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王家
却不知道,求人不如求己,修行也好,做什么也好,先要求心安,至于别人怎么想,任由他们去。如此,才能让这一生平静,只是自己的想法,不能和别人说,说了,定会有人笑话不知足,也定会有人笑话,有吃有喝就够了,想那么多,做什么?可是人,只是有吃有喝就够了吗?
怡人看着玉芹的脸,担心她想事情想左了,急忙对玉芹轻声道:“四小姐,天热了,我们回去吧。”
玉芹转头对怡人微笑:“好了,我们该回去歇午觉了,在外面,总能放肆一些。”
衙门里比不上在陶府时候规矩大,还能时时出来应酬,这样的日子比在陶府之中其实要好许多。怡人忍不住好奇地道:“为何五小姐偏生就想留在家中不出来呢?”
想要掌握住自己的命运,那就需要付出,玉芹张开双手,自己总有一天,能做到和陶五小姐一样勇敢,勇敢地说出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谦卑地等在那里,等着自己的命运被别人决定。不过,现在已经很好了,一步一步的,慢慢地往前走,也许到那一天,还需要一点运气,但人总不会永远都是在走霉运,也会有好运眷顾的时候吧。
因此玉芹没有回答,只对怡人微笑,许多事情,要怡人自己去想,而不是自己告诉她。
王大奶奶和王三小姐回到家中,婆子说王为安已经从那边回来了,那边就是王老爷和几位妾室独居的地方,王为安从远方回来,照例是该去那边请安的。
深知丈夫和公公不合的王大奶奶急忙命婆子准备好一壶茶,自己端着往房里去,王为安已经换了家常的衣衫,坐在窗边摇椅上,看着外面发愣。
每当丈夫发愣,王大奶奶就知道,他在思念亡母,因此王大奶奶只是给王为安倒了一杯茶,送到他面前:“大爷,先喝口茶吧。”
一闻这茶的香气,王为安就知道这是自己最喜欢喝的茶,王为安接过茶却没有喝,双眼还是茫然。
“听说,那边的苏姨娘,已经有喜了。”王大奶奶斟酌着话语,王为安抬头看着妻子:“原来你也知道了,今儿我到了那边,就见太医在那里,说这胎必定是个儿子,老爷欢喜的不得了,见我来了,想让我把那块地,让给还没出世的幼弟。”
说到幼弟两个字的时候,王为安的语气中带上嘲讽,那块地?王大奶奶仔细一想,就知道必定是只有长子长孙才能继承的那块地,这块地并不大,两百亩而已,庄房也不豪华,但有两个好处,一是水源,这块地的水源非常好,二是庄上还有竹林,最适合夏天过去小住。
而对王为安来说,这块地,也是他是王家长子长孙的象征。王大奶奶不由轻声道:“苏姨娘看来极其得宠。”
“何止啊,我觉得老爷就差扶正她了。”王太太去的早,王老爷房中的内宠向来不少,姨娘四五个,通房七八个,有人笑说王老爷的内宠,都能组成十二钗了。这也是长辈的事,王为安作为一个晚辈,自然不能说什么。况且自从王为安成亲之后,王老爷带着那些妾室通房在别处居住,儿子和父亲一年也只有年节才能在一起住几天,都各自乐的清净。
而王老爷那边的事情,王为安总是能听到些风声,女人多了,纠纷就多,况且王老爷毕竟年纪也大了,难免那些妾室通房之中,有生外心的,隔三差五就要吵起来,还要王为安这个做儿子的,去替父亲处理那些妾,不然闹嚷出去,一家子的名声都不好。
王三小姐还没出嫁,王为安又极其疼爱这个妹妹,因此也只有捏着鼻子忍了,这苏姨娘是半年前来到王老爷身边的,也不知道她用了什么法儿,王老爷十分宠爱她,有那些想挑战苏姨娘的妾,都被王老爷训斥了,这房里有个得宠的,那也就安静下来一些。
谁知这个苏姨娘,一日得了孕,王老爷就直接和儿子开口要那块长子长孙田。王大奶奶听到丈夫这句带有怨气的话,急忙安慰道:“这件事,亲戚们也不会答应的。”
“舅舅们会不会答应,老爷想要做这件事,难道还要管别人吗?”王为安说着用手捂住脸,十分疲惫的样子,王大奶奶轻声道:“这事儿,也只有我们能知道,三妹妹那里,千万不能去说。”
“这个我晓得的,若不是为了三妹妹……”王为安话中已经带有冷意,王老爷在那高乐,自然家里的产业,全数丢给王为安打理,王为安真想要和自己父亲闹一场,也不是闹不过的,只是王三小姐还没出嫁,王为安心中有忌惮而已。
王为安想着就对王大奶奶有些抱歉地道:“对不住,谁家的长辈,也不像家父这么胡闹。”
王大奶奶见丈夫已经不像方才那样郁闷,这才笑着道:“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既做了一家子,这些事不都是我们应该的,难道只能享福,不能受苦。”
王为安不由握住妻子的手:“若没有你,我更感难过呢。对了,你们今儿去府衙,陶大奶奶和陶四小姐都见了你们了?”
“都见了,陶大奶奶和我很说的来,陶四小姐和三妹妹也在花园里说了很久。”妻子的话让陶大爷笑了:“这位四小姐,似乎身份有些尴尬,但不管她身份如何尴尬,她都是陶府认下的小姐,你对她,也要客气些。”
“知道了,难道这些事,我还不知道?”王大奶奶语带娇嗔地说着,王为安不由微笑,妻子说的对,那些烦心的事儿,别家都会有的,不要去想了,横竖想也无益。
这湖州城也就那么大,家家户户说起来,都还是有些亲的,李小姐到了后这段时间,陆续也就和这些士绅的太太奶奶们都见过了,自然也听到王老爷那些荒唐的事情。等陶大爷回来的时候,李小姐不免也和他说一些这些家长里短。
陶大爷听完就笑了:“难怪我来这几天,想去寻王兄,谁知他家那边说他有事,原来他令尊的房内事,还要他这个做儿子的出面去管。”
“你也不要说的这样轻佻,你现在过的这样自在,全是因为你遇到个正经的爹。”李小姐对王为安夫妻的印象都很好,自然不愿意丈夫这样说,陶大爷急忙对妻子打一拱:“是,是,是我说的不对,哎,这种事情,做儿子的遇上了,难道还能不认老子不成?还不是要捏着鼻子去替做爹的管。”
“这王老爷,未免也太荒唐了些。”虽说男子家娶妻纳妾是本等,但李府陶府都是读书人家,里外都是极有规矩的,男人身边的通房侍妾,也一样精挑细选,绝不能选那种能让家宅不宁的,至于苏姨娘这种在李小姐看来一定是狐媚子的妾室,从一开始,就进不了这两家的门。
李小姐这一句评语,对她来说,已经算十分失礼了,陶大爷不由看一眼妻子:“看来,你和王大奶奶之间,很说的着,过几天就是端午了,何不把王大奶奶姑嫂请过来过节,也好陪陪你和四妹妹。”
“这主意好。”李小姐含笑道:“况且还有另一件事,四妹妹年纪也不小了,该寻亲事了,虽然老爷没说,等你也去问下老爷的口气,若老爷允许,到时候我就去和王大奶奶商量,看在这满城的人家里面,挑一个合适的男子给四妹妹完婚。”
地方官不能在本地娶妻纳妾,但要在本地嫁女儿,却是不禁止的。陶大爷点头:“这主意不错,我也去问问爹爹,好让爹爹做主。”
见丈夫对自己几乎是言听计从的样子,李小姐不由心想,这或许就是夫妻了,少时夫妻,等到了老时,还有他能陪在身边,也就够了。
陶大爷第二天趁陶老爷下堂之后,就和陶老爷说起玉芹的婚事,陶老爷听完就皱眉:“说起来,的确也该寻亲了,只是你可知道,当初我为何要选这个丫鬟做义女?”
“这自然是爹爹和娘看见这丫头聪明伶俐,况且又想抬举儿媳妇,才这么做的。”陶大爷的话让陶老爷皱眉:“荒唐,我和你娘,岂是这样儿戏的人?”
那,又是为了什么?陶老爷伸手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副画:“你看见了什么吗?”
这是一副龙女侍观音的画,算不上什么稀奇,陶大爷看了眼,摇头:“没看出什么。”
“你再仔细看看,这龙女,第四个龙女,眉眼看出来点什么?”陶老爷的话让陶大爷仔细看着这龙女,看来看去,这龙女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因此陶大爷也就老实地道:“儿子愚钝,看不出来。”