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步入正轨
老人在林家待了一段日子,周大娘本身就是厨娘出身,所以学起来,基本功没有什么问题,而且,若论基本功,老人未必胜过周大娘,更多的是一些经验之谈。
大概花了五六日,周大娘就已经学了个七七八八,虽然味道不及老人,但是比先前也有所长进,沈菡尝了尝,觉得十分满意,当即让管家给了老人银子,老人收了银子,也高高兴兴地走了,走之前,还给云姑几个分了些喜饼。
按老人的话说,家里头有些积蓄,只是儿子娶妻,总想要弄得好一些,屋子翻新花了不少银子,又是聘礼又是酒席钱的,家里倒是够,只是太过紧巴,而且聘礼也只能拿出个三四两银子来,如今有了林家给的这二十两,老人是彻底没了后顾之忧。
他和儿子已经商量好了,聘礼提到十两,还能剩个十多两,到时候酒席可以办好一些,剩下一点银子,就给儿子再置办一些田产,虽然不多,但是原本家里头就有些,这么一来,日子也能过得好一些,老人也不必再费心思去赚钱。
老人离开之后,周大娘差不多每日都会来林家,每日做一些点心,也会同沈菡商量一些点心的色样,整上一点新意,随后又要一点点地去试。沈菡自然是希望周大娘搬到林家来住,这样方便许多,不过周大娘家里头还有人需要照顾,自然是不大方便,沈菡倒也没有勉强。
点心的事,忙碌着,林线儿那边的刺绣也没落下,林秦闲着无聊的时候,也会做些书画,虽说不快,但是需要的不多,照林秦这个速度,在开张之前把书画搞定,是不成问题的。
至于铺子装修那边,底下的格局已经弄得差不多,楼上的屋子也都已经划分开来,如今就是局部的一些精细装修了,首先还是做的楼下的装修,沈菡亲自去了好几趟,同那些工人说了自个的想法,三天两头就去现场盯着,保证布庄装修的顺利进行。
转眼,这日子也就过去了一月半,布庄的一切事宜都进入了正规之中。
屋子的摆件沈菡准备等最后再买,这会,沈菡倒是开始考虑要染布了。染布也不是个能够很快做完的活,得好些日子,而且布庄开业,沈菡还是希望能够拿出点新东西来,虽说旁人没有见过,但是她染的布料,柳家都见过,若是没有一些新布料,怕是吸引不了柳家。
扎染的那个法子还可以再用用,除了先前的红色扎染和青色扎染,沈菡这会准备再出个蓝色的和鹅黄色的,等她准备妥当,布庄开业的时候,日子差不多也要转暖,这些丝质类的应该生意会更大一点,至于那些绸缎类的,倒是少一些就好。
除了扎染之外,沈菡还在琢磨着要不要做些新的布料,不过一时半会,沈菡也想不出什么东西来,而且,纯色的布料,她也出了好几种颜色,再出,也未必能够出太好看的颜色,就算颜色特别,但若是不好看,也是无用的。花色印花的布料,沈菡这一时半刻还没有想到要怎么做,毕竟说到底她也是个门外汉,就这些还是因为她看多了才知道的。到底要怎么搞印花,沈菡这会还真不清楚,还是等到日后再慢慢琢磨吧。
何况,也是眼下事情太多,沈菡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准备这次多出两种颜色的扎染就好。
既然要染布料,沈菡自然是要去一趟岳家。
沈菡手头现在的银子已经十分有限,买布料也只能省着点来,毕竟沈菡一开始压根没想到布料会这么贵,不过,手头的钱也够买个几十匹,等第一天开张之后,就有钱了,到时候再多进一些布料,到时候辛苦一些就是了。
沈菡的布庄虽然还没开张,但是岳倾月一直都在关注,听说沈菡过来了,当即让人将沈菡请了进来。
两人先是客套了几句,随后沈菡就提出了此次的来意,买布料。
岳倾月听了,却是笑了笑,说:“林夫人,布料的事,先不急,林夫人忙活了那么久,我有些好奇林夫人的布庄日后会是个什么样子,不知林夫人可否带我去瞧一瞧?”
沈菡闻言,笑了笑,并未拒绝,只当是岳倾月在做生意之前,还想要再探探她的底,是而爽快地应下了。
布庄这边,楼上的装修还没正式开始,只是将房子一间间得分开,而楼下这边,已经有了大概的模样。
岳倾月没想到,一进布庄,她看到的是一大片空地,中间有一些木雕门隔开,但只是装了个栏子,却没有装那些门,而且地方并没有被细细隔开,而是很大的一块,最显眼的就是一进门在正中心的那处,看样子应该是个小屋子,但是一面靠着墙,三面却都是空着,上面已经装了护栏这些,瞧着模样,也不像是要装门,这么个搞法,岳倾月还是头一回见。
“林夫人,这铺子……不知林夫人可是有什么新鲜的想法?”岳倾月直截了当地问。
沈菡笑了笑,说:“哪有什么新鲜的法子,只是我觉得,虽说是布庄卖布料的,可这一团团的布料,也瞧不出什么来,是而,我打算做几身成衣,就放在这外头,这空着的一大块,日后就是用来放一些衣物用的。这里也会放置一些桌椅,供那些陪夫人小姐们过来的贵客小坐,至于中间这头,我打算请位乐师,也打发打发时间。”
岳倾月有些惊讶:“乐师?”这布庄里还要放乐师?虽然听着有些奇怪,但是岳倾月却觉得不错,这一进门,有乐师弹琴做乐,岂不是给人一种文雅娴静之感,而且,这边又放置了休息的地方,客人在此,就不必过于匆忙,可以慢慢挑选,而这大堂里,到时候还要放一些成衣,说不准坐着坐着,就瞧上了哪件,就买了布料呢?
虽然同时下的布庄不同,可岳倾月却觉得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