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古代言情 > 丫鬟升职记 > 第九十三章 查找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九十三章 查找

“这会儿你又不忤逆你父亲我了?”陶老爷白了儿子一眼,陶大爷对陶老爷打拱:“爹爹,儿子迟早也是要做官的,如果连这些衙门里的弯弯道都不知道,到时候去做了官,被人弄坏了官声,爹爹,到时候儿子岂不是对不起列祖列宗?”

陶老爷听儿子这样说话,心不由又软了,方才陶老爷那般生气,不是没有自己有可能被人愚弄的气愤,至于玉芹听了外男说话还没回避这样的事情,对陶老爷来说,更多的感觉是借此发挥,毕竟事急从权。

于是陶老爷冷冷地道:“你也要记得,我们外面只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这些日子,我还是照样就湖州旱灾的事情忙碌,至于背地里,你就暗中调查。”

陶大爷恭敬应是,陶老爷想了想又道:“让你媳妇,带上你妹妹,去庙里祈福,然后你妹妹先在庙里住上一些时日。”

这是要让玉芹的名声传出去,也算对她的一点补偿,陶大爷连声应是,接着陶大爷才道:“父亲,儿子觉得,跟来的师爷,似乎……”

“这些话,都要等到有证据了,再说。”陶老爷打断陶大爷的话,陶大爷已经明白,自己父亲是怕隔墙有耳,毕竟这衙门里,上上下下的人太多了。陶大爷再次应是也就退出,陶老爷等儿子走了这才吐出一口浊气,怎么也没想到,有人竟如此大胆,伪造证据的事情陶老爷见的多了,但敢直接把手伸到自己身边人这里,这人实在太大胆了,只是这件事,还要小心处置,免得张扬开来。

陶老爷主意打定,也就命小厮把师爷们请来,商量着行文各县,开仓平息米价,先把市面稳定住再说。

陶老爷在这忙碌,陶大爷也回到屋里,进到里面却只见李小姐和玉枝在那,陶大爷不由问:“四妹妹呢?”

“四妹妹回到这里,就说要回自己屋子,从今日起,直到湖州旱情缓解,都要茹素。”李小姐的话让陶大爷点头:“四妹妹倒是心诚。”

“你别在这说这个,我就想问问你,这件事,公公想怎么处置?”李小姐关心的是这件事,陶大爷坐在妻子身边,把陶老爷的话都说了,李小姐不由皱眉:“暗自查也是个法子,只是到底是什么人,把这苏姨娘送到王老爷身边,然后搅动风雨?”

“我觉得吧,这事儿一定是对王家有深仇大恨的,可恨的是,竟还想借用我们的手,让王兄失去所有。”陶大爷骂了一句,李小姐忙安抚他道:“既然这会儿爹爹也信了妹妹的话,那我过两天就派人去瞧瞧王嫂嫂和王妹妹,她们姑嫂在这庄子上住,毕竟没有在城里住方便。”

“这会儿王兄又在外面,我倒不好出面去安置她们,你这主意不错。”陶大爷和李小姐渐渐说着家常话,玉枝也就起身悄悄离开,做通房,那是要极其有眼色,什么时候该出来,什么时候该消失,都要知道的清清楚楚。

苏姨娘当然不晓得陶家这边已经知道了王为安是被冤枉的,她只是高高兴兴地等着,等着王为安死讯传来的时候,至于这阵子湖州出现旱情,乃至玉芹都要在斋戒为湖州祈福的事,苏姨娘并不在意,她只是一门心思地等着,等着王为安的死讯传来,等着王老爷再也拖不下去,然后,她就能得到王家全部产业,从此做富家当家主母,到那个时候,谁还敢说自己的出身?

陶大爷也在那里暗自查访,王家发家已经数十年,延续三代,在这湖州内外,亲朋故交多的一塌糊涂,当然这结仇的也颇有几家,而新近和王家有恩怨的,就是退了王三小姐婚事的杜家了。陶大爷也让下人去查过这杜家,这杜家原先也是和王家差不多一样的人家,只是这么几年下来,声势大不如前,因此才想娶王三小姐,好借着和王家联姻的机会,重新把生意给做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一听说王为安有可能得罪了知府,这家子就吓得立即退婚的原因。这样的势利小人,自然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至于王家另外两位姑奶奶嫁的人家,看起来也是清清白白的,查过了这几家,剩下的就不知道往哪里查了。

陶大爷也就把这查的事情先放下来,要查查衙门里的人,那天是谁送证据来的,这一查就查出来的,能把证据送到陶老爷跟前的,当然也是陶老爷的心腹,也是陶老爷从家里带来的,陶大爷不好直接去问,于是让玉枝去问问可人。

可人虽说没有被陶老爷收房,但全家上下,这会儿看可人都像她迟早会被陶老爷收房的,因此玉枝来寻可人,可人还当玉枝是来问这件事,不等玉枝开口,可人就涨红了脸对玉枝道:“玉枝姐姐,老爷也是个正经人。”

玉枝也不由红了脸,伸手打可人一下:“呸,你和我说这话做什么?这样的话,可不是我能听的。”

可人想起玉枝的身份,也不由微笑,玉枝这才对可人道:“我来呢,是奉了大爷的命,想来问问你,跟着老爷来伺候的几个小厮,来到这里之后,可有什么和外面人一起玩耍的事儿?”

“这自然是有的。”可人说着就皱眉:“难道说是大奶奶听说了些什么?姐姐,这事儿确实是我做的不好,我该告诉嬷嬷们,然后让嬷嬷们去禀告大奶奶,再管束紧些。”

这就是陶老爷身边没有能做主的女人的事情了,遇到一些很细密的事情,总是没有人管束,玉枝见可人被吓成这样,忙笑着道:“这也是平常事,况且服侍老爷的人,大奶奶也不好十分说。等我让朱妈妈出来说上几句。”

朱婆子也是陶老太太身边的旧人,她要出来说几句,那些小厮们还是肯听的,也更名正言顺一些。

可人点头,玉枝又问清楚,到底哪几个小厮爱和外人玩耍,可有和师爷们吃酒耍牌的事情,问清楚了,玉枝也就说了几句闲话,刚要离开,可人就叫住玉枝:“姐姐,你说,做个通房,这日子,是不是就……”

玉枝没想到可人会乍然问自己这话,迟疑一下才转头看着她:“不是人人都有玉芹的好运气,能被老爷认义为义女,我们做了女人,就已经先输了一阵了,若再做了人家奴婢,那更是要随波逐流。可人,愿意不愿意的,又怎能由得我们呢?”

玉枝这话算是掏心窝子的话了,可人听完眼圈一红:“玉枝姐姐,我晓得的,只是,毕竟……”

“那又能如何呢?可人,陶家,算是待下人宽厚了。”可人听了就点点头,玉枝又叮嘱几句,不外就是要可人服侍好陶老爷,等以后,必定不是没有结果的。

饶如此,玉枝还是难免要为可人叹息几句,但这神情可是不能落在李小姐眼中,等回到屋里,玉枝也就恭敬地和李小姐说了可人说过的话,并且重点说出那几个小厮是谁。玉枝刚说完,陶大爷已经叹气:“果真是有内贼!哎,这在家都是好好的人,这出门见了个世面,眼都花了,这样大胆的事情都敢做。”

“钱财动人心,这也是难免的。”李小姐说了一句就道:“这小厮们和小厮们之间的事情,你还是寻个人去问问,我们啊,明儿要去庙里做法事,妹妹还要在庙里斋戒数日。”

陶大爷连连点头,也就出去吩咐人了,等丈夫一出门,李小姐就叹气:“大爷连日这样奔忙,却还不能和外面人说。”

“这也有个缘故,毕竟王大爷是……”玉枝的话已经被李小姐打断:“我不是不晓得报恩的人,我只觉得,这人心思如此缜密,筹谋如此周到,真是可恶极了。”

虽然嘴里骂着,李小姐还是要收拾东西,好明日去做法事。

知府家的大奶奶和小姐去做法事,自然是在这城里香火最盛的大庙里面,一早庙里的僧人就在那穿了法衣,等在山门处,等李小姐和玉芹到了,洗手参拜过佛像,也就开始做法事,玉芹和李小姐在那默默念祝。

法事刚做到一半,就有风起,那主持急忙道:“奶奶和四小姐的心意虔诚,这就起风了。”

李小姐抬头看向天,见这天边竟然飘过来一点乌云,李小姐这一喜非同小可,那些僧人见了这片乌云,敲木鱼念经的也更起劲了。

那片乌云飘过来,却也只滴了几点雨点,也就散去,虽只如此,李小姐却十分高兴,又和主持说了,玉芹要在这庙里暂住斋戒,总要等到旱情缓解才回家的事情。

早先知府的管家已经来吩咐过,这会儿李小姐又说,主持当然是早就收拾好了一座小院子,让玉芹和服侍的人住进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