讳莫如深的望着煜祺。
她口中所谓的郁将军,自然就是郁和衷了。
郁和衷征战沙场多年,无论是资历还是经验都是无人可比的。
只是……
煜祺眉头紧皱,略带深意道:“郁家的主战场在南疆。”
“晋国目前不会和大楚起战事,郁将军更不必亲自驻守。”郁书容眨了眨眼睛,如是说道。
若是不明就里的人听了,还以为她这是在给自己母家争拦立功的机会,可实际上,郁书容却显然是有自己的打算在里面的。
煜祺正因为明白这一点,所以才没有说话,只是等着郁书容再继续说下去。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他对郁书容的态度竟然转了个大弯,破天荒的开始有耐心起来。
“郁家作战经验丰富,想来也没有比郁家更适合出战的人了。”郁书容的眸中略带深意,定定的望着煜祺,仿佛是想要通过目光像他透露些什么。
煜祺眯了眯眼睛,显然是听懂了郁书容的弦外之音,只不过他仍旧是不放心:“你如何能够保证,晋楚之间不会起战事?”
“我可以以性命保证。”郁书容扬起下巴,这似乎是她在煜祺面前第一次以如此高傲的姿态同他对话,甚至可以说她是在试图扭转圣意。
她的性命?
煜祺摸了摸下巴,这个筹码的确很重。晋国小皇帝和大国师对郁书容的重视是众所周知的,他的手中有郁书容,便等同于捏住了晋国的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